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公文是政府的“脸面”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8日07:26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据《重庆晨报》报道,四川巴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中秋节”放假《通知》时,将“中秋节”错写成“端午节”。这一“事件”引起社会上广泛议论,尤其成为网民热议的主要内容。针对文字错写这一“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巴中市政府作出决定,免去政府办公室主任和综合科科长、副科长职务。因内容上把节日名称写错而作出对相关干部免职处理,这在新中国近60年是少见的。

  公文是贯彻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具体书面形式,是反映民情、民意、民俗的文字载体,是政府实施管理、领导、指导、指挥、沟通、协调的“经国之枢机”,而且是政府形象、机关工作作风、公务员责任心和基本素质的反映,当然更是政府达情处事的“口舌”。公文的基本特点就是规范、严谨。公文出错,至少说明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或公文素质低下。可以说,政府公务员的文字素质直接反映和决定着政府的形象和效能,如果不注重提高和加强文字的功底修炼,就难免会出现文中错用、误用的纰漏,从而使政府的形象大打折扣。

  公文是政府的“脸面”。现在国家考录公务员相当重视公文的有关知识,不管你是硕士还是博士,汉语言专业还是计算机工学,公文都是必不可少的考项之一。只有打好了公文基本功,才可能避免类似“中秋节”错写“端午节”事件的再次发生,政府的“脸面”才更受看,民众的满意度才会更足。

  巴中市政府对这一“事件”的处理,为写作与处理的规范化带了个好头,值得肯定。(作者:贺海涛)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