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要不要走向深海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9日08:48  东方网-文汇报

  有人说,上海是全世界使用“海”字频率最高的地方,但奇怪的是,很少有人会因上海而联想到海洋。在昨天举行的“深海发展战略高峰论坛”上,一个更深的困惑“困”住了科学家和决策者:不在海边的上海,要不要走向海洋?换句话说,如果“下海”属于“后天的事”,现在的我们需不需要整装待发?

  不靠海,也能研究海洋

  “上海,不靠海;即便‘下海’,短时看也得不到多少利益。”作为论坛的主要发起者之一,同济大学教授汪品先院士的发言乍一听有些“冷”。他拿起一张中国地图边说边比画:上海的海岸线不长,只有500多公里,从长江口一直向东走就是大陆架,再向东就到了日本,因此严格地说,我们走不到深海。

  那么,遥远的深海对于上海意味着什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上海市科协主席沈文庆院士回答说:是比河口更具前瞻性和战略性的一方天地。他表示,目前,世界多个国家都把目光投向了海洋,有的国家不仅在国内设立观测点,甚至把研究点建到了国外。所以说,“海洋虽然很远,但如果只抓眼前,发展就失去了后劲。”

  关于远和近的辩证关系,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丁抗博士作了生动解释。这位出生上海的地球物理学家告诉记者,明尼苏达市并不靠海,他所在的大学甚至没有设立海洋科学系,但这依然不妨碍他参与深海研究。

  潜入海,也能拉动产业

  除了地理上的距离,海洋的远,更多地表现在深海研究的作用和意义上。在丁抗看来,海洋科学并非化学、地学那样属于一个单门的学科,它的价值在于包罗万象。比如,科学家对于深海热液的研究,很可能让困绕生命学家多年的生命起源问题“柳暗花明”,甚至能回答天文学家心中有关“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的猜想。

  如果说,解答这些自然之谜还多少有些遥远,我们不妨看看潜入海底之后,对于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产业拉动有多大。“你们看,我手里的这根电线,到了几千米深的海洋就没用了。”放下与投影机相连的那段“小尾巴”,丁抗又指指头顶的灯泡说:“这东西到了深海早就被压扁了。”遗憾的是,即便是些能够适应深海环境的“小东西”,我们也无法自给自足。但反过来看,“这么简单的东西,我们没理由造不出,而这背后几乎涉及各种产业。”

  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上海交大教授张圣坤指出,目前制约我国深海发展的最大“瓶颈”是重型装备。他举例说,在我国研发的7000米海洋深潜器中,大部分零件仍需要进口;而国外的深潜器已遍及各大海洋,万米深潜器也在研发之中,而且是只做不卖。张圣坤认为,差距恰恰预示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拓展空间。

  下海,未来意识的挑战

  说到海洋,不得不提我们的邻国日本。在昨天的与会专家中,不少人就亲眼目睹20年来日本在海洋领域的崛起。丁抗回忆说,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提出要在深海领域与美国较量,“当时我们都觉得是笑话”,可没想到,今天的日本果然做到了。

  不少专家认为,在要不要“下海”这一问题上,其实是有关“未来意识”的一次挑战。在当今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等气候问题的考验下,海洋对人类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远远大于陆地。如果有一天,当灾难来自海上,我们是否有能力应对挑战?

  当然,全球关注的能源问题也在专家们所说的“未来意识”之列。张圣坤说,海洋堪称未来可见能源的最大储备库。除了人们所熟知的石油、天然气和风能之外,海洋中还藏有潮汐能、温差能和大量可燃冰。因此,“远离海洋,我们不可能实现科学发展。”

  本报记者任荃周礽贝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