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987:鸡蛋再非“奢侈品”,梁家每月吃十斤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8日06:48  燕赵晚报

  ■新闻连续剧 第十集主要出场人物:梁志斌、梁晨龙主要场景:机械化养鸡场二分场建成了,“走后门”买鸡蛋……

  □本报记者 路其强 张瑞谦 孙会芳 /文 本报记者 闫志国 /图

  (1)“走后门”·买鸡蛋

  1987年,认识梁家的人在石家庄要买到鸡蛋有三个途径:一、到国营副食店;二、到集贸市场找卖鸡蛋的个体户;三、找梁家次子梁志斌“走后门”。

  买鸡蛋还要“走后门”?现在看来,这简直是笑话。可在1987年,这可绝不是笑话。那一年,虽然有十几家国营副食店在卖鸡蛋,但限量供应,仍需凭票购买。而集贸市场上虽有个体户卖鸡蛋,价格却较高。“那时候,咱还是蛮‘牛’的。”梁志斌说。

  梁志斌所以“牛”,是因为他是石市机械化养鸡场二分场的一名负责人。早在1984年,梁志斌就从石家庄农机公司被抽调参加机械化养鸡场二分场的筹建工作;1987年,二分场建成了,养鸡22万只,年产蛋大约4290吨。梁志斌说,当时,场里除了把鸡蛋上交市商业局专门设置的鸡蛋销售管理部门外,每月还可以照顾职工购买十几斤鸡蛋,“不凭票”。如果找“领导”签字,还可以多买十几斤。每月掌握这些“不凭票”的鸡蛋销售,的确是很“牛”的。

  这个机械化养鸡场二分场,建在现在石家庄东营村北,占地有150多亩。梁志斌说,在当时,这个养鸡场可是市长定的市民菜篮子重点工程。当年二分场建成时,梁志斌刚刚28岁,觉得自己可是干了一件“大事”。虽然现在的养鸡场多如牛毛,可1987年,石家庄少数几个大型养鸡的地方都在梁志斌的心里装着:藁城黄庄、正定诸福屯、辛集的旧城,仅此而已。

  养鸡的地方少,鸡蛋自然是供不应求,这也正是许多熟人找梁志斌“走后门”买鸡蛋的原因。梁志斌说,在以前,鸡蛋是奢侈品,多数情况下只有老人、孩子、产妇、病人才吃,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腰包渐渐鼓起来,一年中吃鸡蛋的次数已经明显多了。在他的感觉里,从1978年开始,石家庄鸡蛋的消费量每年都在增加。为此,石家庄的农业部门才筹建了养鸡二分场,而1989年又筹建三分场。梁志斌说,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人们的生活水平,真是一年比一年高了。

  (2)两个鸡蛋·一个故事

  梁志斌说,这样的变化,从他家的情形便可见一斑。

  在梁志斌的记忆里,1978年前后的多年中,家里的七八只老母鸡,是非常有“地位”的。因为这几只老母鸡,是家里的“银行”。每次老母鸡咯咯叫的时候,母亲总是面带喜悦地从鸡窝里拿出还有余温的鸡蛋,小心翼翼地放进一个小瓦罐中。等到攒够了二三十个,母亲会根据家里油盐酱醋的使用情况,用手绢包着鸡蛋拿到集上去卖,再用卖鸡蛋的钱换回必需的日用品。那时候谁要是能一顿吃上几个鸡蛋,绝对是贵族的享受了。

  说起这“贵族式”的享受,梁志斌至今仍记得“两个鸡蛋的故事”,虽然已经记不得发生在哪一年了,但那情景他依然记忆深刻。

  梁志斌说,那年,他有十多岁。有一天,他和大哥梁英芳帮着母亲烧火蒸饼子。母亲把饼子放进锅里后就出去了。这时,他和大哥实在抵挡不住鸡蛋的诱惑,两个人一商量,从母亲放鸡蛋的瓦罐里拿了两个鸡蛋,放进了锅里。他们盘算着在母亲回来之前,把鸡蛋蒸熟吃掉。可母亲比他们预料的回家早。怀着忐忑的心情,兄弟俩对母亲说:“我们两个能起锅,你走吧……”也许是看这哥儿俩心里有鬼,母亲觉出了不对劲儿。锅盖被打开了,两个鸡蛋暴露在母亲的眼前。

  梁志斌说,正在他和大哥准备挨母亲一顿骂时,母亲却意外地笑了,说:“你们两个馋货,快拿到里屋去吃吧,别让弟弟妹妹们看见。”两个人这才忙不迭地拿了鸡蛋,躲到了里屋。梁志斌觉得,他从来没吃过那么好吃的鸡蛋,真香。可他也记得,因为吃得急,他和大哥都被烫了嘴。

  而到了1987年,梁家每月可以吃上十斤左右的鸡蛋了。母亲在家养的几只老母鸡下了蛋,也不再拿去卖,而是家里人自己享用。

  (3)“一把尺子”·几多变化

  梁志斌讲“两个鸡蛋的故事”时,他1988年出生的儿子梁晨龙一边上网聊着QQ,一边听着。梁晨龙说,他是“吃着肯德基,看着互联网”长大的。对于父亲说的这些事,恍如隔世一般。

  在梁晨龙的印象里,小时候,妈妈把鸡蛋蘸上糖哄他吃,他都拒绝了。鸡蛋的诱惑力对于父母这一辈人到底有多大,他是在妈妈的“贫困教育”中才略知一二的。妈妈单位的一位阿姨,小时候有一次磕破了额头,医生要给她缝合,可又没有麻药。她怕疼又怕留下伤疤,说什么也不同意。最后,她的妈妈许诺说,如果答应缝合,回家可以给她煮一个鸡蛋吃。那位阿姨居然答应了。梁晨龙说,没有麻药缝针,条件竟然是吃一个鸡蛋,这鸡蛋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妈妈却说,这是因为当时穷,一般人根本吃不上鸡蛋。

  其实,改革开放前,人们平时吃不上的,哪里只是鸡蛋呢?梁志斌说,就是现在人们最常吃的猪肉,那时他们一家人一年能吃上十几斤就不错了。然而到1987年,猪肉供应增加了,每年一家人可以吃上几十斤了。不过,那时人们还是愿意拣最肥的猪肉买,因为肥肉可以熬出一家人炒菜用的猪油。“哪里像现在,大家都拣精瘦肉买。”现在人们经常饮用的牛奶,在改革开放前,梁志斌根本就没见过有人喝。不过,到1987年时,已有不少家庭喝牛奶了。

  现在的梁晨龙却更愿意吃牛肉,那还要看味道好不好。他吃的肉类,还包括鸡肉,但只吃肯德基的“上校鸡块”。鱼肉、虾肉才是他最常吃的。有时候,他还会对着满桌子的肉和菜,没有胃口。对于牛奶,他的概念是:“当饮料,想喝就喝!”

  梁志斌认为,衡量人们的生活水平,副食品消费是一把“尺子”。这把尺子衡量出的内容,足以反映改革开放前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报中读史】

  石家庄解放40年了

  □本报记者 崔虹 袁媛

  纵览1987年的《石家庄日报》,有两件事最值得一提:一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举行,另一件则是石家庄解放40周年庆祝活动。

  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这次大会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到下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可以说,十三大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的继续、丰富和发展,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大会闭幕后10天,《石家庄日报》用8个版的篇幅,隆重庆祝即将到来的“节日”——石家庄解放40周年。翻阅这一天的报纸,“石家庄新貌”会紧紧抓住你的眼球。纪念碑、人民商场、新火车站、正定荣国府、棉纺二厂宿舍高层住宅……一个崭新的石家庄正展现在人们眼前。

  第二天,11月12日,石家庄解放40周年了。这一天,包括包头、兰州,日本长野等在内的国内外许多城市纷纷发来贺信贺电,共同祝贺石家庄这一值得纪念的日子。为了向石家庄解放4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那一年的11月12日,石家庄新客站正式开通。为了让市民提前了解新客站,11月11日,《石家庄日报》用一个整版对新客站进行了详细介绍。

  也许读者有所不知,石家庄解放7天后,《新石门日报》就诞生了,这也是《石家庄日报》的前身。1987年11月18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石家庄中心支公司、石家庄炼油厂等近百个单位对《石家庄日报》创刊40周年表示了祝贺。

  除了庆祝石家庄解放40周年外,1987年还让市民感到无比兴奋的是,这一年的10月27日,第一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在石家庄开幕了。引用杂技节开幕前夕《石家庄日报》题为《友谊的盛会》的社论的话:这次杂技艺术节,是一次杂技艺术的精英荟萃,是我国第一次举办的大型国际杂技艺术交流活动。它在石家庄举办,对丰富省会的文化生活,提高石家庄在国内外的知名度,都将起到积极作用。事实证明的确如此。

  1987年大事记

  3月26日 中国和葡萄牙两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草签。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4月13日,中葡两国正式签署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7月1日 石家庄市居民身份证开始使用。

  9月1日 正定旅游机场正式开航。

  ■征文·“我的1987年”

  盖了新房买了彩电

  ●王中川

  挨过饿知道那饭菜香,受过冻更觉太阳暖。对改革开放30年的深刻体会,应该说我们农村的人最有发言权。1987年,伴随着农村改革的步伐,我家添了两件喜事,至今记忆犹新……

  这一年,我们家从3间土坯房搬进了新盖的160多平方米的四合院,这对于并不太富裕的农村人来说可是一件大喜事。当时是花了1万多元盖起的这个新家,而那时农村的“万元户”并不多,特别是一年能挣上1万多元的。妻子敢闯敢干,她为这个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搬进新家,我家又增添了一件当时较为难得的18英寸彩色电视机。那时的五金商场里还很少见到彩电,我通过朋友找到一张石家庄环宇电视机厂内部试销的票,花了1400元才辗转买到的。这台彩电在我们鹿泉这个1200多人的小村中,当然是属于领先的。看着屏幕上的精彩故事,全家人欢天喜地,我却想起了女儿4岁时的事。那时,我们半个村子的人几乎每天晚上都到村边的一家工厂去看电视剧《霍元甲》。一天,把听话懂事的女儿锁在家中,我和妻子也去了。看得正投入时,老母亲急急赶到工厂,面对黑压压的人群喊我的名字。我和妻子赶紧出来,老母亲气急地说:“你们快回家看看吧。”飞奔回家,女儿的左手食指血淋淋的,窗户玻璃被砸碎,碎玻璃散了一地。女儿抽泣着对妻子说:“我犯了错,砸坏了玻璃,我也想去看电视……”我流着泪对女儿说:“惠惠,爸爸对不住你,等以后咱家好过了,我一定给你买电视,咱再也不出去看了!”1987年,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承诺。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对于我们家来说有几个巧合的数字。一是我和妻子结婚30周年;二是女儿今年30周岁;三是从30年前的3间土坯房中搬了3次家,如今有300多平方米的楼房;四是更换了3次彩电;五是我个人工资从30年前的30元涨到了如今的3000元。

  富裕的生活,和谐的家庭。没有改革开放,哪有我今天的好日子?

  (请作者到石市中山东路313号新闻大厦11楼领取精美“完美”化妆品一套。)

  【学者视角】

  “舞林大会”遍街头

  ●赵新月

  1987年美国电影《霹雳舞》在中国上映,掀起霹雳舞狂风,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擦玻璃”的小孩,他们如醉如痴地走着太空步,令观者如云。用杜甫形容公孙大娘的话说,“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这里的“沮丧”,不是失望的意思,而是大惊失色。

  其实,又何止霹雳舞,改革年代的中国,什么舞不盛行呢?迪斯科、交际舞、拉丁舞、街舞、芭蕾舞、探戈舞、踢踏舞、草裙舞、肚皮舞……

  今天,人们分析民间舞蹈盛行的原因,大都认为那是青年人自由解放、宣泄性情的结果,其实,问题没有这么简单,因为这一舞蹈热潮属于全体国民,属于男女老幼。如果我们从五千年舞蹈史分析,结论会非常有趣。

  民间舞蹈,往往繁盛于四个时期:精神自由时期,政治清明时期,经济繁荣时期,开放交融时期。

  精神自由时期。比如春秋战国,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只有天子才可以跳的舞蹈,诸侯、大夫也可以跳了;本来供礼仪祭祀的舞蹈,由于固定而刻板的程式,没有人欣赏了,大家一致看好民间舞蹈。就连梁惠王见到孟子时也说,我爱“世俗之乐”,不爱“先王之乐”。民间跳舞成风,孔子皱眉骂道:“是可忍,孰不可忍!”气急败坏的样子,跟改革初期反对跳舞的人如出一辙。

  政治清明时期。比如盛唐,政治清明,军事强大,社会稳定,跳舞风气异常浓厚。上到皇帝、贵妃、公主、将军、重臣、达官、贵戚,下到艺人、商人、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无不以善舞为荣,而且跳舞不分场合,不拘形式,自娱自乐,神色飞扬。皇宫朝会大典时跳,佛寺礼佛时跳,民间巫祝时跳,酒肆里跳,广场上跳,大街上跳,大规模的群众舞蹈活动遍及城乡,有时几天几夜歌舞不停。所以,仅跳舞这一点看,改革开放的三十年,简直类似于盛唐。

  经济繁荣时期。如北宋,手工业、商业迅速发展,城市规模扩大,经济繁荣,手工业者、商人、小贩等市民阶层诞生,各种行会、社班兴起,勾栏瓦肆创建,直接推动了民间舞蹈热潮,城镇与乡村歌舞不断,“行行舞袖歌裙,归还不管更深”,这是说人们跳舞一直跳到深夜还不想回去。

  开放交融时期。再比如唐朝,对外交往增多,文化往来频繁,无论中原汉族的传统舞蹈,还是西域、各族、各国的舞蹈,都广泛流传,人们竞相传习,同时各自吸收异域舞蹈的优点,大量创作新舞,人们像今天接受迪斯科、霹雳舞一样,接受着那个时代外国、异族的舞蹈。

  民间舞蹈的繁盛是社会升平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三十年,一个精神自由的时代,一个政治民主的时代,一个经济繁荣的时代,一个开放交融的时代!

  ■“精英”之路(十)

  学不成名终不弃

  ●江 枫

  车辆厂职工人数众多,人才济济,想脱颖而出,以知识改变命运,谈何容易?要改变命运,必须在求知的路途中一往无前。电大自费学习毕业后,翟志海有了更高理想,要考取研究生,只有考上研究生,才能跃上一个新台阶。为此又参加了自学考试,学习工业会计,同时猛攻英语,新概念英语学完第三册,大学英语四册全部学完,口语相当熟练,常常与自考英语专业的舍友用外语对话、相互取笑,学习虽苦,但乐在其中。除了工作,所有时间几乎都用在英语上,常常数月不回家,工友们都说他学“疯”了。那时,年轻人大多都在谈恋爱,花前月下享受青春好时光,翟志海却一门心思在书本,这一年,他已经25岁了,根本没有考虑过谈恋爱和婚姻大事,学习是其唯一的兴趣。

  ■征集

  拿起笔,记忆改革开放的“那一年”

  有奖征文继续进行,期待您的参与

  本报“我的30年故事”有奖征文继续向社会征集。

  我们希望大家能从衣、食、住、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讲述30年间某一年度您的亲身经历。由于1990年前的征文已经选定,所以只征集1991年至2008年的故事。要记住,您讲述的不是整个30年,而是其中一年。“我的1991年”、“我的2008年”……也许,您所讲述的故事,就是那一年的主题。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电子邮箱地址:yzwb1223@sina.com;邮寄地址: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13号新闻大厦11楼燕赵晚报时政新闻部,邮编:050011,信封请注明“我的30年故事·征文”。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