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海归”归海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9日15:18  新民晚报

  

“海归”归海

  1993年摄于上海虹桥机场雍和

  ◆鲁雁南文

  西装革履、满面春风,带着大包小包步入国际航班到达大厅……这样一位“海归”出现在1993年的上海虹桥机场,注定要吸引不少艳羡目光。当年看这张照片,不少人也许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海归”身上,寻思着那一堆行李里带了点啥洋货回来;如今再看这张照片,画面中年幼的孩子见到“陌生的”爸爸拘谨得不敢上前的细节更耐人回味。

  不知何时起,“海归”被唤作“海龟”。在百度百科关于“海龟”的介绍中,有这么一句话:“尽管可以在水下待上几个小时,但还是要浮上海面调节体温和呼吸。”细想一下,“海归”也是如此。无论怀着什么雄心壮志游向“彼岸”,留守的家人总是一份牵挂;无论走得多远、境遇如何,家总是可以停靠的港湾。许多“海归”共同的感受是,不管在外收获多少,与家人的分离总是难以弥补的损失。

  20多年间,我国各类出国人员总数超过100万,一拨拨走出去的人们又一批批回国创业、发展时,决定其归向的不仅是高薪厚禄、优惠政策。相关部门统计显示,目前上海已有7万余名“海归”,约占全国1/4,其中获得博士或硕士学位的占90%以上,主要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那么多“海归”选择归“海”,种种适宜他们与家人一起“调节体温和呼吸”的软环境也是一大诱因:孩子上学、出行购物、人际交往……在“海归”的评价中,上海已经有许多地方“像国外”,政府部门出台的一系列吸引人才、解决后顾之忧之举更让他们安心落“沪”。

  时移世易,如今出国只是一种选择,出去的人水平也参差不齐,但“出去是为了回来”已成为不少人的共识。在金融危机带来的“寒冬”中,更多身在异乡的人们想要“回家”。无论“海归”最终归向哪片“海”,能学以致用,一展身手才是“硬道理”。

  在人才集聚的上海,想做“海鲜”(回国后受重用者)、“海星”(明星人物),不做“海带”(待业)、“海藻”(不断找工作但找不到),还真得拿出点真本事来。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