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烟台全方位融入世界经济之旅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9日08:03  法制日报

  新华社记者 王志

  从单一出口抽纱产品到出口高科技的电脑、汽车,从只有港澳地区市场扩大到世界上207个国家和地区,年进出口额30年增长900多倍。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烟台焕发无限生机与活力,全方位融入了世界经济。

   开放型经济让烟台产品走向世界

  1978年,烟台市进出口额仅为2658万美元,“十五”末突破100亿美元大关,2007年达到239.4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900多倍,发展速度居全国前列。

  烟台市外经贸局局长于东介绍,20世纪80年代,烟台抓住国际上以轻纺产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历史机遇,凭借沿海开放城市的政策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带动全市经济快速崛起。

  20世纪90年代,抓住国际产业特别是IT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难得机遇,烟台以各类经济开发区建设为新举措,突出发展机电产业和IT产业,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进入21世纪,烟台大力发展面向日韩和欧美的加工制造业,形成了电子、汽车等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同时,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服务外包、动漫、软件等高端服务业,推动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

  对外开放使烟台产品走向五大洲,市场多元化成效显著,国际市场由初始的一个港澳地区发展到五大洲207个国家和地区。

  新兴产业升级改变落后产业结构

  以富士康电子、LG手机为代表的电子项目群,构建起烟台市新兴的电子产业;以通用东岳汽车、动力总成、斗山机械为代表的机械工业项目,带动落户了3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构建起烟台新兴汽车产业体系。

  对外开放有力促进了烟台市新兴产业体系的建立和传统产业的调整升级,全面改变了昔日产业结构的落后局面。

  对外开放还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加速了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改变。通过利用外资建立或进行嫁接改造,烟台市重点骨干企业、新兴产业80%以上发展壮大起来,实现了“脱胎换骨”的改造和重组,企业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

   构建“双向开放”新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烟台积极探索“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初步形成“双向开放”的新格局。其中,经济园区迅速成长,成为烟台开放型经济的隆起带和聚集地。

  改革开放以来,烟台市积极坚持“走出去”,全市累计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1880项,完成合同额16.2亿美元,营业额13.6亿美元。批准成立的境外企业(机构)135个,境外协议投资额1.77亿美元,其中中方协议投资额1.69亿美元。

  一批海外贸易公司和办事处的建立,使进出口企业拥有了自己的海外销售窗口,逐步建立了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销售网络。一批海外资源开发企业的建立,缓解了当地木材、铝土、铅、锌等物资的短缺。

  烟台西北林业公司牵头建设的中俄-托木斯克州木材工业园区成为国家级对外合作经贸区,园区项目总投资将达16.8亿美元。走向海外投资使烟台市企业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种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优化产业链条,增强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目前,烟台市已先后获得“最佳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联合国人居奖”“最具投资价值的中国城市”、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等荣誉,成为一座充满吸引力的现代之城。

  据新华社济南12月8日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