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同是“骑虎庙”“姐妹”命不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9日04:05  大洋网-广州日报

  

同是“骑虎庙”“姐妹”命不同
有400年历史的“感应骑虎大王庙”保存完好。
同是“骑虎庙”“姐妹”命不同
有400年历史的“骑虎庙”被改作民居。

  江门400岁“感应骑虎大王庙”前日修葺 而400岁的“骑虎庙”则被改作民居

  前日,有着400年历史的新会会城泗丫村“感应骑虎大王庙”动工修葺,而与这座感应骑虎大王庙相隔不远处,作为该庙姐妹建筑的“骑虎大王庙”却刚被改作民居。虽然骑虎两庙都身处会城,但“感应骑虎大王庙”所在地以前一直是乡村,农村地区对宗祠、庙宇之类的建筑文化保护较好,所以能够保全下来,而被粉刷改造的骑虎庙则身处城镇,因保护意识淡薄而惨遭破坏。

  文、图/记者黄健能

  “感应骑虎大王庙”

  身处乡村得善存

  边厢

  这

  位于会城泗丫村的“感应骑虎大王庙”为何能保存下来?该庙看护告诉记者,该庙所在的位置一直是会城的农村地区,在骑虎庙建成后不久,村民在会城河(今冈州大道)的南边泗丫村建立了“骑虎大王庙”,经历代修葺并一直保护至今。近年来,该区域连片改造成商业街,该庙仍保留了下来,并成为该街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两庙的保护和利用形成了鲜明对比。

  位于新会的五邑“手信”一条街是一个老城区改造项目,同时也是江门地区首家旅游类商品集中展销中心。改造之初开发商惊喜地发现,距离“手信”一条街几百米之遥有一座保护完好的古建筑“感应骑虎大王庙”,如能将购物与景点结合将是一件彰显文化品牌的好事。

  两年来,开发商不断与大王庙所在的村委协商,终于在近期获得同意,由开发商出资进行修葺。修葺方案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同时将庙前和庙后加建部分拆除,最大限度恢复大王庙原貌。据悉,按照修葺方案预算,大王庙将由开发商出资约40万元进行修葺,修葺完成后,管理权仍属大王庙所在村所有。

  那

  边厢

  400年骑虎庙被改作民居令人惋惜

  刷上白色的石灰、装上防盗网、贴上洁白的瓷砖,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办骑虎东路,一座400年建筑被改成多个单间民居,这是前日记者看到的揪心一幕。

  “这里原来是骑虎庙”,梁婆婆告诉记者:“才改了一个多月,太可惜了”。据她介绍,骑虎庙是明清建筑,原来是公房,建国前做过武馆,建国后改为简易住宅,已经闲置七八年了。“墙面上有5条分电线,里面被改成5个单间”,家住骑虎庙隔壁,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阿伯告诉记者。

  离骑虎庙30多米、家住骑虎西的黎先生告诉记者,他家从清末曾祖母一代开始住在这里,在这一片生活的孩子是听着骑虎庙的来源——“骑虎传说”长大的。“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座古建筑,还有一段美丽的城市记忆”,黎先生告诉记者:“我有一种心痛的感觉”。

  新会民俗专家林福杰曾经对骑虎庙做过考证和研究。他告诉记者,《新会县志》(1609年)记载,骑虎庙始建于明代,迄今有400多年历史,清代曾经修缮过。骑虎庙,他还与今天的骑虎关、骑虎西、骑虎东等会城地名有关。

  专家点评

  “感应骑虎大王庙是建于骑虎庙之后,也有400年历史了。该庙是硬山顶结构,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昨天,新会民俗专家林福杰向记者介绍,经考证,两个庙应该是姐妹建筑,这是为纪念新会本地人邓宥而建的庙。元初,邓田乐迁居新会,生三子,邓宥排第三。邓宥跟随做官的兄长到江西,入龙虎山学道术。夜行见到老虎,就骑虎而归,喂以食物后,老虎离开。家乡新会的人认为邓宥是神,在他的故居立骑虎庙拜祀。邓宥的曾孙邓琳为岭南一代文人,参与了明代《永历大典》的编修,官至吏部郎中。骑虎庙旁有云龙桥,有河涌流出会城河,因而称骑虎关,是会城东面水关,这一带也就叫“骑虎关”;涌的东岸称骑虎东,西岸称骑虎西。虽然上世纪80年代后期已盖涌,但这些地名至今仍继续使用。

  “感应骑虎大王庙”是新会的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场所,其建筑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也是一个城市历史的记忆,有它存在的价值。同时,可以作为联系乡情的纽带,增强凝聚力。如果再增加一些庙会文化元素,譬如唱大戏等,可以给市民带来众多的娱乐和欢笑,开发商有独到的文化慧眼,虽然骑虎庙被改造,但感应大王庙幸存并得以修葺,历史的记忆有文物实体作佐证才彰显丰富内涵,林福杰说。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