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延长退休年龄不会增加失业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3日04:56  大河网-河南商报

  

“延长退休年龄不会增加失业率”
“延长退休年龄不会增加失业率”

  樊明:51岁,曾长期在美国学习生活,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学理论和中国经济问题。现任河南财经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系主任,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学教授,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常务理事。

  对话动机

  在美国金融危机冲击波的影响下,在民众勒紧腰带过冬、小心捧着饭碗以防丢掉的现在,有关部门及学者又发出了延长退休年龄的声音——而这个做法,曾被诸多人士认为会阻碍更多的人就业。消息一经渲染,引发轩然大波。各大新闻门户网站也都纷纷展开调查,搜罗民意。其间,反对的声音居多。

  其实,早在四五年前,就有学者建议调整延长中国的退休年龄,但由于“会导致失业率上升,不适合中国国情”等原因,建议屡提屡搁浅。

  今年岁末的又一轮“争战”中,河南财经学院教授樊明也举起了支持大旗。他指导23名本科生通过调查,用翔实图表和数字说明延长退休年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称现行退休年龄导致大规模“退而不休”,是不合理的,同时阐明“延长退休年龄与失业率增加间没有必然联系”。昨日,针对“中国退休年龄”的话题,河南商报记者与樊明教授进行了对话。

  我国退休年龄

  停留在五十年前生活水平上

  记者:中国的退休养老制度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樊明:新中国的成立,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到上世纪50年代末,覆盖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的退休养老制度也基本成型,现在的退休年龄等规定就是依据那时的,笼统说男的60岁退休,女的50岁退休,公务员可以晚退休5年。

  记者:当时规定退休年龄的依据是什么?

  樊明:各国规定退休年龄的依据,主要就是国家的平均预期寿命,中国也不例外。新中国刚成立,当时的平均寿命很低,40多岁,考虑到社会生活水平提高,寿命会延长,当时政策制定者很有信心把退休年龄定到了50岁和60岁。不过,这些依据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了。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城镇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为75.21岁。也就是说,虽然我们的预期平均寿命提高了,但退休年龄还停留在五十年前的生活水平上。

  “退而不休”使退休金成额外福利

  记者:像您所说的,依据已经变化了,但退休年龄没有变化,这样会出现什么后果?

  樊明:会导致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增加社会成本。根据我们调查,有一个特别让人吃惊的现象,就是不少人退休后边拿退休金边再就业。退休金是人们凑出来的,人人都有份,人人都享受,互帮互助。可现在社会上大规模退休后边拿退休金边再就业,违背了养老金的初衷,造成紧缺的养老金不恰当地使用,这是不合理的。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城镇居民退休后再就业率高达33%。如果退休者退休后大规模再就业,演变成边工作边拿退休金,退休金演变成了一种工作以外的额外福利。

  可以说,和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相比,国外退休年龄晚,退休了大多就干不动工作了,是真正的休息,国内不一样。

  记者:这种现象该如何改变?

  樊明:这个现象说明很多人退休后精力还很充沛,目前的退休年龄过早了,应该延长。特别是女性,她们本来寿命就比男性寿命长。

  记者:退休意味着享乐,可一些人退休后再就业的工作并不太理想,有些还很累。这是否与生活压力方面的因素有关?

  樊明:是的,如此多的“退而不休”与中国的福利制度不健全有很大关系。目前中国的福利水平整体还比较低,一些人生活压力大,不安全感强,退休后无奈出来再找工作。其实这和中国居高不下的高储蓄是相通的。一旦福利水平低,民众就要开源节流,一方面“退而不休”继续工作,一方面储蓄。

  国外福利水平高,很少有人“退而不休”。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的各种福利保障都很完善,人们没有后顾之忧。

  因此,中国还需要完善养老保障制度,让民众不管什么年龄退休,都不会为生活生计发愁,真正享受天伦之乐。

  调整退休制度不能再推迟了

  记者:在是否推迟退休年龄上,你提出了自己的理由,但此前提出延长退休年龄最重要的原因是养老金面临巨大缺口。情况是否如此?

  樊明:根据研究,中国养老金是面临困难。但如果因为有缺口就试图通过延长退休年龄来弥补也是欠妥的,国家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弥补。

  记者:既然这个理由不充分,为什么今年有人再次建议?

  樊明:前面已说过,中国调整退休年龄是必须的,是中国养老制度回避不掉的。中国在新世纪正式进入老龄社会,并将长期处于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社会老龄化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社会养老负担不断加重。

  记者:这会给社会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樊明:国家要花费更多的钱来养老年人,而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龄刚好又加大了中国的养老负担。因为退休年龄低,则退休人口的比重就大,为他们的开支就越多。所以,如果我们不及时延长退休年龄,降低退休者和没有退休者之间的比例,中国的养老将面临日益严重的问题,到一定时段,会出现一个工作人养活一个或多个退休者的现象,社会竞争力减弱。

  记者:如此说来,晚调整不如早调整了?

  樊明:在这个事情上,是越早越好,最好从现在就动手,不能再延迟。

  延长退休年龄不会增加失业率

  记者:延长退休年龄不但不少民众反对,也有许多学者反对,认为延长后会导致失业率上升,不适合中国国情,你怎么看待?

  樊明:这是一个误解。通过我们的调查,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并且和这些学者的看法恰恰相反。我们的观点是,职工退休年龄过早,还会导致就业机会的减少,失业率上升。

  记者:为什么有这样的结论?

  樊明:我们有依据的,个人退休后,他的退休金绝对没有工资高,出于对未来的预期,消费时就会再三考虑,支出会趋于保守,这样一来,他的需求就会大大降低,进而影响企业产出,产出受到影响,企业就有可能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

  同时,退休年龄是影响一个企业生产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退休金都是工资中按照一定比例缴纳,如果退休年龄过早,随着要赡养老年人增多,资金压力越来越大,国家会加大收取养老金的比例,这意味着企业成本增加,人力成本上过大,又必然影响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出口萎缩,又会导致国内失业率上升。

  记者:除了推断,是否还有其他证据?

  樊明:根据联合国和国际劳工组织提供的91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定退休年龄和失业率数据,从长期来看,没有证据说明退休年龄的提高会带来失业率的上升。欧美男性法定退休年龄高的国家,失业率走势其实是下降的,是低的。女性也是这样。

  延长退休年龄可分步调整

  记者:既然不能再延迟,你有什么建议?

  樊明:要讲究方法。按照要赡养的退休人员规模,采取缓慢的、渐进的过程,一年把退休年龄延长一点,让民众能够慢慢适应,从而把赡养者和被赡养者的比例控制在一个合理水平。欧美国家过去的数次延长退休年龄也不是一步到位,都是渐进的。

  记者:欧美国家具体怎么实施的?

  樊明: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欧美国家纷纷根据本国经济发展,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将法定退休年龄逐步提高。

  德国在1992年实施养老保险改革法案,在2000年~2012年期间,将法定退休年龄63岁逐步提高到65岁。2003年又出台社会福利改革方案:从2011年起逐步将退休年龄从65岁推迟到67岁。美国也是如此,1983年通过有关法案,在2002年~2024年期间逐渐将法定退休年龄从目前的65岁提高到67岁。

  记者:如若调整,在对待退休年龄上,不同行业的人有不同看法,怎么平衡各方?

  樊明:这就需要采取弹性退休年龄制度了,各行业可以采取不同的标准。政府需要智慧,不搞“一刀切”。比如美国,如果不到法定退休年龄,想退休的话也可申请退休,不过这时拿的退休金只会是法定年龄后退休的一定百分比,而不会全拿。

  ■商报记者 王向前/文 田仲煜/图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