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时势塑就人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2日10:36  常州日报

  王抗芙

  世事难料,生在甜水里、长在红旗下的1966、1967、1968届初高中毕业生,因遭遇“文革”无学可升无工可做全部发配农村后,1969届初中生毕业分配实行了四个面向(工厂、农村、矿山、基层),1970、1971届初中生更是全部留城进国营单位。中断4年的高中改为两年制后也在1970年恢复招生。只是饱览下乡知青凄苦状况的学生和家长,早已变得非常实际,面对上门动员升学的老师,大都不肯放弃到手的留城机会,去读什么前途未卜的高中。偏我那出生贫苦文化程度不高的父亲和出身耕读世家祖上出过举人的母亲,都认定读书不是坏事,老师一上门就同意了。1970届的二弟和1971届的三弟就此先后升入高中。及至毕业,二弟好歹还进了集体企业,三弟却只能步老三届学长的后尘了。

  三弟是个忠厚得近乎傻乎乎的人,他没有抱怨读书无用,投亲插队在外婆家也不偷懒,天天按时出工。那时都用有机肥,摇船去城里运大粪和冬天罱河泥都是技术活,三弟不会,但挑河泥或挑粪他却总挑第一担。挑一船粪或河泥,工分是固定的,不会因为你多挑就多得,粪或河泥的数量也不会正好能被参加挑肥的人整除,所以挑第一担的人总是比较吃亏的。我问过三弟,为什么总挑第一担?他说大家都在等,我挑了第一担,别人就不等了,就能早点挑完,多挑了不就一担嘛,何必斤斤计较?

  因他肯吃亏,乡亲们都喜欢他。逢到队里要进城办事,队长总是派他,让他可以顺便回家看看。可他早上进城办完事回家吃顿饭,下午就回乡,从不在家住。母亲留他,他说队里有活要干,在家又没啥事,还是回去吧。他努力跟乡亲们打成一片,干活时口渴了,别人喝沟渠里的水——那时的水还比较清——他也喝,别人没事他却拉稀拉得一塌糊涂。“新老大旧老二破老三”的年头,三弟几乎没有一件不打补丁的衣服。乡亲们笑话他:“也算干部子弟?穿得比我们还像农民。”他也不以为意,只管苦做,到年底结算,除自己的口粮外,还有若干结余。

  1977年9月,当初上门动员三弟升学的王克成老师送来一大摞高考复习资料,当了近5年农民的三弟回家复习2个月,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初试,复试后被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录取,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

  1982年,已通过本校研究生考试的三弟得到通知,他被推荐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经费、专为中国培养师资的出国读硕士研究生的考试。后来,他收到了加州伯克利等4所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教育部突然通知说,去美国留学的人太多,要他们改去英国。不知是错过了招生时间还是怎么的,大部分同学都没联系到愿意接收的英国大学,联合国提供的资金过期作废,教育部最后决定去不成英国的学生仍去美国。三弟却因收到了英国ESSEX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没能如学校希望的那样,仍去美国名校加州伯克利。

  1983年的ESSEX大学,几乎没有中国留学生。起初,国内学“哑吧”英语的三弟口语极差,导师说他还不如非洲学生,很是看不起他。可三弟动手能力极强,几个漂亮的实验一做,导师立即刮目相看。有了会话环境,他的英语口语也突飞猛进,很快就能自如地与导师进行学术问题的探讨和沟通,他出色的成绩,更是令导师为他骄傲。

  别人两年才能取得的硕士学位,三弟只花了8个月,得到的还是很少有人获得的各门功课都在85分以上的“荣誉硕士”。这让中国留英学生大大地长了回脸,甚至有其它城市的学生,从自己本不宽裕的生活费中挤出一英镑甚至几个先令寄给三弟作为贺礼。三弟说他总共收到十几英镑。

  联合国提供两年的生活费,剩余时间三弟便用来攻读博士学位。但两年到期时,他的博士学位尚未读完,向国内申请公费没被批准,英国又因就业问题严重而不允许外国留学生打工挣钱。眼看学业就要中断,有人介绍三弟给英国人教中文(这不算抢人饭碗)。三弟却拒绝了。他说他语文学得并不好,不能误人子弟。其实他那口纯正的北京话,教英国人说中文很有优势,就譬如那些在中国教英语的老外,在本国也并非语言大师,讲得比咱中国人好就成。但三弟死心眼,别人也没办法。后来还是导师让他做些助手工作并按劳付酬,才让他得以读完学位。

  论文答辩通过后,三弟没等举行学位授予仪式就回国了。他是那批留学生中唯一学成就回的。行前,导师和同学都劝他留在英国,他的女朋友则让他去美国,他都拒绝了。那时恰逢方励之那批人跑去国外。我跟他开玩笑说,如果想当官,你在这当口回来可正逢其时,我替你写篇文章吹吹?宁可放弃爱情也要回国可是个很有说服力的细节。他正色说,我没那意思,我只是自尊心受不了。无论在英国,还是到欧洲或美国参加学术会议,华人聚居区都是那些城市最脏乱的地方。外国人看中国人的眼光里总带着鄙视。就算在最讲绅士风度的英国,彬彬有礼的背后,仍掩藏着深深的轻蔑。当然,了解你的道德情操学识才情的人对你的尊重还是发自内心的,可你不能把这些都写在额头吧……

  我无言。国门初开,这种事可以想象,选择却因人而异。价值观使然也罢,心理承受能力使然也罢,非身临其境,无权评判。

  三弟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之后就留在清华任教。如今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研究员,清华华环公司总工程师。

  历史潮流滚滚而来,芸芸众生挣扎其间,沉浮难说对错。三弟如果不上高中,不会去农村插队;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他也许还在生产队里挑第一担肥;如果他当初留在国外,也许……

  而人生,是没有如果和也许的。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