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小岗村的新集体合作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1日05:03  大河网-河南日报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记者方伟阳 章玉政

  核心提示

  从安徽省凤阳县城往东,过临淮关,东南行至小溪河镇,小岗村很快出现在眼前。

  30年前,十八位勇敢的贫苦农民在这里摁下鲜红的手印,掀开了中国农村历史崭新的一页。

  30年后的今天,小岗人再次来到一个艰难抉择的十字路口。合地、走集体之路,重新摆在他们的面前。

  30年一个婴孩已经成年,30年一个大国完全崛起。30年来,一切都在变化,唯一永恒的或许正是改革本身。

  搞单干是搞到头了

  今年虚岁六十的严宏昌永远忘不了三十年前的那个冬天。

  “那时候,想找十八个人一起开会,非常难。就像搞地下工作一样,只能单线联系。”

  “譬如说,我和你关系好,我就偷偷地动员你。你然后偷偷动员和你关系好的人,不能将我暴露。”

  就这样,1978年12月,“十八户”的当家人聚集在村民严立华家,摁下生死手印,分田到户。

  大包干的第一年,小岗村大获丰收,率先“摁手印”的严宏昌也处在了风口浪尖。“当时就给我定了性。说我拉社会主义的倒车,挖社会主义的墙脚。”

  关键时刻,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万里视察了小岗。万里说,“我支持你们”。1980年5月,邓小平发表讲话,对小岗大包干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支持。大包干从此走向全国。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当时的青年如今年近花甲。5个子女成家立业,“大儿子开了公司,小儿子出国了。”严宏昌感到很满足。

  不过,严宏昌也颇有遗憾,“小岗村也错失了好多发展致富的机会。”

  上个世纪80年代前期,是分田单干的黄金时期,一家人起早贪黑一年就成了万元户,严宏昌说,“1989年我家花了10万块钱盖了这个大瓦房。”后来就不行了,一亩地赚不到几个钱,顶多落点口粮。

  单干搞生产是搞到头了,青年人开始外出打工。“全村大约七八十家都有人外出打工。”现任小岗村副主任关友江说。 “分田到户”还能一直沿袭下去吗?多少年后,很多小岗人再次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当中。

  走新集体合作之路

  2008年3月12日,植树节。在小岗村西头的那片葡萄园里,全村老老少少聚在一起开了个会。

  “除了外出打工的,村里人差不多全都来了。”关友江告诉记者,人很多,没地方坐,有人只好站着。

  这次村民会议只讨论了一个话题:土地流转。

  村里想得很清楚,个体式的农耕作业只能吃饱肚子,不可能走向富裕。要发展,必须走集体合地之路。

  在这次村民会议上,村里拿出一个方案:每年每亩500元的价格,将农民的土地反租过来,统一平整,对外招租。引进资金和项目后,办起了工厂,村里人还可以进厂打工,获得额外收入。

  “至少80%的人同意这个方案。”关友江说,即使退一步说,不把土地反租过来,就是小田变大田,也能实现大农机作业,土地的利用效率会高得多。

  小岗村当前一个重要的任务是招商引资。关友江告诉记者,目前小岗村有一个养猪场、一个钢结构厂,还有一个面粉厂今年也要投产。

  这些工业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今天的小岗村让周边村庄很是羡慕,然而头顶着“中国十大名村”光环的小岗村,和全国其他名村相比,不论是产值还是人均收入,都有不小差距。

  种种迹象显示,在“分田到户”30年后,小岗村走向集体合作的脉络越来越清晰。

  小岗的未来在何方

  “风正一帆悬。小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信手拈来一句唐诗。

  在沈浩看来,小岗村当前已经走到了蓄势待发的节点上。最近几年来,小岗村有600亩土地种上了葡萄,还发展养殖业,“人均纯收入年年提高,2007年已经达到6000元”。

  沈浩透露说,“两年后收入将达到1万元”,农村居住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也大为改善,“不仅摩托车、冰箱、洗衣机走进了小岗家庭,还有3户人家买上了小轿车”。

  这位从安徽省财政厅选派到小岗村担任支部书记的“城里人”告诉记者,2004年他第一次来到小岗时,路非常难走,连当时一位副省长的座车底盘都剐坏了,虽然有心理准备,一看到实际情况,心里还是非常落寞,“流过几次泪”,不过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

  挂职3年期满的沈浩,本来可以回到合肥,却被村民挽留下来了。“他们再次摁下手印,派代表到省里要求把我留下来。”

  这一次摁手印,就像30年前“大包干”一样,小岗人又抱成了团。沈浩说,小岗人有信心通过集体合作之路,让大家的腰包鼓起来。

  今年9月30日,就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小岗,深入田间地头考察农村改革发展情况。总书记指出,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小岗村的标本意义

  时间回到2008年3月1日,小岗村和周边的石马、严岗正式合并。一个新的小岗村诞生了,“从400多人增加到4000多人”。

  关友江告诉记者,小岗村现在擘画的集体合作之路,目前在老小岗村进行,等到时候成熟了,再考虑推广。

  从这个角度来看,“分田到户”30年后的小岗村,再次扮演着一块改革试验田、一个标本的角色。

  而实际上,农村土地流转、走集体合作之路,正是全国很多农村地区当前不断探索、不断思考求解的一个宏大命题。

  沈浩表示:“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要富裕必须走集体合作之路。”当年“大包干”的带头人严宏昌,2000年前后也担任过村民委员会主任,当时他也曾尝试通过土地流转,种植葡萄,发展农业。他认为:“土地流转是一个正确的思路。”

  不过,严宏昌表示,走上集体合作之路,一定要妥善解决两个难题,否则就是回到30年前改革的原点,“一是集体化必须能产生更多的收益,农民手中唯一的资源就是土地,一定要比个体经营更赚钱。二是不能损害农民的利益,农民要得到更多的实惠。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农民的拥护。”

  这不仅是小岗村再次改革必须面临的两大考验,同时也是中国千百万个和小岗一样没有多少资源和区位优势的广大农村必须正视的问题。③12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