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碑林区4100万元打出最大百姓卫生服务牌

  本报讯 (通讯员 陈皓 魏玮 李晓瑜) 日前,碑林区委、区政府打出有史以来最大“百姓卫生服务牌”——投资4100万元加强社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扩建、改建,为其增添设备,努力使83万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把病看。该项目是碑林区8个重大项目之一,同时又是最大的民心工程、百姓工程,该项目的开工改造将使全区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健全,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进一步得到解决,为碑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卫生保障。

  科学立项打出4100万元民生牌

  抓住拉动内需促发展的机遇,结合当前社区卫生工作需要和发展趋势,碑林区决定投入4100万元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建设项目涵盖全区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投资3886.88万元,总建设面积25739平方米,新建7982平方米,改造17757平方米;1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总投资214.81万元,总改建面积11860平方米。同时,碑林区决定在2009年——2010年投入4720万元,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可靠的卫生保障。其中,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项目包含碑林区公共卫生综合楼,以及碑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改造和检测设备购置,计划投资1940万元。中医机构等级达标及妇幼保健机构建设项目包含区中医医院等业务用房建设和设备购置,计6700平方米,投资2780万元;为进一步方便社区群众就医,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碑林区将东关南街、柏树林、南院门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装电梯项目列入2009年区政府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硬件建设。

  政府主导“两项政策”强势推动

  没有经费的支撑,发展社区卫生就是一句空话。在深化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过程中,碑林区认真实施经费补助政策,建立长效、稳定的社区卫生服务财政补偿机制,不断提高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对机构标准化建设,基本设备设施进行补助。区财政按照城市常住人口每人每年4元的标准落实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2007年至今,投入标准化建设经费98万元;投入设备经费406万元;投入培训经费20万元;投入人员经费1200万元。积极实施基本医疗“五免”政策经费补助,按照50%的比例仅今年二、三季度就补助经费18.84万元。 为了进一步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碑林区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制定了《碑林区贯彻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成立了11个部门组成的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纳入各部门年终考核,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科学规划“四大举措”快速推进

  “优化整合、便民利民”——严格依照国家设置标准,碑林区制定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在人口数少于10万人的7个街道设置7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口数超过10万的1个街道设置2个中心,在距离中心较远的11个社区设置1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100%,提前一年完成市政府目标任务。在标准化建设中,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现场,听取工作汇报,督促建设进度,主管副区长坚持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问题和困难。区卫生局采取签订目标责任制、一对一蹲点督导等措施,提前两年完成市政府目标任务。在开展标准化公共卫生科创建和中医药规范建设活动中,该区以合理的卫生服务机构功能分区、顺畅的服务流程、优质的服务态度、完善的服务功能,营造了舒适、温馨、家庭式的服务环境,受到了百姓的欢迎。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碑林区以多种形式积极培养适应社区需求的各类人才,加大对现有人员的岗位培训,全区参加全科医师培训80人、社区护士培训103人、公卫人员培训108人,做到持证上岗。选派技术骨干到大医院进修学习,聘请医院专家或通过专家到社区坐诊,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进行传、帮、带,真正做到走上去、请下来,建立起了一支留得住、用得上、群众信赖的社区卫生队伍。该区始终坚持管理与建设齐头并进,以管理促发展,先后制定了《碑林区社区卫生机构审核标准和办法》等31类、147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业务规范,对社区卫生服务实行动态管理,做到每月有检查、每季有考评、每年有考核,将居民满意度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不合格的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依法注销。积极探索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制度,在辖区东关南街和太乙路卫生服务中心分别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试点工作,逐步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网络化、规范化管理,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开拓创新“四项改革”深化发展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碑林区在科学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完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整合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将原来由各医院承担的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下移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建立了区(专业指导部门)、街(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新型公共卫生服务网络,进行标准化公共卫生科建设,实现职能、资源、管理三整合。

  积极探索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分工合作机制,制定了《碑林区大中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和《碑林区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组织管理规范》,明确了支援形式和双向转诊的指征、流程、制度和报表等内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大医院积极开展了对口支援和双向转诊活动,为建立“小病放心在社区、大病顺利进医院、康复平安回社区”的分级医疗格局打下良好基础。

  碑林区积极开创服务新模式,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服务人口和服务半径组建全科医师团队,实行分片包干,开展主动服务和上门服务。坚持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对待社区工作,转变服务功能,制定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服务原则,服务对象由原来患病的个体向整个家庭转变,服务内容由单纯医疗向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指导等综合服务转变。

  完善管理打破“大锅饭”体制

  改革财务管理制度,从2008年1月起,碑林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收入全额上缴财政专户,机构人员、办公及设备修购等经费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由财政统一核算进行拨付,提高了机构的服务功能。根据服务内容和工作需要设置岗位,实行全员聘任、绩效考核,打破以经济考核为依据的分配制度,实行以服务数量、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为基础的分配制度。职工个人收入由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组成,依据职工为居民服务的数量、质量和群众满意度考核情况核定发放。新的分配制度实施后,有效切断了医务人员与业务收入之间的直接联系,促使以注重经济效益为主转变为以社会效益为主,职工下社区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效率显著提高,避免“大锅饭”和“养懒人”现象。制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办法,成立考核委员会,采取专家评定、部门考核和社会满意度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综合情况、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进行量化考核。由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医疗专家和公共卫生服务专业指导人员组成;部门考核由财政局、民政局、残联等成员单位进行不定期考核。社会满意度由社区居委会参与进行考核,并坚持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进行社会公示,综合得分在90分以上的按期拨付相关经费,90分以下80分以上的拨付70%相关经费,限期整改,整改到位后拨付剩余经费,80分以下的,不予拨付经费,取消社区卫生服务资格。

  初冬时节,走进碑林,这样一组“相反”数字赢得了众人关注2008年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人次同比增长40%,门诊病人人均费用同比下降10%,这一高一低,一升一降的“矛盾”现象,生动展示了碑林区在深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征程中的累累硕果。诊疗人次的“升”说明了“小病放心在社区、大病顺利进医院、康复平安回社区”的分级医疗格局在碑林已初具基础,社区卫生服务的环境面貌、医疗水平、服务质量得到群众的认可;人均费用的“降”则代表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公益性更明确,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减轻,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把病看。最新一项调查显示:碑林辖区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知晓率、利用率、满意率明显提升,分别达到83%、75%和95.7%,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真正成为老百姓健康的“首选之地”。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