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农村小型金融组织融资缺乏具体政策 全国两千八百余个乡镇无金融机构农户借款全靠民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1日07:58  法制日报

  普惠型农村金融机构亟待“撑腰人”

  ◆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使农村剩余资金流向城市,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失衡。

  ◆“金融的二元性”使有组织的或官方金融机构占支配地位,非官方的其他金融机构处于附属地位。但在广大农村小镇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有组织的银行业分支机构稀少。

  ◆金融主体不全,功能欠佳。主要依靠银行的垄断性金融供给,必然导致经营效率降低,阻碍农村经济增长。

  ◆农村金融机构创新不足,业务单一,缺乏配置资源的有效工具,经营效率低下。

  

农村小型金融组织融资缺乏具体政策全国两千八百余个乡镇无金融机构农户借款全靠民间

  摄影 骆亮 制图 紫藤▲一位客户正在一家村镇银行办理贷款业务

  新闻快读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将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六大制度建设之一,提出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

  专家称,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这是文件最大的突破,许多人没有关注到这一点。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到底该如何建立?在建立过程中又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农村金融属世界性难题存在诸多不平衡

  □中低收入者应得到公正优惠的金融服务

  □要谨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偏离政策初衷

  本报记者 辛红

  “仍然没有确切的消息。”电话那头,传来姜志国疲惫的声音。作为首家农民资金互助社的理事长,他上任后最重要的事就是找资金,但至今没有任何好消息。

  吉林省梨树县阎家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是去年3月成立的,最早只有32户,如今已发展到109户,互助社股金为13.44万元,已贷款203笔,累计放款额达到了83万余元,但这并不能满足村民的全部需求。

  自2006年12月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以来,像阎家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一样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一年过去了,这些机构在农村金融中的作用如何?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难题是否找到了答案?

   农村金融不足不能怪银行

  “农村金融不仅在我国,在世界上都是普遍性难题。”“三农”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表示,相对来说,我国是解决这一问题程度最高的国家。按照银监会的统计,到2007年末,有33.2%的农户能获得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

  虽然民间统计还不到这个数字的一半,但是,其他发展中国家也都不高。温铁军说:“印度最高,大概只有16%,其他的非洲、西亚、南亚等国家,一般覆盖比例都在10%以下。”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我国金融领域改革重点一直放在城市,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商业银行改革步伐加快之后,由于农村信贷风险高,收益低,工、农、中、建等商业银行逐步撤离农村,农村和城市金融在资金投入、网点覆盖、业务发展、风险控制、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经营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平衡。

  按照银监会的统计,至2007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22%;我国有农户约2.3亿户,有贷款需求的约有1.2亿户,其中,仅有7800万户能够获得贷款;另外,全国还有2868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机构,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7%。

  在正规的金融体系照顾不到的地方,农民们怎么办?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最近对全国11个省的两千多农户的调查发现,70%以上农户的金融贷款需求完全靠民间借贷。

  除了机构网点少之外,中国人民银行有关人士分析,有三个问题制约着农村金融的发展:定位不很明确,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较为突出;虽然近年来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但相对仍然较高;农业保险、信贷抵押担保、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以及农村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尚不能完全适应农村金融发展的要求。

  在温铁军看来,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必然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必然伴随着三要素的流出:土地、劳动力、资金,必然导致这个领域的衰败,这是经济规律。规律造成的后果就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因此农村金融的不足不能怪银行,商业银行必然要防范风险、追求效益。”

  普惠型金融应更优惠贫困户

  “只要面对分散的小农经济,市场化的商业金融都难以提供普遍服务。这一观点以前并不被银行业所接受,但目前已成为共识,农村金融需要体制上重新构建。”一位专家表示。

  近几年来,央行和银监会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适应“三农”发展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

  目前,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已扩大到全国;定位为“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农行,正开展面向“三农”的体制机制改革试点,财税政策也将进一步明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也由过去单一支持粮棉油购销储业务,逐步扩大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农村中长期贷款业务;过去被称为“农村资金抽水机”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也在推广小额贷款业务。

  此外,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试点范围正逐步扩大。据银监会统计,截至今年10月31日,全国已有77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其中村镇银行62家,贷款公司5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0家,另有35家机构正在筹建过程中。

  此前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更是将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六大制度建设之一,提出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

  温铁军表示,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这是文件最大的突破,许多人没有关注到这一点。

  在他看来,要解决农村金融问题,可以借鉴日本韩国台湾模式,就是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搞综合性的农民合作,包括金融、保险、购销、加工等方面合作,政府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这样,农业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加以结合,才会拓宽农村经济及农村金融的发展。

  “金融往往被业内认为是最无根的资本,嫌贫爱富、不愿承担社会责任,但我们应该从另一角度考虑:不管是穷人、富人,都应该得到公正的金融服务的享用权,也就是普惠型金融,尤其是中低收入和贫困的农户更应得到平等的,甚至是更优惠的服务。”一位专家表示。

  需财政和货币政策支持谨防走偏

  “我们现在大概能满足村里70%的资金需求,有的人因为有顾虑,钱仍然存在银行,没有加入互助社,资金原因满足不了所有人的要求。”电话那头的姜志国说。

  据他介绍,阎家村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村里人因为要买仔猪、材料、生病、娶媳妇、孩子上学等原因,往往需要贷款,多的五六千元,少的千八百块,但到银行或农村信用社不仅手续繁琐,需要担保抵押,钱少的话还不贷。成立资金互助社之后,只要有一个村民担保,就可以贷款。

  “但互助社要发展,还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支持。”姜志国说,互助社员看不到收益是不会加入的,目前,互助社基本能维持收支平衡,但开办费7万多元,加上房屋水电费、人员工资等,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也就是说商业银行今后可以作批发行,我们做零售商。”姜志国说,“这样,银行解决了网点少、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我们解决了资金问题。但跟农行谈了几次,因为没有具体政策,现在还没有进展,很着急。”

  互助社受困于资金,各地正在试点的小额贷款公司有的也受困于资金,因为为了避免非法集资、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出现,按照法律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只贷不存,有的则因民间资本热情高涨,陷入牌照争夺战。

  一位曾专门在安徽、四川对村镇银行和互助社进行调研的专家表示:“村镇银行因为怕出现风险,几乎没有向农村放贷的,他们大部分在县城设点,以中小企业为主,整体上村镇银行向农村贷款比例大概只占30%,且很多村镇银行要求有抵押。”

  而没有土地、房屋等有效的抵押担保正是此前农民得不到贷款的瓶颈。这位专家说,互助社的支持力度小,很多企业进入小额贷款公司的目标是转成村镇银行,因此要谨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偏离政策初衷。

  在长期关注农村金融的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周立看来,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抵押物缺乏、特质性成本与风险、非生产性借贷为主,这四个农村金融市场的基本问题是商业银行难以克服的,他建议应充分尊重和支持社区金融、草根金融,因为这是农村自发的依托熟人社会而生的金融组织。

  “我们不仅提供资金互助,还联合买化肥买农药,虽然现在规模小,效益不明显,但若能村村联合、镇镇联合,农业的利润就会留在农村,农村的资金就会留在农村。”姜志国说。

  本报北京12月10日讯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