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香港回归时,他在现场

  

香港回归时,他在现场

  市民欢庆香港回归。

  

香港回归时,他在现场

  回归前夕,香港大街小巷纷纷挂起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人们以迫切的心情期盼着回归时刻的来临。

  

香港回归时,他在现场

  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凌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

  1997年6月30日午夜,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7月1日零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湘籍人士梁新春早在香港回归的5年前便到香港大公报任职,香港回归时,他有幸在现场见证了那个激动人心的历史性时刻。

  履新 问路也得带上纸和笔

  1992年7月21日,时任湖南日报社社长、总编辑的梁新春,被派往香港大公报任副社长、常务副总编辑。

  刚到香港时,梁新春感觉很不适应,街上的招牌、路牌基本上都是全英文的,周围的人除了说广东话就是说英语,用普通话根本没办法跟他们交流,就连问路也得带上纸和笔。在港英政府的长期殖民统治下,香港人对祖国的了解非常有限,对自己身份的认识也十分模糊。

  大公报是一份历史悠久、具有光荣爱国传统、在海内外影响较大的报纸。梁新春深感责任重大,不能掉以轻心。故他到港后,花了20多天时间了解有关情况,才敢正式踏进报社的大门。他刚去香港的那个月,彭定康一到香港,便摆开了对抗的架势,气势汹汹。几个月后,发生了枪击大公报的事件,弹头飞进了编辑部。同事们告诉他,在港英统治时期,他们这样的报纸办得异常艰难,大公报就有几位同事坐过港英的监牢。广告是报纸的经济命脉,但港英当局或明或暗地封堵他们的广告来源。

  梁新春怎么也没想到,在香港这样的“自由社会”,办爱国报纸竟是如此不容易。大公报地处闹市,房屋狭窄,几位老总与数十位编辑记者挤在一间很小的办公室里办公写稿。旁边一间约五六平方米的小房子,则是他们开编前会、接待读者、复印资料、喝茶的地方。如此艰苦的办公条件,是梁新春万万没有想到的。尽管大公报是爱国报纸,但香港同事的思维、处事、表达方式与内地不同,办报的环境和风格也与内地有异,梁新春对这一切感到非常陌生,感叹香港报纸的老总不好当。

  见证 含泪写下“百年长梦今朝圆”

  梁新春有幸成为了香港回归祖国的见证人。他说,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1997年6月香港回归祖国前夕,梁新春原以为只能通过看电视来度过香港回归之夜,他打算在7月1日零时,和报社的同事们一起在电视机前观看米字旗徐徐降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庄严场面。

  没想到1997年6月24日上午,香港行政长官办公室给梁新春寄来了一封信,他拆开一看,是邀请他出席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酒会的请柬。随后,他陆续收到了交接仪式统筹处发来的邀请出席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请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邀请出席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暨政府宣誓就职仪式的请柬、英方邀请出席英国威尔斯亲王晚宴的请柬……总之,这些请柬让他有机会亲眼目睹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有关活动的全过程。

  6月30日晚10时许,梁新春将祝贺香港顺利回归祖国的“七一”社评写好后,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交接仪式会场。

  当晚11时30分,4000多位嘉宾落座。7月1日零时零分零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彻大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冉冉升起,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也跟着升起,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彻底洗雪了!期盼了一个多世纪的伟大时刻终于来临,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那一刻,我的心在激烈地跳动,泪珠在眼眶内转动。”其时,梁新春将百感千情凝聚于笔端,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程序表的扉页,写下了“百年长梦今朝圆”几个字。仪式结束后,梁新春立即返回报社,将自己在现场的感受,充实到即将见报的题为《中华壮举世纪盛事》的社评中。

  梁新春说,大公报报道香港回归祖国的号外,不论数量上还是速度上都为“香港报纸之最”。从1997年6月30日下午6时至7月1日晚,大公报先后发了四份号外,将江泽民抵港、交接仪式、庆祝大会和京港欢庆香港回归等重大新闻,都在第一时间向读者报道。当日大公报的正报是252个版,号外是16个版,这在大公报的历史上和香港新闻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情结 充当湘港两地交流的使者

  在大公报工作期间,梁新春一直为湘港两地的合作、共赢忙碌着,充当了湘港两地交流的使者。

  去香港的最初几年,梁新春总会利用一切机会宣传湖南改革开放的成就,动员香港的企业家来湖南投资。香港回归祖国后,随着与内地交流的日益畅通,大量香港人纷纷来湖南投资、置业、购房、度假。梁新春为他们牵线搭桥,功不可没。

  梁新春从大公报卸任回到湖南后,还经常抽时间去香港看看老朋友,感受香港翻天覆地的变化,香港的老朋友也会经常来湖南看望他。他说:现在的香港无论政府官员还是酒店服务员,几乎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了,我们交流起来非常方便。梁新春还真切地感受到了港人对祖国的认同感: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香港人称自己为中国人,这不是被迫的认同,而是骄傲的自白,是香港人从未体会过的幸福感。

  梁新春说,今日的香港,铜锣湾还是那般繁华,过往行人走路还是那么快,跑马场还是那么火爆,整个城市显得那么有活力。一个繁荣富裕稳定的香港,伴着祖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正绽放着越来越迷人的风采。

  喜悦悲情交织

  陈国忠

  “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我们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这是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1997年7月1日在香港回归祖国后发表的讲话。香港回归,是值得亿万炎黄子孙激动、喜悦和自豪的!一位有幸在交接仪式现场见证香港回归的湘籍人士就情不自禁写下“百年长梦今朝圆”,以此表达国人兴奋的心情。

  这段时间,长沙人的激情也被一次次点燃。为了庆祝并见证香港回归盛况,本报就派出3组共6名记者分赴北京、深圳、南京、香港等地采访,用我们的笔、用我们的镜头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这一年,还有一件大事不得不提,那就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举行。这次大会意义非同寻常,为海内外所瞩目。大会决定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行动指南。这一历史转折点,注定要永远载入中国史册。

  这一年,中国的大事喜事还有很多:全国人大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成功实现大江截流……

  但是,这一年,苍天又何其不公,使我们痛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2月19日,敬爱的邓小平同志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老人家甚至来不及到即将回归的香港——这块属于我们自己的土地上去看一看,去走一走。噩耗传来,举国悲恸。江泽民高度评价邓小平光辉、战斗的一生和建立的丰功伟绩,要求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继承邓小平的遗志,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如果不是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肯定不会有这么快。现在乃至将来,中国人民仍然会深情地怀念着小平同志。

  1997年,是喜悦与悲情交织的一年,它注定要长存于中国人的记忆之中。

  名人谱

  

香港回归时,他在现场

  董建华

  1996年12月11日,董建华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从此,这位叱咤商界的船王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航程。同年12月16日,董建华被国务院任命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1997年7月1日董建华就职。香港回归祖国后,以他为首的特区政府在中央人民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施政,认真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处理了各项属于特区高度自治范围内的事务,对香港社会进行了有效的管治,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2005年,董建华辞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职务,目前,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香港回归时,他在现场

  张朝阳

  1997年1月初,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生张朝阳创办了他的网站爱特信ITC,后更名“搜狐”。“海归”的张朝阳有先天的国际优势,他以尼葛洛庞帝的弟子自居,在国内和海外媒体频频露面,很快争取到了英特尔和道琼斯的215万美元投资。1998年,他以“中国代表”的角色被美国《时代周刊》杂志评为“全球50位数字英雄”之一。这个陕西青年成了中国网络经济中的第一个英雄式人物。1997年,张朝阳和网易创办者丁磊、新浪网的创建者王志东一起,把中国带进了“互联网元年”。目前,张朝阳仍是搜狐首席执行官。

  

香港回归时,他在现场

  任正非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1997年,没有名气的华为在电信行业已经露出了锋利的钢爪。任正非游说各地的电信局,由华为与电信职工集资成立合资企业。华为的合资模式率先在四川取得成功,短短一年,华为陡然做大,成为国内增长最快、暴利率最高的电信企业。跟同时代的企业家相比,任正非的超人之处是,在从事不无争议的原始积累的同时,也进行一场坚决的自我救赎,他聘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吴春波等人为华为起草一个企业战略规划,并命名为《华为基本法》,日后,被认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制定的第一部企业管理大纲。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