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少校园招聘会“封杀”外校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8日08:12  南京晨报

  11月20日以来,除了省内大型综合和专场招聘会外,不少高校也积极调动资源举办校园招聘会。一些四处赶场的学生发现,到外校“蹭”招聘会常常遭到冷眼相待,吃闭门羹成了家常便饭。对于这种招聘“壁垒”,有些学生很想不通。

  外校学生赶场常吃闭门羹

  海南大学的周同学告诉记者,他上个月专程赶到江苏来找工作,从苏南到南京,赶了多场校园招聘会,境遇各不相同。

  “一般是从校园网上看到招聘信息,也有同学互相转告的,当天就带着简历过去。有的学校还不错,对外来学生网开一面,但一般是本校学生优先进场,我们得在外面等一会。也碰到好几所学校硬是拦着我们不让进,白跑一趟不说,学校的态度让我们很伤自尊。”

  和周同学有相同遭遇的江苏大学的赵同学告诉记者,因为来学校招聘的单位比较有限,到其他学校“蹭”招聘会也是为了寻求就业机会。现在工作这么难找,学校应该能理解学生的心情,将外校学生拒之门外的做法未免有点“狭隘”。“有时被挡在场外,感觉自己特别‘惨’。”赵同学说。

  进场要查学生证和简历

  记者最近一段时间也参加了多场校园招聘会,发现确实有些学校“壁垒森严”,外校学生想“混”进去很难。

  在一所工科类高校的招聘会门口,站着三四个保安,每个进场学生都须出示本校学生证,还要检查简历,看上面的学校是不是本校的。有个本校的学生拿着学生证想进场,因为没有带印有本校校名的简历,被拒之门外。在发生争吵时,有两三个外校学生想趁机混进去,也被毫不客气地“揪”出会场。

  在另一所南京高校的招聘会入口处,一边是本校学生鱼贯而入,一边是大量外校学生滞留在门外,在寒风瑟瑟中等待学校“网开一面”。为了顺利混进招聘会,有的学生动起了借用学生证的点子。

  高校自叹此举迫不得已

  “我们也是迫不得已。”南京某高校就业办负责人感叹道,因为就业直接影响招生,每年又要公布就业率,各个学校都把就业当成头等大事来抓。将本校的招聘会对外开放,等于把就业机会拿出去和外人分享,这种影响就业率的事,学校怎么能大度起来?

  高校相关负责人还透露,筹备一场校园招聘会要花不少心血。“一般来说,提前两个月就要着手准备了。首先要向各用人单位邮寄数千份资料,为了请到大单位,还要亲自跑过去几趟。光打电话联络的费用就有上万元。用人单位到了,吃饭要请,住宿要包,又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而布置会场、展板等,处处都要花钱。”这位负责人说,办场招聘会,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最重要的,这是学校多年积累的人脉,是宝贵的资源。

  也有高校比较大度,资源共享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也有一些学校表现得比较大度,“来者都是客,既然人家来了,那就敞开大门接待。”

  河海大学招聘会采用了校内学生优先的做法,外校学生可以进场,但稍微迟一点。该校学生处副处长黄林楠表示,一些二三流高校难以吸引到用人单位,甚至连招聘会也办不起来,这些学校的学生也需要就业,可以理解他们的心情。“有个外地的高校听说我们有招聘会,拉了一客车的学生赶过来,总不能赶人家走吧。”

  南理工校园大型招聘会也采用了“本校先进、外校后进”的做法。该校学生处副处长宗文干表示,9月份以来,南理工大大小小的招聘会有200多场。据他了解,到目前为止,省内很多高校连一场招聘会也没办成。把本校的资源拿出来分享,应该是一所名牌高校应有的气量。而另一方面,他们愿意敞开招聘会,也是缘于对本校学生的自信。“用人单位是冲着我们的牌子来的,在选才时肯定会优先考虑我们的学生,这一点我们很有信心。”他认为,封堵一两场招聘会,并不会影响到用人单位的选择。“外校的学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投简历,而用人单位也可以跑到其他地方招人。关键还是学生的质量。”

  “得与失,这是辩证的。”宗文干说,从用人单位来看,他们也乐意看到有各所学校的学生来参加招聘会,因为这样可以节约招聘成本、扩大选择范围,如此一来,以后这些用人单位就更乐意到南理工开招聘会了,这对推动学校和用人单位的良好关系大有益处。

  □相关新闻

  本地人到民工市场找“饭碗”

  民工市场一向是外地人求职的场所,可最近安德门民工市场却冒出了很多南京人,搬运工、保安、驾驶员等,只要能干他们都愿意去。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了安德门民工市场,与往常不同的是,不少操着南京本地口音的求职者在市场里面转悠。在一家职介窗口前,南京的下岗职工徐先生看中了一个货车驾驶员的岗位,工资1500元,老板刚好在里面招人。由于老板不能提供住宿,不少来求职的民工都不愿意去干,徐先生一看这家单位离自己家不是很远,而且他不需要解决住宿问题。这么一谈,老板当即就表示用他。还有一家物业公司招聘保安,招聘简章上注明本地下岗职工优先,前来求职的市民王先生以前干过保安,很快便落实了工作岗位。王先生告诉记者,他是来民工市场碰运气的,没想到有不少合适的岗位。

  该民工市场办公室主任袁亮告诉记者,南京本地人以前很少到民工市场来求职,但今年10月以来,每天都会有不少本地人来找工作,本地人求职比外地人还是有优势的,最起码吃住问题可以自己解决。

  作者:王晶卉/来源:南京晨报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