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韩王陵沉积战国烟尘"系列之四 两位大法家遭际不相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2日07:14  大河网-大河报

  

韩王陵沉积战国烟尘
□首席记者姚伟文图

  新郑博物馆位于该市市区西部,在黄帝故里西侧300米,该馆占地8091平方米,馆藏文物3万余件,主要陈列裴李岗文化时期的石磨盘、石磨棒,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编钟、礼器等。该馆是河南省县(市)级规模最大、馆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与这座城市历史上的地位相称。

  这座博物馆坐落的位置值得一提,那里是韩国宗庙遗址。

  1997年,考古人员在博物馆北50米处,发现了一块后来被称为"中华第一碑"的石碑,碑为花岗岩,3米多高,约半米宽,顶呈圭形,前后两面磨光,中部偏下有一圆洞。石碑出土位置,就显示其不同寻常,此处位于一座约百米见方的夯土基址的正中心,而这夯土基址位于一座小城址的正中心,小城址又位于郑韩故城西城的中心。

  韩国都城沿袭郑国旧制,东城为平民居住区和手工作坊区,西城则为国王和贵族居住区。韩国宫城遗址在博物馆北边,按照《周礼·考工记》所说:"王宫前方,左宗庙,右社稷。"这座小城址恰在王宫前方偏左的位置。考古人员据此认为,这座小城是韩国宗庙,而圭形碑则是韩国宗庙碑,在中国已发现的石碑中,这块碑年代最早,并且是目前发现的唯一的周代宗庙碑。

  两千多年前,这里当是韩国十分威严的所在,时常有庄严神圣而气度恢弘的祭祖仪式。祭祖的人群中,有一颗后来闪耀中华文明天空的巨星--韩国公子韩非。但在当时,韩非十分落寞忧愤,韩国日衰,他却得不到韩王的信任和重用。

  公元前237年,水工郑国的间谍身份被识破,秦国人将其抓进监狱。这时韩桓惠王已去世两年多,他的胡庄大墓完工不久,笼罩陵墓的陵寝十分壮观,其上蓝色的筒板瓦色泽簇新。为了这座陵墓,他的儿子韩王安没少费心思,尽管此时韩国已风雨飘摇,王气黯然。

  史书上,关于末代韩王安的记载寥寥。不过,他所经历的亡国之难并不值得同情,因为在他的眼皮底下,就有一位超级人才--法家集大成者韩非,他却不能信任和重用。

  韩非是大儒荀子最有才华的学生,学成归国已十多年,眼见韩国日渐衰弱,多次上书进谏,但桓惠王和韩王安都未能信用他。远远看着同学李斯在秦国施展才华、建功立业,韩非只有羡慕的份儿。身为王族,他深爱韩国宗庙社稷,不能也不愿如李斯般远走他乡。或许正是这样的出身,铸成了韩非一生的悲剧。

  在如今的新郑博物馆附近,韩非蹉跎岁月,忧愤不已,在他的叹息声中,韩国一步步走向穷途末路。

  《谏逐客书》助郑国渠完工

  公元前237年,按照韩国的纪年,是韩王安二年,秦国的纪年则是秦王政十年。这一年,嬴政罢免相国吕不韦,亲自掌管了秦国。不久,郑国间谍案发,被定下死罪,投入监狱。此时,郑国渠正在兴修之中,没有了郑国,后来大名鼎鼎、数代受益的郑国渠势必废弃、夭折。不仅如此,郑国间谍案还引发了连锁反应:投奔秦国的数万六国人才,被勒令卷铺盖卷儿回家。

  这件事的背景十分复杂。按《史记》记载,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阳翟即今禹州,曾是韩国都城,也就是说,他是正宗的韩国人。在赵国都城邯郸做跨国生意时,吕不韦认识了在那里当人质的秦国王孙子楚,认为"奇货可居",就重金运作,助子楚当上了太子,随后又成为秦庄襄王,而吕不韦成为相国,受封为文信侯,食邑洛阳10万户,门下食客3000,家童万人,成为秦国政坛的一大势力。他的门客多为韩赵魏等外国人才,因此招致秦国宗室贵族的猜忌,尽管吕不韦这些人面对故国毫不留情。吕不韦被贬后,当年他接纳的韩国水工郑国的间谍身份暴露,宗室贵族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大张声势地要驱逐六国人才。

  数万人被驱逐,成为当时震动国际的大事。一个叫李斯的楚国上蔡人边打点行装,边给嬴政写了一封信,标题是《谏逐客书》,后来成为千古名文。

  李斯到秦国,是由于受到了老鼠的启发。他年少时,曾"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两种老鼠截然不同的生活,令李斯大为感慨:"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于是这个少年决定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他前去投奔著名学者荀子,与韩非同学,"学帝王之术"。在当时荀子诸多学生中,李斯和韩非最为著名,而"斯自以为不如非"。被视为儒家的荀子,最好的两个学生都成了法家,只能说明那个时代需要法家;数十年后,汉代创立,天下和平,儒家才获得"独尊"的地位。

  李斯学成之后,认为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没有足以建功立业者,因此决定西入秦国。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也就是韩国间谍郑国前往秦国的那一年,李斯来到了秦国。他先投靠相国吕不韦做门客,若干年后找到机会向秦王陈词:如今六国皆弱,秦国独强,这是万世难逢的机会,当"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如若不抓住机会,待"诸侯复强","虽有黄帝之贤,不足并也"。这番陈词,获得了嬴政的嘉许。不久,嬴政用他的计策,任用他为秦国间谍头儿,暗中派遣大批间谍前往六国,这些间谍携带重金,收买各国名士大臣,能贿赂的"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间君臣之后,借各国内乱,再派良将领兵攻打。

  大概工作成绩很出色,秦王"拜斯为客卿"。

  正当干得顺风顺水时,郑国案发,秦国宗室"请一切逐客",李斯也不能幸免,"仓鼠"眼看做不成了。在这个历史将发生重大变故的关头,李斯写作了《谏逐客书》。

  这篇文章理足辞胜,雄辩滔滔,显示了李斯过人的见识和才华,更显示了他作为政治家的成熟和功利。李斯以秦国国家利益作为判断逐客利弊的标准,他先列举秦国四位最著名国君重用客卿的往事,以事实说明客卿在秦国强大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反问道:"客何负于秦哉?"然后指出秦王嬴政广泛接纳外国宝物,而驱逐外国人才,对人对物持双重标准,重物而轻人,"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最后,他论述"弃黔首以资敌国"的错误和荒谬,指出"今逐客以资敌国"的危殆。全文层层深入,无可辩驳,令秦王嬴政看得一脑门子汗珠,他当即收回成命,挽留客卿,并重用李斯为廷尉,使李斯有了更广阔的舞台。

  如此一来,郑国的案件也有了转机。嬴政重审此案,郑国趁机申告:"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嬴政洞察这个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因此赦免郑国,令他继续修筑此渠。数年后,水渠完工,被命名为"郑国渠"。

  当年嬴政不杀郑国,实在是明智之举。一旦杀掉此人,秦国没有人可替代郑国,此渠必然半途而废。据现代测量,郑国渠平均坡降为0.64%,反映出郑国测量技术之高超,而此渠跨过河流的"横绝"技术,以及在渠首采用避免泥沙堵塞的横向环流技术,都堪称高明。

  郑国渠开闸放水,李斯获得重用,这些因素使秦国更加强大富足;而日益衰落的韩国,却放着超级人才韩非不用,这不能不说是两千多年前的咄咄怪事。

  超级人才遭韩国冷遇

  在今天看来,韩国派水工郑国做间谍,无疑饮鸩止渴。不过,客观地说,在一定时间内,这个笨主意也确实消耗了秦国国力,拖住了他们东征的步伐。如果韩国能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选贤任能,整顿内政,变法图强,这个计策或许就"漏勺"变"高招"了。可惜,韩国本拥有才能不逊李悝商鞅的韩非,却不能加以信用,白白糟蹋了郑国的努力。

  韩非的世系,史书记载不详,只说他是"韩之诸公子"。有小说家说他在诸公子中,身份十分尊贵,是韩王安的堂叔,桓惠王的亲侄子,说他本来有王位继承权,所以两代韩王宁愿国力日衰,也不重用这位出类拔萃的人才。

  小说家并非没有根据。当年韩襄王的太子婴英年早逝,他的两个弟弟公子咎、公子虮虱都有希望成为太子。公子咎用苏代之计,花了一年多时间排挤掉公子虮虱,自己当上了太子,数年后即位当了韩王,就是长眠在胡庄大墓的桓惠王。小说家的推测或许很有道理,只有如此,才能解释为何超级人才韩非悲鸣韩国,不得其用。

  "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这是《史记》中纯客观的表述。

  韩非洞察韩国弊政,深知图强要领,却英雄无用武之地,内心的郁愤可想而知。对怀才不遇的韩非,司马迁有着深刻的同情,他饱蘸浓墨,书写了此时的韩非:

  韩非痛恨治理国家不致力于修明法制,不能凭借君王的权势来管理部下,不能任用贤能之士富国强兵,反而任用夸夸其谈、对国家有害的文学游说之士,并且让他们

  的地位高于讲求功利实效的人,由此令韩国弊政丛生。无奈的韩非“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

  这些著述,集法家之大成,其卓越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战国时期,法家从道家、儒家分离出来,适应时代需要,勃然而兴。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都既有理论,又有卓有成效的实践。那个年代,变法往往如变魔术般,很短时间就能兴利除弊,令一个国家生机迸发,活力四射。

  这些法家人物,思想各有独特之处,李悝重农务实;商鞅重法治,奖励耕战;申不害注重术治;慎到则尚法重势。韩非察天下兴亡之得失,将法术势等诸多学说融于一体,使法家成洋洋大观。而其主导是源自商鞅的法制,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人亡而政不息”,因此韩非更多借鉴了商鞅的法制思想。

  韩非的书中,很多观点被后世君王采纳,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政治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主张,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为此,君主应该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贵族,“散其党”“夺其辅”;同时,选拔从一线脱颖而出的人才,“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时移事易,变法宜矣”,韩非要求“废先王之教”,而实行变革,“以法为教”。他强调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从韩非的行文看,很多话都是说给韩国国王听的。“国无常强,无常弱。”坚决依法办事,国家就强盛;不坚持依法治理,国家必然衰亡。看一下今天所有衰亡了的国家,他们的官员都在忙于应付混乱而不是致力于建立秩序。国家已经很衰弱了,还不加强法制而在那里钻空子谋私利,这是背着干柴去救火,国家只会更加衰弱下去!

  韩非认为,就(韩国)现在来说,只要去除各种图谋私利的“潜规则”,建立法制体系,并坚决推行全国,就能使“民安而国治,兵强而敌弱”。

  可惜,这些韩王都看不懂,韩非受到的冷遇,彰显了韩国衰败乃至灭亡的内在原因。但在陌生的秦国,有一个人读懂了韩非,那就是秦王嬴政。公元前233年,也就是韩王安六年,秦王政十四年,韩非的著述传播到秦国,读到《孤愤》、《五蠹》等书,嬴政拍案感慨:“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当时韩非的同学李斯正好站在一旁,脱口道:这是韩非所著的书啊!于是,嬴政点一支10万人的大军,“急攻韩”,不为攻城略地,只为得到韩非。古今中外军事史上,为得到一个人才而派遣大军发动大战的,大概仅此一例。

  10万秦军汹汹而来,韩王安惊慌失措,但得知此次秦军的目标只为韩非,他有些不明所以,但同时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在他看来,韩非是无足轻重的,于是“乃遣非使秦”。

  西入秦国的韩非,命运又当如何呢?

  两千多年前,当韩国派水工郑国到秦国做间谍的时候,身为王族、深爱韩国宗庙社稷的韩非,见韩国日渐衰弱,多次上书进谏,但均未得到重用。为此,韩非蹉跎岁月,忧愤不已,在他的叹息声中,韩国也一步步走向穷途末路。图为位于韩国宗庙遗址内的新郑博物馆。

  来源: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