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百年古殿藏身大同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0日07:11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三百多年前,西宁镇设前、后、左、右、中五营,每营修建“三圣殿”。时过境迁,绝大部分古遗迹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消失了。然而,在今天的大同街小学,竟奇迹般地保存着右营殿。

  -校园里的百年古殿

  走进大同街小学校门,在几栋教学楼和家属楼中间的几棵大榆树掩映下,一座古殿特别显眼。青瓦屋顶配上橘红色的墙面,屋顶上胳膊粗的树杆和屋檐古老的瓦当,诉说着它经历的风雨。一位老人打开生锈的大锁,里面是一些残损的桌椅板凳。玻璃窗、石膏板房顶,还有大漆门,早已看不到古建筑的影子。孩子们看见古殿的门打开了,纷纷跑过来,好奇地东瞧瞧西看看。

  大同街小学教务处的刘老师说,她到大同街小学时,古殿就有,是学校的仓库。老师们不知道它的来历,文物部门的人也没来修缮过。年久失修的古殿有些地方已破损不堪,学校的老师们很担心,如果瓦片掉下来,会砸伤玩耍的孩子。“老师们知道这是文物,都不敢动,可是没人管,看着它在风吹雨打下,一天天失去原有的面貌,特别惋惜。要是相关部门能保护它的话,真的是一件大好事。”刘老师说。

   -古殿历经沧桑岁月

  现在已退休在家的老教师景占祥,对大同街小学特别了解。他说,大同街小学1921年建校。当时,古殿就在大同街小学里,现在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座。他说,当时有两座古殿,现在看到的是前殿,它的北面还有一座后殿,比前殿大。两殿周围用围墙围起来,两面还有廊坊。解放初期,前后两殿都是用来当教室的。1954年,学校将后殿拆除,盖了两座土木结构的教室,前殿慢慢变成了学校的图书室和器材室。

  后来,学校的一些老师带领学生将古建筑四个角上的鹿、马等雕像拆掉了,古殿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1970年,为响应国家“深挖洞,广积粮”的号召,还在古殿下面挖了一个防空洞,一直通到现在的北大街。据说,防空洞的洞口还在古殿里。

  -专家学者解读古殿身世

  我省地方史学者李逢春说,青海地方史料上对古殿的记载寥寥无几。据我省著名地方学者魏明章老先生推测,清朝时期,西宁镇建立后,设前、后、左、右、中五营,每营修建“三圣殿”。现五营地址分别是前营(今前营街)、后营(今后营街)、左营(今南玉井巷)、右营(今新华巷)、中营(今营房巷)。“三圣殿”中供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要是按这个推算,这个古殿大概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可惜的是,其余的古殿已毁,只剩下大同街这一座了,非常珍贵。

  我省地方史学者杨文盛介绍,他小时候就住在大同街小学附近,经常到里面去玩。那时,里面就供着三尊像,但大家说法不一,不能确定供奉的是谁。他也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没有重修过的记载。他说,古殿旁的榆树也许和建筑是同一时期的,这些榆树可能也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与西大街的三棵榆树龄差不多。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建筑专家张君奇说:“这个古建筑为清代中期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五间,为卷棚歇山顶。两端山花用筒瓦拼作鱼鳞状,较奇特,该建筑檐口瓦当,有麒麟望月吉祥图案,是原有瓦件,还有菊花图案瓦当,应是民国时期补修时换上的。在西宁市,像这样遗存的古建筑,可谓凤毛麟角,应复原维修,加强保护。”

  随后,记者采访了西宁市文物管理所的曾所长。他说,这座古建筑是清末民初的建筑,当时,这样的建筑很多,现在只剩下了这一座了。目前,已被列为文物保护点。(作者: 朱西全)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仓库 板凳 玻璃 玻璃窗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