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老总学员状告清华培训班忽悠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4日10:56  南方周末

  ■民生维权

  一个清华培训班在网上承诺林毅夫、胡鞍钢、郎咸平等经济学界名人前来授课,但开课后,一半名家未现身。百余老总学员感觉上了当,一位民企老总一怒上法庭状告清华。

  老总培训班,也因此被撕开了华丽的外包装……

  12月1日下午,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36法庭,清华大学和该校继续教育学院培训班的学员——沈阳博宇有色金属炉料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于博对簿公堂。

  一个是中国最有名的大学,一个是民企老总,为培训班是否“名副其实”争论不休。“你们在广告宣传中称有郎咸平、林毅夫做主讲专家,结果一个没来。说的是讲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的运作,结果讲课老师胡说一气,这对得起清华的牌子吗?”于博在法庭上表达了他的气愤。

  100名老总学员的维权行动

  这起老总学员状告清华的案件起源于“清华大学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总裁研修班”(以下简称研修班)28期学员的维权行动。“领头者”就是该班的班长于博。

  于博告诉南方周末,今年1月,他看见了“研修班”的招生广告,上面列的主讲专家有胡鞍钢、郎咸平、林毅夫等12名经济学界的名人,学制一年,每两月上一次课,共24天的课程,学费39000元。“我考察了北大和清华两个培训班,觉得清华的更好,这个班说本着提高实战能力的要求,为公司治理把脉,这点很吸引我。”

  今年3月中旬,于博开始了第一次上课,学员们都是国企、民企的董事长、总经理。学校本来承诺小班上课,一个班不超过60人,结果新学员不停地来,最后有160余人,不得不到小礼堂上课。

  “老师讲得很沉闷,跟实际的不太沾边。”另一位学员这么跟记者描述,他以前也上过类似的培训班,觉得这一期是弄得最差的。于博也表示,他们想听点实际的内容,比如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资本市场的走向、经济政策的预期分析等,“但他们尽在课堂上讲故事讲历史,脱离讲义很远”。

  在第二次5月份的课上,学校承诺的名家仍然没有现身,“老师还是在课堂上不着边际。有一次讲公司法,老师说要董事会全体协商一致才能采取行动,这不跟公司治理中的多数原则相违背吗?所以我就发飙了。”于博和其他几个班委找到了培训班负责人张中朝反映情况,又找到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这时我们才了解到清华并不是自己做,而是将这个培训班外包给张中朝的。”于说。

  在学员们的强烈要求下,5月16日下午,学员代表和学院院长助理陈肖庚进行了一次谈话。陈肖庚表示,张中朝跟清华已经合作了5年,办了二十多期培训班后,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愿意请价钱高的老师,质量有所滑坡,也曾警告过张,要“控制培训质量”。

  5月17日,一百多名学员签了一份意见书,递交到了学院。意见书提出:授课内容与招生承诺严重不符;课程组织和服务质量差距较大;上课教师不完全是一线有影响力的老师,商业化太浓等。学院做出书面答复表示整改,并宣布将张宗朝辞退。

  今年11月20日,28期研修班重新举行了开学典礼。然而令于博失望的是,上了4天的课,学校承诺的主讲名家依然一个没来。

  学员、清华对簿公堂

  今年10月,于博把此事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令清华继续履行合同,按照招生简章中承诺的进行授课;在清华发布招生宣传的网站、报刊及其他媒体公开道歉;赔偿他的经济损失、惩罚性损失和精神损失费10万元。

  12月1日下午1时30分,北京市海淀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在空空荡荡的36法庭,原被告双方论辩的火药味颇浓。

  于博提交了公证书,证明一些培训网站上有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发布的招生简章,宣传12个专家是培训班的主讲人,“课都上了一半了,结果一个都没来,是明显的违约”。

  “我们从未在其他招生网站上发表过这些内容,其他网站这么说不关我们的事。”清华大学的代理人回答说,清华大学官网上的招生简章并没有承诺说要请这些专家。

  法官问,这些网站留的地址和汇款银行都是清华的,学员报名会把钱打到清华的户头,清华跟网站是什么关系?

  清华大学的代理人表示,一些网站为了提高点击量,就把清华的招生广告登出来,然后他们会招揽很多培训班的学员,找到学院要求入学,要求在学费中提成。她提出,想借清华名头的网站很多,搞得他们也很烦。

  于博对此表达了不同意见,他认为这是清华故意掩盖与网站之间的利益分成关系。他还提出,在他起诉不久,这些网站把“主讲专家”名单改为“曾经授课的专家”,这也是清华湮灭证据的做法。“一个学员三万九,一个班就是600万,利润这么高,课讲成这个样子,太对不起清华的牌子了。”于博说。

  对于于博的三个诉讼请求,清华大学表示一个也不能接受。该代理人提出,清华已经拿出了整改意见,对28期研修班进行了调整,不存在违约,但可以考虑给于博退费。

  法官试图调解此案,但因双方态度坚决,调解未成。

  经和清华解除合同的张中朝是中国教育服务中心的总裁。12月2日,他接受南方周末的采访时,和清华代理人的说法一致。“我们从没有说过请名人来讲课。招生网站这么做虚假广告防不胜防,我们发现了会立即制止。不排除别有用心的人恶意搅浑水”,“我们的老师都是国内一流的专家。不好能办28期吗?99。9%的学员都认为这个班非常好。”他认为,有人是打着维权的幌子,“逼得清华没有办法,没有坚持原则,同意退款。”他还认为,继续教育培训市场竞争激烈,出现学员“维权”,不排除有人故意捣乱。

  据他介绍,清华大学的继续教育培训中心从2002年走向市场化,他是第一个开始做总裁班的。现在清华每年有上千个培训班,培训班让清华获利颇丰。“去年27期研修班招了498个学生,光流水就给清华创造了1800多万。”张中朝说。

  老总培训班之乱

  一些参加28期研修班的学员对培训质量表达了不满。一位陈姓学员说:“课上得实在不敢恭维,很失望。”另一位邹姓学员则表示,“这样的培训班参加过一次就够了,再也不想参加了,很浪费时间”。

  还有一些企业界的负责人表示,他们的信息不知怎么就被泄露出去,总接到自称是北大、清华老师的电话,要求他们参加各类总裁培训班,饱受骚扰。

  但对于博的起诉行为,一些学员觉得他太较真,犯不上。某汽车零部件公司的王姓负责人告诉南方周末,这种类型的培训班大概就这水平,本来就不是完全来学习的,而是来“开阔眼界、交流思想、整合资源的,不能抱太大希望”。

  据一位继续教育培训的业内人士介绍,通常高校教大学生容易,但是教企业老总、政府官员这些“人精”不容易,所以继续教育培训大多采取“外包”的模式,“学校自己的老师玩不转,只有到外面找玩得转的人”。一个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通常有十几个中心,每个中心都有好几个项目组,每个项目组每年会策划一些培训项目招生培训。

  一个项目包出去后,项目负责人就会到处找上课的老师,找来老师和学校签约。签约老师的授课价格不一,有的差距达10倍之多。据张中朝介绍,他的培训班请郎咸平讲一次课就需8万元。另有邓姓业内人士称:“像一些名牌大学,挣钱了之后就变得老大自居,而且想争这个利益,不愿意提高签约老师的课酬,觉得靠自己的牌子就够了,你不来自然有价钱低的老师来。结果造成外包的人找不到好老师来讲课,质量当然会滑坡。”

  对于培训班用名人上课来吸引学员的做法,这位业内人士的评价是“不自信,不太严谨,是在做一些自己不能把控的事情”,“名人是讲不了课的。真讲课要做大量的调研,名人没有这个时间。他们只是来露脸的,是个点缀,在晚会的时候出席一下就可以了”。

  这位业内人士说,不少高校在继续教育中的做法很不成熟。学校没有看到,真正做培训的老师并不需要太有名,而需要有实力。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