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京孙家祠堂岌岌可危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7日02:37  扬子晚报

  前天,南京民间记忆收录团成员高松十万火急地告诉记者,他在南京江宁方山附近发现一处明末清初的悬挂“圣旨”碑的节孝牌坊和祠堂。遗憾的是,因无人管理和修缮,这座姓孙的古祠堂被荒草“淹没”,岌岌可危!

  “圣旨”牌匾前两年被偷了

  记者昨天早上跟随民间记忆收录团和孙氏联谊会成员赶到祠堂。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祠堂东侧的圣旨牌坊,这座牌坊是典型的徽派建筑,庄严而美观。牌坊上的坊额上刻着“节孝坊”三个字,牌坊的坊梁上刻写着“旌表故儒孙振乾妻王氏之坊”;字的上下两块凸起的石梁上分别雕刻着“二龙戏珠”、“二狮戏球”等浮雕。南京孙氏联谊会的会员告诉记者,坊额上面原来还有一块刻着“圣旨”的牌匾,2005年还存在,后来被偷了。

  祠堂右侧也有一个牌坊,此牌坊只剩下石质“骨架”,砖雕、瓦当不存,牌坊的坊梁上刻写着“旌表赠朝议大夫孙大中妻恭人张氏节孝”,有对联:“教子成名无违夫子,事姑尽孝问我诸姑”。孙氏联谊会的孙剑说,朝议大夫这个官职是明代才有的,据此推测,这座牌坊应建于明朝。

  祠堂有三进,只有正门还保持完好,正门上的斗拱和砖雕都十分精美,正门进来两面墙上各有一块黑板,很明显,这里曾被学校使用过。前厅、后厅都是杂草丛生,有的都长到2米多高,地上满是残砖断瓦,屋檐的木条棱悬挂在空中,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墙壁多处坍塌,屋顶上也长出了成片的荒草,俨然成了一块苗圃,大概是来往的飞鸟把种子衔到了上面吧。枯藤昏鸦,一片凄凉。

  老祠堂留下佳话无数

  孙氏联谊会的孙剑告诉记者,虽然自己不是这里的孙家嫡系后人,但同姓之谊让自己对孙家祠堂有着特别的感情。他称,当年孙家人救过乾隆皇帝,乾隆封他们家世代为官。解放前,祠堂的阁楼里还保存了一大箱家谱和清朝历代的官袍官翎。当年陈毅在茅山新四军基地闹革命的时候,孙家人用扁担挑着钱财、粮食给新四军送物资,排了10多里的长龙。还有人说,由于下王墅村地形复杂像迷宫,当年日本鬼子打了三个月硬是没打进来。

  孙剑告诉记者,村民中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当年修建祠堂的这个人外号叫“孙百万”,邻村也有一个富翁外号叫“夏无数”,两人斗富,孙百万就修建了这个祠堂,以显示自己的富有。

  孙氏联谊会的孙剑告诉记者,从今年3月份开始,他每个月都要来看看祠堂的情况。他说,原来院子里还有七八十厘米粗的桂花树,后来都被砍了。五六年前还有人住在这里看房子,但是前年,这里出现了一条碗口粗的大蟒蛇把看门人给吓跑了。从那以后,这所房子就没人管了,日晒雨淋,又频频被盗,就更加的破败不堪。

  孙氏宗亲联谊会将来宁察看

  昨天,南京工程学院建筑专业的两位老师带着16名学生也来到了孙家祠堂。王珺老师告诉记者,这次活动是高松邀请他们参加的。他们也正好借这个机会,让学生进行一次测绘实习,通过这种实地测量,同学们会对中国古代建筑有更深刻的认识。她说,根据现场的柱础,可以推断这个祠堂是三进七开间,采用的是传统的三段式结构,主要由台基、柱身、屋顶三部分组成。具体的面积还要回去以后计算,他们将会根据测量的数据在电脑上把祠堂复原成原始的状态,资料将会提交给相关文保单位。

  孙氏联谊会的孙修福说,随着方山一带城市化发展,村落基本被拆光了。由于孙家祠堂是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才幸免于难。但是相关部门一直也没有管理,任其自生自灭。

  据悉,中华孙氏宗亲联谊会的创办人孙立辉先生将从香港来南京察看古祠堂的情况。孙家祠堂修复需要大量的资金,能不能得到修复暂时还是一个未知数。南京民间记忆收录团高松将和孙氏联谊会一起,召集志愿者先把祠堂周围的杂草清理一下。希望参加该活动的广大志愿者,请拨打本报96096热线报名。 王颖 雨馨 吴俊 文/摄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