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对水资源进行科学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 访于丛乐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7日08:33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青海,因孕育了影响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生命之源——长江、黄河、澜沧江而称著于世,“三江之源”、“中华水塔”的美誉曾使“世界屋脊”上的这一欠发达省份多了几分自豪。然而,水的故乡却属典型的工程型缺水省份,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进程。面对经济总量小、发展任务重的基本省情,如何通过水资源的科学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利保障?青海省水利厅厅长于丛乐坦言,青海水利部门要以此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紧紧抓住国家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国家支持青海等省藏区发展的历史机遇,把水利项目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载体,努力闯出一条欠发达地区水利事业科学发展的道路。

  于丛乐厅长说,水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利在“生态立省”中责任重大,保护“三江源”生态安全,首先要保护“三江源”水生态安全,实现环境友好型发展是青海水利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青海水利部门要着力加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的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抓紧实施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和西宁大南山生态园建设项目,开展湟水流域生态治理规划、祁连山黑河源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编制等有关工作;大力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重点抓好西宁及格尔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通过完善水资源节约保护政策法规体系和执法队伍建设,加快形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快水土流失、荒漠化治理,加大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促进生态修复,强化水利风景区建设和管理,切实保护好“三江源”这个重要水源涵养区的生态环境,筑牢“江河源”生态屏障,推进青海生态文明建设。

  农田水利、人畜饮水、防汛抗旱等民生水利工程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人民群众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保障。多年来,青海水利部门把改善农业灌溉条件和人民群众饮水安全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建设力度,民生水利工作有了长足进展。但是青海民生水利工作还存在着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低、124万人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没有解决、防洪基础设施薄弱等不和谐因素。于丛乐厅长表示,青海水利部门将把发展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生活保障、生存发展、人居环境的民生水利工作作为首要任务,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步伐,争取五年内全部解决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加快开发农村水电,切实解决农村无电、缺电问题;加大投入力度,对农田老化失修灌溉工程进行维修改造,改善灌溉面积150万亩,实质性推进湟水流域灌区、黄河谷地灌区、柴达木绿洲灌区、海南灌区等4个灌区改造工程,争取2009年开工建设拉西瓦、李家峡、公伯峡、积石峡水库灌区工程,新增灌溉面积2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6万亩,加快农村牧区节水示范项目实施步伐。通过实施民生水利工作,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支撑特色农业发展。

  水资源作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制约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控制性要素。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条件制约等因素的影响,水利工作还不能满足青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民生水利发展缓慢、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水利管理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建设滞后仍是青海的基本水情。

  对此,于丛乐坚定地说,青海水利部门将全面、准确把握全省水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创新发展思路,树立“大水利”观念,实现部门水利向社会水利发展的转变,在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上有创新,在服务全省发展大局上有突破,在发展民生水利上有举措,在水利改革上有推进,在推进依法行政上有进展,努力实现青海水利发展的新跨越。(作者:今冀 刘锡宁)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特色农业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