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因公殉职记者司智洪追悼会举行 新闻工作者的榜样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4日04:31  东方今报

  

因公殉职记者司智洪追悼会举行

  □今报记者 申子仲 魏巍/文 张晓冬/图

  昨日8时30分,郑州市殡仪馆礼堂内庄严肃穆,哀乐低回,因公殉职的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司智洪的追悼会,在这里举行。

  ●“他留给我们的是精神”

  “司智洪记者不幸因公殉职,特致深切哀悼。他爱岗敬业、爱民助人的事迹和品质值得大家学习,全省新闻工作者都要以他为榜样,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为中原崛起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给予有力的舆论支持。”省委书记徐光春12月2日的亲笔批示,摆放在灵堂前。

  省委宣传部、省新闻记者协会、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的相关领导以及河南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周绍成参加了追悼会,北京电视台等全国28家省级电视台及我省18个省辖市的电视台发来唁电,送来花圈。

  河南电视台总编辑、副台长王少春致悼词时说:“悲伤不是躺在这里的这位年轻人希望留给我们的礼物,他留给我们的是精神,一种看似平凡实则崇高的精神……我们万分痛惜司智洪同志的离去,所以我们会更加珍惜他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希望司智洪同志的精神能够永远留在河南电视台!”

  ●“下辈子我们还做夫妻”

  司智洪的妻子杨琳致挽词时,几乎哭成了泪人,整个身子瘫倒在地,不得不在两名家属的搀扶下走到台前。“七天以前,27日的夜里,我听到了敲门声,我心想肯定是你回来了,我高高兴兴地开了门。门前却是你的领导,他带来了你因公殉职的噩耗……”杨琳几乎是一字一顿、一边哭泣一边诉说。直到现在她仍然无法相信,那个深爱着她的人,抛下她和四岁半的儿子,离她而去。

  杨琳说,就在前不久,司智洪考上了河南电视台台聘员工,他非常高兴,说以后更要好好干,还要当首席记者,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可是现在,他的突然离去,让她感觉就像天塌了一样,但是,她相信,有单位同事和朋友的帮忙,她一个人也能撑起这个家,照顾好老人,把儿子培养成男子汉……“下辈子我们还做夫妻!”杨琳泣不成声转过身去,望着静静躺着的丈夫的遗体,久久不愿离去。

  台下轻轻的啜泣声,此起彼伏,渐渐响成一片。很多女士不停地擦拭眼泪,一些男人的眼睛里也闪烁着泪花。

  ●“我想最后再看一眼恩人”

  在前来吊唁的人群中,一位老大爷和一位坐着轮椅的大妈,哭得特别伤心。他们并不是司智洪的亲人,甚至仅仅只见过司智洪一面。“我想最后再看一眼恩人。”大爷叫张国鑫,今年58岁,坐在轮椅上的是他的老伴高素梅,老两口家住郑州市祭城办事处庙张小区南院14号楼。2005年年底,司智洪和一位同事去采访低保户取暖的情况,看到张大爷一家只靠300元的低保金生活,还要供养一个正在上大二的女儿,生活十分窘迫。在一张张大爷给女儿寄钱的汇款单上,司智洪悄悄记下了张大爷女儿的账号。

  此后,司智洪连续往这个账号上存上了500元,没有留下任何名字。这个秘密,连司智洪的家人都不知道。直到都市频道播出司智洪因公殉职的消息后,张国鑫才从电视上认出了他。

  ●“不愿意让你走啊,我的兄弟”

  司智洪的离开,让熟悉他的战友悲伤难抑,让知道他的人震惊叹息,甚至也让本不认识他的人唏嘘不已。连日来,司智洪的同事们,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位好兄弟。在同事刘华的博客里,一篇题为《谁批准你就这样匆匆离去?!》的纪念文章,字字含泪:“我们的事业才刚刚开始啊!你才33岁啊!……我不愿意,不愿意让你走啊,我的兄弟!”

  曾经和司智洪一起赴四川地震灾区采访的本报记者,昨天给这位曾经并肩战斗过的战友献上了花篮,并专为他写了挽联:“司君此去伤朋辈,扼腕叹好人命何薄;公心从来惠吾曹,放眼量新闻路正远。”

  在都市频道线索平台上,有许多全省各地观众的慰问留言。而从11月29日开始,热心观众和网友更是不断在都市频道网站上发帖祭奠司智洪。细心的同事把热心网友们的留言一句句摘出打印下来,在最后的祭奠仪式上为长眠的战友点燃:“兄弟,这些都是咱们的热心观众发来的,路上寂寞的时候看看吧。”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