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学生举报老师源于教育缺陷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3日04:08  大洋网-广州日报

  专

  论

  上海某大学教授在课堂上批评传统中国文化,并批评政府的一些作为,课后一位女学生走到老师面前,对老师的行为予以指责,并眼含热泪。我们看到,女大学生批评老师是真诚的,没有其他任何动机。让教授和众多网民无法接受与认同的是,听课的两位女学生到上海市公安局与教育局举报了自己的老师(《新快报》12月1日)。

  当众多的网友或读者指责大学生无知的时候,或为教授打抱不平的时候,我认为更值得同情的,是这两位女大学生,值得同情的原因如下:

  其一是两位学生没有法律意识,她们不懂得教师或公民批评传统文化或批评政府是一个人的合法权利,而不是违法行为。无论是国家宪法还是教师法中都有相应的明文规定。特别是“反革命”一词早已从有关法律规章中删除,也就是说,这两位学生不知道“反革命”已不是一项罪行,它只是以前时代里泛政治化的一个术语而已。

  由此可见,有关高校的政治教育与法制教育是失败的,因为自己的学生在这个讲科学发展、讲和谐、讲思想解放的时代里,思想还停留在泛政治化时代的阴影里,所以要问责的,不是两位学生,而是高校的公民权利与法律常识教育。

  其二是两位学生直到上大学,没有听到教师们对传统文化及对政府的批评,正是因为她们没有听到过,所以才觉得持不同学术见解是如此令她们觉得不可思议,因其伤害了她们心中的既定规则,所以才有上述的举报,并视自己的老师为"反革命"。

  其三是高校里现在还多灌输教育,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没有正常的学术和社会问题交流、辩论,大学生们的思维多停留在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惯性里,传统文化与政府行为还在作为“正确”或神圣不可批评的对象,只有遵从,不能批评,更不能有过激的抨击性言论出现。

  全国人大常委朱永新近日发表观点,批评高校正在行政化,教授们追逐行政级别的现象严重,而高考文理分科又使学生面临知识偏狭,导致成长过程中因知识缺陷而致的思维偏颇。通过两位学生举报老师,我们还看到高校教育中的泛政治化现象依然严重,学生们用泛政治的标准来“严格”要求教师,并用其作为法定标准,使学生心理在追求知识过程中失衡,而表现出来的过激行为,最终受伤害的,不仅仅是教师,更是学生自己。

  所以,更值得同情的,是那两位女大学生,她们面临双重困境,一是来自传统与伦常的困境,因为她们举报了自己的老师,从传统观念来说,“君为臣隐、父为子隐”,师为生隐,“生”当然应该为“师”而“隐”了,现在却去举报,她们面临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其次是知性或理性的困扰,当她们看到有关法律上规定教师的正常权力,以及高校学术自由的精神,她们会为自己的视野狭隘而自惭,也会因此痛心疾首。

  让我们同情那两位举报老师的学生吧,让我们将更多的关注与反思留给我们的校园教育,我们的教育是在教育人还是在误导孩子心灵,我们每一个都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甚至应该为此而警醒,并期待我们的校园教育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

  (作者吴祚来,中国艺术研究院学者)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