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书别做影视的附庸

  电影《梅兰芳》的热映,带来了相关图书的热销,市面上有《梅兰芳十九章》、《梅兰芳全传》、《梅兰芳:移步不换形》等不少于六七种的图书,甚至出现了书名同为《梅兰芳和孟小冬》的双胞胎图书,一本作者为台湾文史学家蔡登山,一本作者为内地传记作家李伶伶。据报道,李伶伶所撰写的《梅兰芳和孟小冬》首印已经售罄,正在加紧加印中。

  在网上读了几章李伶伶的《梅兰芳和孟小冬》,作为一本传记文学,写作水平仅够合格而已,流水账式的乏味叙事,不硬着头皮真很难读得下去。如果不是同名电影的拍摄和公映,这类图书的命运只能是偏于一隅,等到少数人前来“寻芳”。看来,中国电影已经真的具备产业化的雏形了,连图书都捎带着能沾上光了。

  在电影《梅兰芳》中,“梅孟恋”只是其中的一节,影片在渲染这段感情戏时,用了点好莱坞的手法,激起了人们对这段恋情的高度关注。戏不够,“书来凑”,这大概是讲述梅兰芳和孟小冬恋情关系的书卖得最好的原因。说不准随着电影的持续放映和相关话题的深入讨论,还会有什么速成图书被赶印出来,不过,对这些跟风图书,还是要抱有一些警惕心理为好,因为很多时候它们都蛮符合“注水书”的定义。

  也许不该抱怨作者和出版社跟风热点扎堆出版同题材图书。受网络阅读冲击,作家和出版社们都活得很艰难,好不容易前面有一名大导演鸣锣开道,这趟顺风车不搭白不搭。再者,电影和图书既然都是文化消费品,那么在市场来了的时候,大家一起分享似乎也天经地义。但是,身为一名读者,当看到图书跟随在影视产品的后面,成了影视的附庸,还是感觉到有点难以接受。

  中国影视业编剧能力一直欠缺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近年来虽略有改善,但国内缺乏优秀编剧还是不争的事实。在国产影视缺乏编剧力量支持的时候,图书成了国内影视产品最大的内容来源,大量获奖电影如《红高粱》、《活着》、《鬼子来了》等都源自图书改编。但自所谓的“国产大片”概念出来后,图书对于电影的影响越来越小,不知道这是否是大片患上虚妄症的一个原因。

  2002年,电影《英雄》尚未公映,同名图书便已经出版上市捞金,自此之后,几乎每部大片背后,都会跟随着一本同名图书,包括陈凯歌的上一部作品《无极》,也请郭敬明来撰写小说版。这些活在大片阴影下的图书,虽然凭借电影的影响,也能卖上几万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证实,作为电影的附庸,图书产品某种程度上更像是一种附赠品,电影或赞或骂,总算还能在人们的记忆里留下一笔,那些图书产品,恐怕早就被人们遗忘到九霄云外了。

  电影《梅兰芳》请来旅美作家严歌苓担任编剧,似乎也说明,之前出版的相关图书,并没有改编价值。那么,作家们何不在相关影视产品未开拍之前,努力将书写得好一些?现在过来凑热闹,难免给人一种攀龙附凤的感觉。电影在整个文化产业链占据强势地位,是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只是,希望图书能够独立于这个产业之中,成为影视产品的内容来源基地,而非永远追随于影视背后的“乞食者”。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