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打好“亚运牌” 激发拉动效应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8日04:05  大洋网-广州日报

  

打好“亚运牌”激发拉动效应

  社评

  日前,广东省委就2010年广州亚运会和2011年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筹办工作进行部署,并指出要抓住“双会”良机,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为广东经济注入强劲动力。而在上个月,广州市也高调提出要“打亚运牌”以充分发挥投资拉动效应。

  这一思路与今天开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是高度契合的。在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国内经济增长步伐日趋放缓的大背景下,在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短时间内出现从“紧”到“松”的180度转向的语境中,“保增长”已成中央和地方的共识。面对新形势,广东及时调整筹办“双会”的思路、结合大势抓“双会”,不失为明智之举。一方面,面对可能更为艰苦的“寒冬”,作为外贸依存度较高、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较明显的省份,广东在亚运会和大运会的筹办过程中,理应更加凸显“勤俭办亚运(大运)”的理念;另一方面,根据中央确定的“以扩大投资带动国内需求”的思路,如何用好亚运会和大运会这两个难得的机遇,让筹办“双会”的投资更加合理,从而“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其发挥对区域经济大局更大的带动效应,也是一次不小的挑战。

  事实上,对这两个国际性体育盛会,有关方面最大的诉求原本并不在“投资拉动效应”,而更多是强调综合效益——其中既包括投资拉动,也包括“饭碗”的增加、城市设施的改善、城市形象的展示、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等等。然而,正所谓“智无常法,因时因势而已”,如今,“时”和“势”均发生了剧烈变化,“保增长”成为重中之重,因此,上述诸多诉求,孰轻孰重、孰缓孰急也一目了然,而对亚运会的准备工作也必然随之调整思路。

  将“双会”视为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机遇、推动经济增长强心针,不难通过理论证明,也有着诸多公认的成功先例。亚运会和大运会对广深乃至广东经济的带动作用,具体到投资方面,主要体现在“传导效应”和“乘数效应”上。亚运投资最直接的产业包括建筑、建材、信息产业、现代制造和服务业等,它们成为第一批受益者后,将对经济产生第一轮拉动;与此同时,基于现代经济体系中产业链的拉长和“咬合”,这些行业的发展又会带动房地产、旅游、广告等一系列关联行业的发展,从而对经济产生新一轮拉动。这种涟漪效应的出现,最终可能“吹皱一池春水”,为整体经济注入活力。以北京奥运会为参照,权威数据显示,在2005年~2008年的奥运投入期内,北京市GDP的年均增长速度约达11.8%,较“十五”期间提高了0.8个百分点,其中2007年受奥运影响GDP的拉动幅度增长最大(达到1.14%),2008年为0.85%。2004年~2008年,奥运因素共拉动北京GDP增加1055亿元。而从最近8届奥运会情况来看,有6届的主办国在奥运年的GDP增速快于“前奥运阶段”——如墨西哥加快了2.2个百分点、韩国加快了1.5个百分点,希腊加快了0.6个百分点。这种“拉动效应”,对于时刻准备“过冬”的广东而言,同样将是非常宝贵的。

  当然,对亚运会和大运会的投资,既要关注拉动的“效率”,又不应忽视“效益”,“好钢用在刀刃上”,多些集约型,少些粗放型。同时,考虑到此轮金融危机的持续性和宏观调控的时滞性,我们既要关注“前亚运效应”,也不能忽视“后亚运阶段”,应尽量避免“出拳偏向”且“用力过猛”,为下一轮“过热”乃至“过剩”埋下隐患。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