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千难万难 最难是想发言稿口号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4日07:18  大洋网-广州日报

  最劳累

  写作不是闭门造车

  跟班作业很耗体力

  谈及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受访的几位“职业敲族”不约而同地说起自己在职能部门“跟班作业”的经历。“说职业敲族的工作只用在办公室内完成那只是常人眼中的一个误区。”在某公司从事了近两年文书工作的小叶说,按照需要写出好的工作报告或是领导讲稿,必须言之有物,而这个“物”就是各职能部门的具体业务,如果不熟悉业务,报告就只是空中楼阁。

  因此,为了将报告写好,小叶常常需要到该公司各职能部门了解具体的工作流程。“而且跟一般的单位不同的是,他们是一个24小时全天候运作的公司。”小叶记得为了撰写关于检测维修机器方面的报告,而检测维修工作只能在下班之后才开始,于是他也只好深夜与维修人员一道出动,出来的时候天已经蒙蒙亮了。

  要言之有物,李彦海也深有同感,过去他是部队里的政工干部,年初才转业来到街道办。在政府部门工作,写起报告他想得最多的依然是如何将工作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要落到实处,就必须‘下沉’到社区甚至是街坊当中,了解他们生活中实际的需要。”

  “消化与收集资料环节才是最漫长与辛苦的。肚里没墨水,怎能出好文章?”某大学的肖老师说道,初级“写手”最起码都在学校工作两年,因为他们必须熟悉学校历史与整体运行规律,更包括各部门的工作职能与基层工作。肖老师说积累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熟悉国家教育背景、时事政策与社会相关热点问题;其次是摸透校内各单位部门的工作,做到“烂熟于心”;再者便是多借鉴其他高校的优秀发言稿,取长补短。往往准备资料就花去三分之一的时间,而只有这部分做足功夫,方能“事半功倍”。

  最害怕

  任务随时降临

  领导限时要稿

  连续熬夜、跟班作业等体力的劳动对于“职业敲族”而言只是小菜一碟,最让他们担心的还是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除了日常公文的写作外,突如其来的报告、讲稿时常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最让李彦海难忘的是,那天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当天上午9时他刚上班就被领导叫到了办公室,要求在10时30分前将民政的汇报材料整理好。“只有一个半小时,听到任务后,我脑子一片空白。”李彦海说,当时紧张得直冒冷汗。

  说起无规律的写作任务,三人当中最有心得的当属小叶了,每当地铁出现运营故障时,他们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第一时间向市民通报。“为了市民的安全,来不得半点拖拉,既要快也要准。”小叶说,要做好时刻“战斗”的准备,在平时就需要丰富的积累,要了解运营故障出现的各种类型,只有这样,在明确了具体故障之后,才能快速发布准确的信息。

  积累是点滴而成的。工作至今13年,每一年,肖老师都会把起草过的发言稿分类保存,一有空便拿出来看看,“所以如今一接到任务,我就能马上按照任务所属类别找到过去相关的材料,作为参考,以应对无规律的写作。”

  最折磨

  为发言概括“口号”

  字数少反费尽脑筋

  无规律的写作任务会突然使得“职业敲族”们精神高度集中,但对于他们来说,最折磨人的其实并不是这些高强度的写作,而是费了半天功夫依然无处下笔的烦恼,其中总结报告或是领导讲稿中所需要的几句精辟响亮的口号让他们最受折磨。

  “职业敲族”从来不担心文章的字数,恰恰相反的是,越是精练的文章越需要花大力气。”小叶的话道出了“职业敲族”的心声。一篇上万字的文章往往比千字文更容易完成,而写作中最费功夫的往往是文章各部分前头那句精辟响亮的话。“高度概况,力求押韵,才能让人记住。”有时候一句话花费的功夫要比洋洋洒洒的万字文章更大。

  最紧张

  接近领导沟通多

  半点马虎要不得

  在外人看来,“职业敲族”接近领导,可以掌握最新的信息。然而每当谈起与领导的接触,来不得半点的马虎成了他们共同的感受。“如果认为可以随便应付领导的讲话稿,那就是大错特错了。”曾有一次,领导对小叶的稿子不满意,竟然当着小叶的面逐一分析,道出讲稿中的各种问题,小叶只好把稿子重新再写一遍。

  若想发言稿深得领导赞许,最重要的莫过于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中的“沟通”环节。肖老师为许多不同领导起草过发言稿,深有体会,“每个领导都各有特点,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讲话习惯,所以尤其要注意与其深入沟通,摸透领导想讲什么,想怎么讲。抓住窍门,工作便好开展”。在这一点上,必须一丝不苟,而且“需要我们主动思考,并将建议告知领导,以此确保我们的思路是否符合他们的要求”。

  新闻提示:近年来,“职业敲族”颇为走俏,他们负责会议材料的记录,还提供撰写工作总结、领导讲话等业务;起草上级领导发言稿也是单位办公室的“职业敲族”的家常便饭。在常人眼中,“职业敲族”们常与领导接触,而且工作轻松,然而,轻松的背后是怎样的生活呢?记者与办公室的“职业敲族”们进行面对面交谈,走近他们还原写手们工作最真实一面,体味他们的“四最”人生。

  文\记者姚卓文实习生曾繁莹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