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七旬老农痴迷自制收割机

  

七旬老农痴迷自制收割机

  高海山说:“要不是动力出了问题,今年收割晚稻时,这台收割机就可以发挥大作用。”

  1 一边吃低保,一边在土砖茅屋里捣鼓收割机

  今年11月上旬的一天,望城县乌山镇黄花岭村兰泥组的田间出现了一台正在收割晚稻的收割机。许多村民丢下忙碌的农活,围绕着收割机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来。

  收割机在田间扬起了高高的扬尘,按照这个速度,收割一亩稻谷也就在两三个小时左右。突然,收割机熄了火,在场观看的农民摇了摇头又各自忙自己的去了,70岁的高海山心急如焚地跑到这台收割机近前。

  此前,高海山在农民朋友面前夸下海口,今年组上的晚稻就用他制造的收割机收割。“我跟他们说,你们随便把点钱就行了,只当是我在做试验。”12月3日,高海山见到记者时,还在一股劲地抱怨:“是那台发动机太不争气了,刚下田不久就不能动了。”

  随后,高海山找了几个农民将搁在田间的收割机抬回了家,他精心地将收割机卸成几大块,准备更换动力。好不容易,他谋到了一台已经报废了的柴油机,但机主却要卖250元。高海山好说歹说,最后同意200元成交。“就是这两百元,我也拿不出来。”无奈,高海山只好去找一个熟悉的农民借到钱后才将那台报废了的柴油机弄回家。

  “收割季节已经早过了,现在,我的任务就是把这台柴油机修理好,然后重新组装收割机,赶在明年早稻收割时给农民帮点忙。”农闲时节,许多农民外出打工的打工,没出门的大都在忙完农活后靠打牌混时间。高海山却比谁都忙,整天在家里敲敲打打,忙着制造收割机。

  高海山住的房屋由两间土砖茅屋组成,倘若不是被房屋四周的植被遮掩着,一定会在如今到处都是楼房的农村很打眼。“我哪有什么房屋?这是过去一个看山的棚子,见没人住,我就住进来了。”

  趁高海山进房间拿资料的机会,记者也跟着进去。两间房间,一间是他简陋的用于制造收割机的工作间,一间是他的卧室。穿过卧室,就是他后来搭建的厨房。一块厚厚的案板上,除了放着一把新鲜的韭菜,再也看不到其他的任何食品和菜蔬。

  据介绍,高海山现在的生活来源主要靠低保。“每次领到那百把元钱,我就先买点米。我的身体好,饭量大……我现在已经不习惯吃油了,每餐炒个小菜就行了。”

  2 第一台收割机造出来,“万元户”已一贫如洗

  1958年,正值“大跃进”初期,当地农民每天起早贪黑,劳动强度特别大。农民在田间地头歇息时,说得最多的就是希望有农用机械帮忙做农活就好了。“我制造收割机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也不是我有这方面的特殊爱好。道理很简单,我就想帮农民减轻劳动强度。”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高海山听到大家的议论,他顿时觉得肩上的担子重了起来,“那造农机的事情非我莫属”。

  做农机先要做模型。高海山就在家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木工活。1965年,他造出来一台铁木混制的插秧机。“那台插秧机虽然可以用,但因太笨重,农民不爱用。”之后,高海山进行了无数次的改进,“农民们还是不爱用,他们说插秧大人小孩都可以干,用插秧机反倒还麻烦一些。这个时候,我就想到了要制造收割机。但收割机要比插秧机复杂得多,在当时,要造出一台收割机,我无论是理论上还是经济上都不可能实现。”

  “其实,高海山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是我们这里最富的人,那个时候,他就是‘万元户’了。”当地一位农民在谈到高海山时,不无感慨地说:“要是他不制造收割机,他现在的生活比我们都要好过。”

  “我30多岁时在湖北包下了一个大机关的所有木工活,那个时候的办公用品基本上都是木制的,忙的时候,在我手下做事情的人有七八个。我的手艺好,事情也做不完。”有了钱后,高海山的收割机梦又开始萌发起来。1975年9月,他给当时的第一机械工业部农业机械研究所的专家写信畅谈了自己的梦想。不想,很快收到了一位专家的回信。那位专家祝愿高海山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早日制造出一台“适用的收割机”。

  工作之余,高海山就拿出那位专家的信读。每读一次,他就热血沸腾一次。1978年,高海山怀揣靠炉火纯青的木工手艺挣到的1万多元现金,毅然决然从湖北回到了望城县乌山老家,一心一意去实现他的收割机梦。

  这次,高海山汲取了年轻时制造插秧机失败的教训,决定先去乡农机厂和长沙的农用机械研究单位学习机械制造技术。1984年,他边打工谋生边开始动手制造收割机。14年后,第一台收割机制造了出来,但昔日的“万元户”此时不但仍旧孤身一人,而且还被折腾得一贫如洗。

  3 “老高的收割机收割的效果确实好,但就是容易坏”

  高海山制造的第一台收割机是采用手扶拖拉机的动力做牵引。“这样的牵引有个缺点,那就是在田里走不动。”翌年,高海山将收割机改为三轮摩托车的动力牵引,“速度是快了,烂泥田里也可以跑得动,但一到了那不干不湿的田里就被陷进去了。”

  不过,自从将收割机的动力改为三轮摩托车的动力牵引后,“高氏收割机”每年可以帮当地农民收割五六十亩稻谷。“老高的收割机收割的效果确实好,但就是容易坏!”有农民告诉记者,他们也曾经请外面的收割机来收割,效果不及高海山造的好。

  高海山说,他制造的收割机是根据仿生学的原理,将割刀嘴尖下垂了45度,这样就可以收割一般收割机不能收割稻杆倒伏的水稻的毛病。“我制造的收割机采用中间进料,稻杆从两侧进入输送筒,收割速度很快。当然,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甩刮式’脱粒,在不把稻杆粉粹的前提下,将稻杆上的谷刮得干干净净,颗粒不剩……”

  2004年,高海山将他的收割机改为了履带式。“这样的话,无论什么田都可以去。”但由于缺钱购买好的设备,收割机开到田里后不是坏这就是坏那,一直不能正常投入使用。“几乎每到收割季节就去试,常常是收割了几担谷就坏了。”

  4 专家表示:找几个有实力的人“好好帮老高一把”

  近年来,年岁增大的高海山收割机梦不但没有减退,反而还更强烈。“说来说去,还是因为我没有钱和好的制造设备。”高海山看着堆在家里的收割机,老泪纵横。曾经有人找到他,希望与他合作将“高氏收割机”制造出来并投入使用,但高海山却舍不得放弃。“其实,我只是缺钱,我精神上还是快乐的,可以这样说,只要一想到收割机,可以不吃不喝,什么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

  坐在高家屋前的坪地上边晒太阳,边和高海山老人聊着收割机的事情,记者觉得并不轻松。“您现在生活都成了问题,还会继续坚持将收割机的事情做下去吗?”记者忍不住问。

  原以为高海山会说有可能放弃之类的话,不想他却信誓旦旦地说,一定要在他有生之年制造一台完整的收割机投入使用。“我可以不吃肉,可以不讨堂客,但不能不制造收割机。”

  当地一位农妇告诉记者,1993年,在朋友的撮合下,一40多岁的农村妇女嫁给了高海山。“人家是来享福的,可你高海山只知道搞收割机,吃饭都成了问题,怎么留得住人?”吊吊打打住了一段时间后,那个妇女不声不响地离开了高家,从此一去不返。

  据记者观察,虽然高海山对制造收割机到了痴迷的程度,但他的思维还是比较清晰。12月3日,陪同记者前去采访的原长沙某机械工厂技术副厂长,现已退休的机械工程师田腴在仔细察看了“高氏收割机”后说:“从机械原理上来看,他制造的收割机没有问题。”田腴问高海山现在这台收割机有没有图纸?高海山回答说,图纸全部装在了自己的脑袋里。

  “凭老高的木工技术,他现在要是不搞收割机还可以致富。”有村民这样告诉记者。

  但田腴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希望有人能够支助高海山实现梦想。“我觉得老高也不容易,如果现在放弃制造收割机,那将是一大损失。事实上,老高生活在农村,他制造出来的收割机一定会更适用。问题是,老高的资金严重不足,生产条件也太艰难了……”为此,田腴表示,他要找几个有实力的人“好好帮老高一把。”

  主编说话

  至少我们还有梦

  许参杨

  前段,连日的暖阳让人恍如置身春天,不禁产生这样的冲动:脱下外套到太阳下奔跑。呵呵,老范就一直在奔跑,上上周到宁乡,上周到长沙县,这周是到望城。作为一名优秀的记者,他早已习惯了这种一周一轮的采访,虽然紧张劳顿,但乐此不疲,用他自己的“豪言壮语”说:“为了祖国的新闻事业奋斗终生”。我记忆中印象深的,除了这句话,还有去年这个时候,临近岁末年初,他写的一篇题为《一直在路上》的“老范说话”;从中感受到的似水柔情,如同听那首脍炙人口的歌《说句心里话》。

  本期星期天一版发的正是老范从望城乡村采回的稿子,说的是老农高海山造收割机的事。一般人看来难以相信,这种“技术活”一个农民也玩得转?而且屡受打击“犹未悔”?他是不是疯了?老高痴心于收割机的动机以“名利”二字说不通,老范以“梦”来解读,应该说是号准了脉。

  梦想之于人生的意义众所周知,但不少沉缅物欲中的时尚男女无暇仰望这一片清朗的星空。读高海山的这个梦,不只是当作一桩奇闻趣事来读,它或许能够让我们大家于忙忙碌碌中停下片刻,想起什么久违的东西来。

  又想起一首同样脍炙人口的歌: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眼下全球金融危机,“抱团取暖”成为新近的流行语,再唱唱当年风靡一时的《水手》,感触自然今非昔比。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