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与常州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1日09:35  常州日报

  “我1979年第一次航拍常州时,用的是黑白胶卷。那时文化宫周围的最高建筑是三层楼,二十一中学还是泥土操场,我在镜头里清楚地看到了学生打球时扬起的尘土。”

  10日,记者在摄影展上见到了常州摄影家协会主席汤徳胜。改革开放30年来,作为国内著名航拍摄影家,他用29次航拍经历为我们提供了“空中看常州”的宝贵视角。

  当手中的镜头划过30年历史,定格在2008年,汤德胜不得不感慨,如今的常州真是“换了人间”。常州城变美了、变高了、变大了、变绿了,路变宽了,河变整洁了,景点和市民活动广场变多了。

  除了航拍的宏大视角,汤德胜还坚持将镜头对准普通龙城百姓。“我始终坚信,百姓脸上的表情是中国发展最写实的晴雨表。”他直言,改革开放30年来,每个历史阶段常州人脸上的表情都是不一样的。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刚刚分田到户的农民迸发出久违的激情,那种纯朴的喜悦深深打动了汤德胜。八十年代,常州人开始品尝到改革带来的实惠,汤德胜用《家常菜》来展现市民的温饱无忧的生活,又用《再来一个》反映广大农民日渐高涨的精神文化需求。到了上世纪90年代,常州的城市化进程让很多农民告别了故土,汤德胜的镜头里,记录了他们的不舍、他们的改变、他们乔迁新居后的惬意日子。步入新世纪,小康常州进一步提高了市民的幸福指数,汤德胜镜头中的常州人是那么轻松洒脱、快乐和谐。

  和汤德胜一样,市第二人民医院宣传科科长陈亮也用镜头记录了这不平凡的30年。1979年,陈亮进入卫生系统工作,那时候二院的一台30毫安X光机还是国民党时期留下的。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一位华侨将美国淘汰下来的一台1250毫安X光机、一台全身CT机捐给二院,让二院在全省都出了把“风头”。

  而现在,常州的医疗设备不仅接轨国际先进水平,而且医疗科技、诊疗环境等也发生了巨变。市政府大力推行的爱国卫生运动、计划免疫、社区医疗等做法,更是让百姓得到了实惠。陈亮说,他现在最大的感觉就是值得拍的素材太多了,自己老觉得“来不及拍”。眼下陈亮收了好多徒弟,希望用更多人的镜头来一起记录这个伟大的时代。记者朱雅萍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