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952年,有了自己的田啦!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2日04:06  大洋网-广州日报

  寻找莞邑旧影

  文/图 记者 陆勇 通讯员单辉强、徐杰

  终于有了自己的田啦!时年40多岁的(犭時)二脚踩着刚刚分来的田,脸上笑开了花。东莞市厚街镇文广中心副主任方耀森回忆照片的内容说,那是1952年的秋天,土改工作队来到了厚街,当时的(犭時)二家分到了一亩一分四厘田,欢喜的她长时间地待在田里不肯走。

  原景:高兴得站在田里不肯走

  方耀森告诉记者,照片拍摄的地方就在东莞市厚街镇S256省道桥头段,那块田就紧挨着路。不过他并没有亲眼见到(犭時)二在她家田地上笑逐颜开的经典画面,“因为我那时还没有出生呢,由于工作的性质,关于她当时的情况是我后来慢慢了解到的。”

  方耀森补充说:“我以前认识她,还在桥头吃过她煮的饭,不过可惜她现在过世了。她的名字很独特,看到照片,一般人都念不出来,‘(犭時)’字字典里面查不到,广东话里念di,意思是丑,这是她老公的名;‘?’是因为她的老公排行老二,家人称她为二嫂,按照当时的风俗结婚后她随夫名再加上老公的排行,当时人们就称她为(犭時)二了”。

  一提起这张照片,看着照片中?二开心的样子,桥头村的很多老人都能记起那个令他们欢欣鼓舞的年月,“终于分到田了,当时?二显得特别高兴,照完相后还不肯离开,春风满面地在田附近转悠来转悠去。”

  据回忆,当时(犭時)二年龄大概是40多岁,家人去世较早,只剩下她独身一人,分到田后,她干起活来就像个男劳动力,每天早出晚归。

  老人们回忆,1951年到1952年期间,桥头开展了土改运动,当时的农民个个激情高涨,那种拥有自己的田地的念头让人们浑身上下全是劲,有了地后干起活来好像不会累似的。

  《厚街镇志》的数字表明,“土改”前,桥头、厚街以及赤岭等12个乡,共有11041户,总人口38625人,耕地101278亩,其中地主、富农共631户,占总户的5.7%,却占有了耕地24815亩,为总数的77.5%。而贫下中农有10410户,占了总户数的94.3%,有耕地7198亩,占总耕地的22.5%。土改后贫农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一块地。

  现状:那片土地已全盖上高楼

  1952年5月,上级部门派来了土改工作队到厚街,各乡相续成立农民协会,村里设立了贫协小组,领导土改,没收了地主财产,征收富农多余耕地。老人们说,分配土地时首先满足贫雇农,后照顾中农,适当满足鳏寡孤独,老人们说,分地“一般是按照人均计算”,还有粮食、农具等东西分配,基本上是最缺什么就补什么。

  “照片上的(犭時)二身前的小牌就写明了她当时分得了一亩一分四厘田”,老人们回忆,当时拍了好些人分到田的照片,拍她就是因为她家境不幸,是一个典型。“后来其他人的照片因为种种原因损毁丢失了,只有她的照片幸存了下来”。

  如今S256省道桥头段附近到处林立着工厂和酒店,农民忙活在田里的景象已经被车间或写字楼里忙碌的景象所替代。一位陈姓的老人说:“桥头现在已经没有田可种了,(犭時)二当初分的田早就盖上了高楼,但经过这里的时候时不时回想起以前没有田种的日子,想起靠种田养活了自己的一家子。现在到处都是工厂,日子也好过了,但是年轻人对种田那一套很是不屑,看到这种情景,我们心里很不安,但是也不能说服他们,老人还是希望留一点田继续让人种着。”

  “在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之间我还吃过(犭時)二老人煮的饭呢。”方耀森回忆说,“1974年左右我到桥头去放电影,有几次就是她给做的饭,当时她身体看起来还很硬朗,心态也不错,闲下来也会和大伙挤在一起看露天电影。”

  现在(犭時)二老人已经过世,桥头村还有一些老人知道她,因为她年纪大了,村里安排她在村委会做饭,在村民的印象中她“是一个健谈的人”。

  “再过上一段时间,等我们这批老人们都走了,可能就没有人记得她了。”陈老先生看着照片笑了笑,到时谁还会记得那个想种田的时代。

  本报莞邑旧影征集活动还在继续,若您有东莞地区的老旧影像,请提供给我们,拍摄时间在1952年12月1日之前,以体现东莞的历史风情、时代名人及重要地标的照片为佳。

  活动热线电话:

  (0769)22344428 13794820956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