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让流动人才到这里“赶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0日07:28  解放日报

  1994年10月20日,中山西路620号挂起“上海人才市场”白底黑字竖匾,上海人才服务中心正式成立上海第一家国家级人才市场。

  作为中国首批三家国家级区域性人才市场之一,上海人才市场拥有6400平方米的大厅、统一簇新的办公桌、当年并不普及的电脑也出现在交流大厅……对于习惯在学校、文化宫“赶集”的人才和企业,一切都很新奇。

  从此,上海人才市场走向了集约化和专业化,人才流动开始如鱼得水。

  筑巢引凤建人才高地

  1984年,东安路一条不起眼的小弄堂里,上海人才交流处悄悄挂牌。“当时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已经进入,对人才提出了要求。但那时的人都是‘单位人’,不能随意流动,于是国务院号召,要打破人才部门所有,鼓励人才合理流动。”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主任曹新生介绍,同时很多人才因专业不对口,迫切希望流动,寻找适合的岗位实现自身价值。

  酝酿再三,首场市内人才交流洽谈会于1985年5月14日在长宁区工人俱乐部举行,蜂拥而来的1000多名求职者挤爆了259个单位的“求贤摊”。第一天就有174人确定交流,78人拿到由市人事局当场签盖的商调介绍信。

  翻阅老照片,看着当年洽谈会简朴的现场,曹新生感慨地说,那时没有固定场地,只能租借学校、工人俱乐部,“自己布置会场,到学校去借桌椅,一二十人拉着几卡车几百张桌椅搬上搬下。”

  原惠普中国有限公司人事经理张瑛也在“集市”上练过摊。“两张桌子,手绘的海报,交300元租金,就开始招聘了。”张瑛说,当时没有猎头,对于外资公司来说,人才市场是招人的唯一渠道。

  从最初租借工人文化宫、学校,到在展览馆、万体馆开招聘会,打了将近10年“游击”之后,1994年10月20日,上海人才市场在中山西路620号挂牌成立,时任副市长的徐匡迪欣然题词:“开渠纳川汇天下英才,筑巢引凤建人才高地。”

  数个“率先”确保人才流动

  上世纪80年代一项调查显示,上海1万多名专业技术人员中,有2/3的人才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要破解这个问题,唯有通过市场调节、配置。然而,人才市场仅靠“把单位请来,把个人召来”是不够的,要把“单位人”变成自由流动的社会人,还需要有一系列配套政策。

  “最头痛的是原单位‘卡’人。”曹新生说,这时就需要他们出面协商,对于协商不成的,甚至还要实行行政干预,市人事局直接向单位下调令,调出被“卡”人才。

  此后,市政府连续颁布7个有关文件,涉及对专业技术人员中实行聘用合同制、允许专业技术人员辞职、允许单位辞退不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流动人员实行待业保险、对在流动中的争议进行仲裁等。“这一系列文件,解决了人员流动中的技术问题。”曹新生认为,“尽管这还留有计划体制下的一些做法,但毕竟门被打开,人才交流开始融冰。”

  1996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上海市人才流动条例》,这是上海第一个涉及人才的地方性法规,为人才流动的两个主体、中介机构和政府行为作出了明确规范。

  “第一个流动人员党支部,就建在人才市场。”上海人才服务中心老员工宗金亮回忆说,最初只有5个人,后来慢慢发展壮大,发展成党委,最多时有1万多名党员。在上海“率先建立了集体户口”,“第一家实行了社会化职称评审”。此后,社保、失业保险等问题,逐一解决。

  “很多员工当时撇开了档案、户口,先来上班。”张瑛说,后来上海出台工作居住证,为没有上海户口的外地来沪专业人才发放“绿卡”,打破了全民、集体、私营、三资企业之间和干部、工人身份之间的界限。

  人才独有走向人才共享

  本世纪初,人才市场又有了“飞跃”。国有、民营、合营各种人才中介结构应运而生。一味追求摊位、规模的“骡马市场”不复存在,取而代之是集约化、“专、精、细、密”的人才服务机构。猎头、网络招聘……这些新生事物昭示着人才共享成为可能。

  据统计,上海人才服务机构从2001年114家发展到2007年676家,营业收入由2004年的65亿元,发展到2007年底超过265亿元。专业化的分工,催生出了“人才租赁”、“人事代理”、“项目共享”、“劳务购买”等人才“软流动”服务项目。

  “有的项目只是单项性的,单位不必要专门招人,完全可以委托给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或其它企业的人才。”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杜纪祥认为,与人才签订委托协议书,明确工作任务和报酬,这样更有利于企业的成本控制。

  熟练工人可以“租借”,企业可以向中介购买劳务,人才可以在企业间因特定项目暂时“搬家”,海外专家、学者可以像候鸟一样回国工作……各式各样的共享理念,让更多人进入到人才流动的大循环中。

  “实现‘软流动’,人才就不必为暂时‘失去’当前工作待遇而担心,又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免去后顾之忧。”曹新生认为,这是一个人才资源共享的成功模式。上海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顺应这样的理念,构筑了专业化的人才服务平台。目前上海已建立起航运物流人才服务中心、金融人才服务中心、外包人才服务中心、高新技术人才创业服务中心、化工人才服务中心。不仅如此,长三角人才共享也已迈出可喜步伐。随着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的深入,上海的人才流动环境将越来越松,各类人才愈发如鱼得水。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