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郑必坚: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可分为四大发展阶段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3日19:34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三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理事长、原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知名战略理论家郑必坚教授三日提出,围绕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这条主线,可以把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的整个三十年历史进程,概括分为头四年、中间两个十年和最近六年这个四发展阶段。

  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当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七十八场主题报告会,郑必坚做《关于改革开放三十年根本经验的若干思考》的报告时作上述表示,并对予以具体阐述:

  第一阶段从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二年,这是“拨乱反正”和改革起步的四年,中国在解放生产力上的显著成效就是使农村经济活跃起来,短短三、四年就初步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

  第二阶段从一九八二年至一九九二年,这是开始全面改革,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道路、基本路线并且大胆探索改革目标的十年。这一阶段中国城市经济也活跃起来,对外开放由点到线再到面,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进入到隔几年就迈上一个台阶的加速发展时期。

  第三阶段从一九九二年至二○○二年,这是实现改革开放取得新的历史性突破的十年,中国共产党有系统地确立指导理论、基本纲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中国在一九九二年至一九九六年年均增长百分之十二点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内需,克服亚洲金融危机不利影响,同时使国家计划管理由指令性计划向指导性计划转变,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逐步形成,“集中到一点,就是中国总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第四阶段从二○○二年至二○○八年,这最近六年是中国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年,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国有经济重大项目、人民生活水平都迈上一个新的大台阶,中国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公平正义,进入到一个以更高自觉致力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阶段。同时,中国全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改革更加协调推进。

  郑必坚说,本世纪头二十年,中国生产力发展的任务是基本实现工业化,即走出一条包括农村工业化在内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条新型工业化道路有两方面基本要求:一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这就要求中国进一步解放科技和产业的创新活力;二是人力资源优势应得到充分发挥,这就要求进一步解放创业活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