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988:梁志斌28岁的业余大学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9日07:58  燕赵晚报

  ■新闻连续剧 第十一集主要出场人物:梁志斌主要场景:苦读四年,“业大”梦圆……

  □本报记者 孙会芳 张瑞谦 路其强

  (1)中专生·大学梦

  1988年,邓小平首次提出了后来影响中国改革进程的著名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年,梁家次子梁志斌正在石家庄市职工业余大学接受“继续教育”。再后来,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邓公的这个论断。

  中专生梁志斌始终有一个梦想——上大学,成为大学生。

  作为梁家第一个中专生,梁志斌毕业后,先分配到市农机公司工作,后来又调到了市机械化养鸡总场,“端上了铁饭碗,吃上了扒皮粮”,令全家人引以为豪。

  但梁志斌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自己只是一个中专生,还不是纯粹的“天之骄子”。

  “那时候,即使是中专生,在单位也很受重视。”梁志斌说,场里很快就将一些重大项目交给他负责,这期间他又恋爱、结婚,工作、生活一帆风顺,日子过得很滋润!

  可梁志斌总感觉缺点什么似的。缺什么呢?上大学!

  在那个激情似火的年代,上大学是成千上万年轻人共同的梦想。梁志斌说,高考就像一座独木桥,想成为“天之骄子”的年轻人只能千军万马挤这一座独木桥。但由于录取率有限,能挤过这座独木桥的人并不多,很多青年不是“落水”,就是放弃了。

  尽管梁志斌幸运地从千军万马中挤了过来,但中专生这个“彼岸”并不太理想。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呢?梁志斌一边工作,一边思索着。

  那几年,不断有新毕业的大学生分配到梁志斌所在的单位,这带给他一种无形的压力。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梁志斌也越来越感觉到知识不够用了。这些,更促使他下定决心:上大学!

  (2)新希望·上“业大”

  其实,在当时,像梁志斌这样已经参加工作仍渴望继续学习的年轻人很多,于是,在高考这座独木桥之外,多了一些实现大学梦想的道路——通过成人高考上夜大、业大、电大、函授等。这让梁志斌看到了实现梦想的希望。

  实际上,在1983年,梁志斌就通过成人高考,进入河北广播电视大学石家庄分校学习。但由于工作地点远在郊区,经常回不来,坚持了一年后,梁志斌只得放弃,这让他总感觉有些遗憾。

  在他放弃的同时,晚他两年毕业、同为中专生的三弟梁重阳却在西安交通大学拿到了大专文凭。这又重重刺激了梁志斌。

  1986年,刚刚结婚一年的梁志斌回到了市区工作,听说石家庄市职工业余大学即将招生,就跟妻子冯丽丽商量了一下,说打算通过成人高考上业大,妻子很支持。这一次,梁志斌暗暗下定决心,绝不再半途而废。没成想,这次坚持,改变了梁志斌的人生。

  梁志斌成功上了业大,他的生活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正当梁志斌踌躇满志地接受他的“继续教育”并满怀信心地憧憬着他的美好未来之时,他没想到,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那一年,是1988年。

  (3)儿子降生·四年苦读

  当时,梁志斌住在棉六附近,业大授课点在第一工人文化宫(也就是现在的人民会堂),每周授课5次,除周二晚上不用上课外,周一、三、四、五晚上都要上课,当时还没有双休日,周六要上一整天班,到了周日上午又要上一上午课。当年上夜大、业大的年轻人,对此一点都不陌生。刚开始,梁志斌还能适应这样的工作、学习生活,可到了1988年,情况发生了变化。

  1988年,梁志斌的儿子梁晨龙出生了。“兄弟姐妹多,母亲只能一边照顾几天。”梁志斌说,自己当时在单位工作忙,晚上还要上业大,这时又要照顾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简直是分身乏术。

  于是,28岁的梁志斌每天下午下班后,必须急匆匆赶回家,帮妻子做好晚饭,安顿好妻子和儿子,然后急匆匆吃上几口,就骑上自行车往授课点赶。有时时间紧,他就带上或在路上买点吃的,边走边吃,有时干脆就等下课后回家再吃。

  “记得有一次,下课后回家,正好赶上下大雨,就躲到建设大街地道桥下避雨,等回到家都快午夜了。”对于一个已经结婚生子且有工作的人来说,“继续学习”的艰辛,并不是其他人,更非现在的年轻人所能了解的。这期间,梁志斌也曾动摇过,但他一想起曾经放弃后的遗憾,他还是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

  就这样,孩子刚满周岁,梁志斌就把他送到了岳母那里。

  4年的时间里,梁志斌顶风冒雨,不分酷暑严寒,坚持学习,终于在1990年他而立之年,拿到了大学文凭——大学梦终于实现了。

  (4)三分之二·意外收获

  “刚入学的时候,一个班有五十多人,在四年的过程中,不断有人落下,最后坚持到毕业的,不足三分之二。”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梁志斌坦言那时上业大一点不轻松。

  不轻松的结果却是“确实学到了知识”。梁志斌说,自己那时候就是抱着学知识长本领的想法上业大的,绝不是为了混一纸文凭。

  梁志斌一边上业大,一边把学到的知识用到了工作中。

  在业大,梁志斌学的是电气自动化,这给工作中的他带来很大帮助。“当时,场里追求电气化、机械化,新上的很多设备都要用电做动力,需要新上一台变压器,那么这台变压器功率应该是多大呢?”梁志斌运用自己在业大学到的知识,很顺利地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当然,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993年,单位评中级职称,梁志斌凭业大文凭,顺利评上了工程师。“我们中专生毕业后要先工作一段时间,才能评技术员,四年后才能评助理工程师,然后再论资排辈。如果我没有业大文凭,想评上工程师可能还要再等好几年呢。”

  也许是受到丈夫的影响,1993年,已经放下书本十几年的冯丽丽则通过成人中考,进入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学习财会。“当时我都是大学生了,妻子才初中毕业,可能感受到了压力。”梁志斌说,妻子当时学的线性代数、微积分、概率学等知识,还给她后来炒股提供了很大帮助呢。

  【报中读史】

  科学技术

  是第一生产力

  □本报记者 袁媛 崔虹

  从1978年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开始,石家庄就变成了一个大的试验场。在改革开放后的第十个年头——1988年,省城开始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商业社会转型。而就在这个“试验”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迷茫和躁动也同时在滋长。

  《人民日报》1988年1月1日的社论这样写道:“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我们既信心百倍,勇于承担风险,又要对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足够的认识,有克服各种新的艰难险阻的充分思想准备,谨慎从事……我们过去失掉的时间太多了,现在离本世纪末只有13年。每当我们想到要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为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献出应有的份额,紧迫感就油然而生。”

  “紧迫感”在这一年,让省城的私营企业突破至2000家。私营企业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但是从事倒卖活动开始被明令禁止。

  在这一年,科技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被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邓小平首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年,“火炬”计划正式实施,石市利用此计划新增产值3155万元,利税1536万元。同时,山区大面积的果树嫁接初步获得成功,四县两区的9大商品基地初具规模。“星火计划”使先进的农业技术迅速在农村得到推广。

  还是这一年,允许科技人员流动和兼职成为人事制度改革上的最大亮点。1988年1月28日《石家庄日报》头版头条《百余名科技人员施展身手》一文提到,省城高柱村为吸引人才,特意建了700多平方米的专家楼,并开列了“所聘专家的福利及退休待遇按国家标准对待,同时设立特别贡献奖”等优惠政策。此后,各区积极效仿。同年,石市政府提出“放活科研机构,放活科技人员”的口号,使得182名科技人员能以带薪在职、业余兼职、停薪留职等方式,创办、领办乡镇企业89家,让三分之二的企业打了翻身仗。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转型开始被允许。科技人员通过商业化的手段来改善自身的工作条件和物质待遇不再被认为是“不务正业”。

  而此时,改革过快的速度,也给省城带来了负面影响。在这一年,《石家庄日报》里频繁出现了“控制物价,稳定市场”8个字。8个字背后所渗透的通货膨胀,考验了当年省城人的神经。

  1988年大事记

  2月12日 全国首届经济改革人才奖新闻发布会宣布,石家庄市第一塑料厂厂长张兴让获金杯奖。石家庄市造纸厂厂长马胜利获银杯奖。

  4月20日 全国第一家集体投资的医疗福利事业——石家庄市红十字医疗急救中心开业。

  8月1日 截至当日全市已有民办医院20所,为群众诊治疾病提供了方便。

  8月25日 石家庄国际大厦正式交付使用,大厦有客房、商场、会议厅、中西餐厅、展览厅、银行、邮电所等营业设施。

  ■征文·“我的1988年”

  买辆拖拉机搞运输

  ●石君英

  我们是四口之家,有一儿一女。1988年的时候,儿子四岁,女儿两岁,公婆早年过世,家底十分薄穷。

  当时丈夫在水泥厂装水泥,一个月最多能赚八九十元钱。由于这个活特别累,使他经常上火牙痛,无法再在水泥厂工作,日子也几乎维持不下去。就在这个时候,我的姐妹给我们两口子出了个主意,说你们买辆拖拉机搞运输吧。

  一听说买拖拉机,我们被吓住了,当年一辆拖拉机需要将近7000元钱,就我们这日子从哪里弄那么多钱啊?还是我的姐姐和妹妹为我们做了坚强的后盾,姐姐和妹妹各借给我们2000元,我们又贷了3000元,总算把钱凑齐了。为了凑足买拖拉机的钱,妹夫把他家盖的新房都抵押到银行了。

  去买拖拉机时,姐姐和妹妹想得特别周到,生怕发生意外,让我们把钱分别缝在两个人的内衣里。到了石家庄拖拉机厂,我们花6590元买回了一辆十四马力的拖拉机。

  那个时候活儿很多,就是柴油和机油不太好买,需要油票。于是我们拿着买拖拉机时配带的50升油票去油库买油。售货员看到票后说不认这个票,拿这个票没用。弄得我们不知所措,一着急就哭起来了,咋也止不住。售货员慌了,忙问为什么哭呀。我说:“俺买这个拖拉机又是借钱又是贷款,两个孩子还在家里没人照顾,你不卖给我油,我怎么干活啊?”售货员看我们这样困难,就说和领导商量一下看行不行。就这样,我们买了柴油和机油各50升。

  解决了油的问题,我们两口子开始努力干活了。往水泥厂送石粉、往钢厂送废钢、拉钢钉、给工地拉砖……第二年秋天,我们就把买拖拉机的借款和贷款全部还清了。后来用这辆拖拉机挣的钱,我们又添了一台播种机和一台大型压面机,家里盖起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儿子娶了个漂亮的媳妇,给我们添了个白胖的小孙女,而女儿则嫁给了一位光荣的海军军官。

  看看现在的幸福生活,我打心眼里感谢党的好领导,感谢改革开放给我们老百姓带来的机遇和实实在在的好处。

  (请作者到石市中山东路313号新闻大厦11楼领取精美“完美”化妆品一套。)

  ■“精英”之路(十一)

  下海哪知事事难

  ●江 枫

  是年,“下海”之风甚烈,市场缤纷诱人。春夏之交,翟志海邀五位好友,相聚小酒馆,畅谈大趋势。感叹求学之路,叩问前程之门。知识真的就是力量?投笔不能报效祖国?条条大路通罗马,颗颗红心怀感恩。办实业,抓经济,赚大钱,谋出路,酒酣耳热之际,心潮澎湃,热血滚滚,翟志海和一名工友被推举停薪留职,先谋小利积家底,再筹大计举宏业。启动资金人均200元,创业同伴总共五六人。先上街卖汽水,再筹资开饭店。奈何办不起营业执照,只得叫卖于火车站临时售票处。买两辆三轮,装几箱汽水,怀一腔豪情,闯人生关口。岂料天不作美,汽水一瓶未卖,暴雨倾盆而下,出师不利,生意砸锅。翌日情况更糟,公安整顿市场,生意没有做成,反倒罚款二百。举业何其艰辛,茫然忍顾来路。

  【学者视角】

  手机“吊诡”也心甘

  ●赵新月

  地球原来很大,如今变得很小,像个西瓜。使其发生变化的不是上帝,而是手机。

  30年前,中国只有少数家庭拥有笨拙的座机电话,到1987年、1988年,“大哥大”登临大陆,之后BP机发出满街“蛐蛐叫”,后来“蛐蛐”不知何处去,手机开始遍天下。今天,中国已经成为手机持有第一大国。

  社会学家说,人类社会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包括古代和封建社会,被交换的仅仅是物质生产中的剩余;第二个阶段,被交换的是全部工业产品的价值;而在第三个阶段,交换的是信息,包括爱、德行、知识、意识、情绪。

  我们被手机解放了,可以在“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轻松里随时随地交换爱、德行、知识、意识和情绪,面对着除电影、电视、电脑之外的“第四屏幕”浅浅地笑、大声地叫。

  社会的进步,常常“吊诡”。渴望幸福之境,而真正抵达之后才发现,除了幸福,还有种种无法剥离的遗憾。这几乎形成一个判断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你拥有更高幸福的同时,是不是也拥有了同一境界中的遗憾。

  衡量当今民间通讯是不是进步,要看百姓对手机的拥有量,还要看有没有后现代性的社会症候在手机使用者身上发作。从手机拥有量看,我们自然进入了先进;从后现代性的社会症候看,我们也已开始与发达国家的苦恼接壤。

  电影《手机》中有一个情节:火车上,严守一过去的情人武月突然打电话来,对方火气挺大,由于“新欢”沈雪在身边,严守一怕武月说下去不知轻重,便装傻扯着喉咙喊:“啊——说话呀,听不见!——你大声点!——我说话你能听见吗?——信号不好——我在火车上,回老家!——喂——”对方果然挂了电话。

  撒谎,装傻,表演,作秀,在没有手机之前很难表现得如此淋漓。社会学家称这种现象为“脱域”,即象征性标志左右了人的正确判断。手机简化了说谎成本,说谎者不必掩饰自己的表情和动作,只需要声音的演技。声音就是象征性标志,身体抽离出对方的视线。

  今天患“手机依赖症”的人越来越多。忘了带手机,马上表现出烦躁焦虑的心理反应。大街上,汽车上,广场上,会议室里,到处都是低头看手机的人。电话号码、股市信息、耸人听闻的段子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很难想象没有了手机,人会失魂落魄成什么样子。

  小小寰球,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全景式监狱”,拥有手机的人,无时无刻不在场,无时无刻不在别人的监控之中。在传统社会里,生活是生活,工作是工作,生活时间和工作时间分别清晰,工作场所和生活场所隔离明显,而手机却打乱了这一切,使人无论在哪里都可以被联系上,“以前可以用来整理思想的很有价值的‘修整’时间,现在越来越多地受到移动电话铃声和拼命处理本已抛诸脑后的杂物的侵扰。”

  当一个公益广告上的老妪反复呢喃“忙,都忙……”这句台词的时候,亲情被媒介化了……

  无恙的神女当惊世界殊。30年来,手机带给全球人的苦恼,反证了我们巨大的进步。昔日贫穷褴褛而温情脉脉的日子随水东流,富丽堂皇而神不守舍的时代举步齐来,就连我们因为手机普及而收获的尴尬,也一同成了进步的标志。我们将与发达国家一起,在一条起跑线上,共同谋求逃离“全景式监狱”的路径……就像我们拥有了一座巨大的豪宅庭院,每天为打扫卫生而苦恼,但那苦恼不是一种比先前挤在一间屋子里更美妙的幸福吗?

  ■征集

  拿起笔,记忆改革开放的“那一年”

  有奖征文继续进行,期待您的参与

  本报“我的30年故事”有奖征文继续向社会征集。

  我们希望大家能从衣、食、住、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讲述30年间某一年度您的亲身经历。由于1990年前的征文已经选定,所以只征集1991年至2008年的故事。要记住,您讲述的不是整个30年,而是其中一年。“我的1991年”、“我的2008年”……也许,您所讲述的故事,就是那一年的主题。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电子邮箱地址:yzwb1223@sina.com;邮寄地址: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13号新闻大厦11楼燕赵晚报时政新闻部,邮编:050011,信封请注明“我的30年故事·征文”。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