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联合早报:奥巴马外交政策走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4日15:51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2月4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12月4日载文《奥巴马外交政策走向》指出,中美关系将保持平稳发展。奥巴马认可布什政府比较稳健和务实的对华政策,中美关系的大方向不会改变。但不可否认,民主党掌控政府和国会后,在经济贸易、人权、气候变化等节点上,对中国的压力可能会有所增多。

  文章摘录如下:

  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不拘一格选人才,精心挑选得力干将组建新政府,各个要员已经基本确定,其对外政策有可能进行较大调整。

  奥巴马在竞选中,一再批判布什政府对外战略的方向性错误以及布什政府班底的固执己见。他指出,布什政府的对外政策导致美国在伊拉克、伊朗、阿富汗、巴勒斯坦、朝鲜等诸多问题上遭遇积重难返的失误与被动,其卤莽与固执导致美国在处理与俄罗斯关系、与古巴以及委内瑞拉等拉美国家关系方面出现严重的僵持与对立,奥巴马还批评布什政府忽视气候变化、能源等问题。

  出于这些带有根本差异性的基点,尽管外交经验相对欠缺,但这不妨碍奥巴马按照自己及其智囊团设定的外交新理念,放心地利用精英阁员,发起对布什政府对外政策的根本性修正,预计国内调整与对外战略调整会几乎同时进行。奥巴马是年轻才俊,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抱负远大、充满政治热情,在很多重大问题上未必会按照常理出牌,许多对外战略决策调整将是颠覆性和迅捷的。任命经验丰富的希拉里担任国务卿,更增加了新政府推动外交大变革的可能性和稳健性。

  为解决棘手难题,奥巴马更加重视民主党长期以来奉行的对外合作与协调政策理念,如寻求多边合作解决国际难题,利用北约、美日美韩等同盟关系分担美国在海外的安全责任、维护美国的霸权利益,注重谈判与对话缓和与对立国家的关系,在经济贸易金融方面既寻求合作又努力保持美国的主导地位。在推进民主问题上采取与布什政府迥异的渐进政策,强调推进民主要考虑当地民众过上有尊严生活的愿望。另一个重要变化是,能源和气候问题将成为关注重点。

  奥巴马推出引人注目的外交和安全团队。现任国防部长盖茨继续留任,亚利桑那州女州长纳波里塔诺出任国土安全部长,前海军陆战队司令琼斯为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前助理国务卿莱斯出任驻联合国大使。令人瞩目的是,希拉里为国务卿。新政府要员个个都是精兵强将,他们都在各自领域里具有丰富经验、饱经历练并富于朝气和改革创新精神。奥巴马政府的超强班底,名副其实。

  希拉里担任国务卿有助于发挥其长处。国务卿在政府内地位仅次于副总统,在外交运筹方面更是独当一面,是政府内第三号实权人物。奥巴马看中希拉里的强势与经验,她在民主党内有巨大威望和资源,作为女性也有形象魅力。预计希拉里会在克林顿、鲍威尔、基辛格等跨党派政治家、外交家的支持下,逐步改善美国的地位与影响,重新提升美国的软实力。

  国防部长盖茨稳健理性,堪当重任。他先后在中央情报局和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任职26年,并在6任总统手下工作过,处事冷静理性。他对新保守主义派别主导的对外政策颇有微词,布什感到被新保守派愚弄之后,同意盖茨对防务政策进行温和的调整。盖茨极力反对对伊朗动武,认为必须借助伊朗的影响解决伊拉克问题,缓和中东局势。

  新任总统安全顾问和国土安全部长都有良好阅历,安全问题经验丰富。琼斯在军界以及外交界有丰富的任职经历以及广泛而良好的跨党派人脉,曾任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兼美国欧洲司令部司令。2007年琼斯从海军陆战队退休后,担任中东问题特使。女州长纳波里塔诺被认为适合担任国土安全部长,但她对移民政策严厉,引起拉美裔选民的担忧。

  奥巴马上台之后,会非常慎重对待俄罗斯维护既定势力范围的立场和姿态,格鲁吉亚、乌克兰加入北约和欧盟的步伐将大大迟滞。他还表示不会推进布什政府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计划。

  美国新政府掌握着美俄关系调整的主动权。2008年11月,油价已经跌破50美元,回到30多美元指日可待,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俄罗斯硬中带软的姿态将陆续出现。美国新政府也将及时回应,但美国、北约和欧盟也不会就此停止对俄的打压,两国关系只是出现竞争性缓和态势。

  伊拉克局势有望出现大幅度缓和。奥巴马强调抽调其中部分兵力增援阿富汗。美国与伊朗的关系会以和解结束。奥巴马已经多次表示,不排除与伊朗政府进行直接对话的可能。美伊关系正常化有望较快实现,建交之日或许也为期不远。如果美国新政府的中东政策出现大转折,中东和平进程也有望进入好的轨道,重温90年代克林顿时期的辉煌岁月。

  中美关系将保持平稳发展。奥巴马认可布什政府比较稳健和务实的对华政策,中美关系的大方向不会改变。但不可否认,民主党掌控政府和国会后,在经济贸易、人权、气候变化等节点上,对中国的压力可能会有所增多。(任鸿飞)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