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科学发展观: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2日10:20  红网

  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对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并根据我国的具体实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时期,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在新的发展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总结我国长期建设和发展的经验教训,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作出的新贡献。研究科学发展观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新贡献,对于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意义十分重大。

  (一)“落后就要挨打”: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不忘近现代百年屈辱史、探索中国发展道路而作出的科学论断

  

  新中国成立之初,西方预言家曾声称:“中国无法靠自己的力量养活自己。”然而,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打破了西方预言家的预言,用不到三年的时间就恢复了原本就很脆弱又被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即将结束、第一个五年计划部分量化指标即将完成的关键时刻,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其大无畏的开拓精神,重新认识世界、认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重新认识中国社会,开始了对初步建成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的探索。

  1956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同志论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基本方针与基本思想,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和战略设想。《论十大关系》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概括起来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论十大关系》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寻找一条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是一条突破苏联旧有的模式、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这就要求“我们要学的是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并且学习一定要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我们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也就是说打破一切条条框框,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根据中国实际,以苏联为戒,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国情密切结合起来,探索一条我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57年6月,毛泽东同志在科学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国内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发表了重要著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同志首次系统地提出了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对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特别是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刻的论述。他强调:我国有六亿人口,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这个客观存在出发,“都要从对全体人民的统筹兼顾这个观点出发”,“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

  与此同时,由于我国自进入近代以来,就面临着“落后就要挨打”的严峻形势,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1963年9月,毛泽东同志不忘近现代百年屈辱史,在斯大林提出“落后就要挨打”的科学论断近30年之后,告诫全党要树立“落后就要挨打”的忧患意识。他指出:若不发展生产,“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脚,我们就要失败。”,“如果不在今后几十年内,争取彻底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态,挨打是不可避免的。”(《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340—341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他同时又指出:“帝国主义现在是处在衰落时代,我国社会主义阵营,全世界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革命斗争,都是处于上升的时代,世界性的战争有可能避免。这里存在着战争可以避免和战争不可避免这样两种可能性。但是我们应当以有可能挨打为出发点来部署我们的工作,力求在一个不太长久的时间内改变我国社会经济、技术方面的落后状态,否则我们就要犯错误。”(同上),“我们应当以有可能挨打为出发点来部署我们的工作”,这是毛泽东同志的伟大战略思想、战略部署,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毛泽东同志关于“落后就要挨打”的科学论述。

  毛泽东同志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两篇光辉著作,其中关于发展的思想,不仅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实际,对当时我国的发展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而且为我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作了十分有益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特别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和“统筹兼顾”的思想,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理论渊源。“落后就要挨打”,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不忘近现代百年屈辱史、探索中国发展道路而作出的科学论断。“落后就要挨打”,第一次强调了发展的紧迫性,振聋发聩。

  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汲取我们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忽视发展经济、热衷政治斗争的严重教训作出的科学论断

  

  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有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不懈探索和实践,我国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后,我们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迅速改变面貌。特别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主要是由于我们党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没有真正搞清楚,对于苏联模式的弊端以及我们要从哪些方面突破苏联模式等重大问题还缺乏真正的了解,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前20年中,一直未能突破苏联模式的框架,甚至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错误发动“文化大革命”,将苏联模式的某些弊端推向了极端,致使国家发展缓慢,人们生活水平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

  面对“文化大革命”结束之时我国混乱的政治局面、缓慢发展甚至停滞的经济状况,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紧紧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条主线,在上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道路,把中国社会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对中国的发展问题,以新的伟大实践为基础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上,邓小平同志从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中国社会主义所处的时代特征和面临的机遇等各个方面,作了以往从未有过的系统论述,得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结论。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发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他强调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要“扭住不放,‘顽固’一点,毫不动摇”,“一切围绕着这件事,不受任何干扰”,“一天也不能耽误”,要“一心一意搞建设,发展生产力”。同时,他还强调发展必须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发展要抓住机遇、在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通过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国内稳定和国际和平是发展的必要条件等等思想,从各个方面阐述了实现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论断,道出了发展的重要性,掷地有声。“发展才是硬道理”,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党的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鉴于我国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最终决定作用、鉴于我们在相当长一段内忽视发展经济、搞“阶级斗争为纲”的严重教训作出的科学论断。“发展才是硬道理”,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使我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观有了一次重大的飞跃。

  三、“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教训得出的科学论断

  20世纪80年代末,曾经给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带来深远影响的社会主义改革运动发生了令人震惊的剧变,一些国家的共产党瞬间解体垮台,社会制度以私有化为主要内容的“休克疗法”方式急速向资本主义性质和市场经济转变。

  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从党和国家命运的高度,深入思考着这场复杂历史事变提出的严峻问题:如何既能使我们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确保我们几千万烈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又能把我国经济更快更好地搞上去?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任何国家政权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任何一个政权都必须掌握一定的经济和物质力量,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治理,都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来提供这种经济和物质力量,否则便不能存在和发生作用。他坚持邓小平同志“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论断,进一步将发展视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他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江泽民同志2002年“5.31”讲话),“我们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要有新思路。”,“我们要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掌握国际竞争的主动权,就必须抓住和用好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江泽民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全体会议时的讲话)。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一科学论断,阐述了发展的意义,透彻精辟。江泽民同志强调“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首次将“发展”提到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地位,提升了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发展与执政问题联系了起来,突出了发展在党的执政内容、执政过程、执政基础中的重要地位,对于进一步明确我们党执政的任务、提高执政的水平、巩固执政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江泽民同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核心内容。按照邓小平同志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设计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接过由“温饱”到“小康”跨越的接力棒,进一步牢固确立发展这个当代中国的主题。在发展的指导思想上,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发展的基本思路上,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在发展的战略方针上,提出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样,我们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观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四、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得出的科学论断

  

  建国以来,经过几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我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在这些发展观的领导下,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已位居世界前列,经济和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各项权益总体上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国家开始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然而,在新世纪新阶段,由于对发展理念的认识不足,相当一段时间里往往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等同于GDP;由于错误的政绩观的引导,以经济的增长来赢得上级领导的关注;由于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还迟迟没有实现,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更由于某些个人和小团体利益的驱使,在长期经济增长前后所存在的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解决,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出现了一些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如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不尽合理,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等等。这些问题能否得到较好解决,不仅关系着国家的形象、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关系着我国能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而且直接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关系着中华民族能否最终实现现代化。

  现实的问题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上的众多经验教训、乃至国际上许多国家走过的弯路都告诫我们,建设发展必须遵循建设发展的规律,要以科学发展的方式处理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所遇到的各种矛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面对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执政党究竟如何引领社会继续向前发展?

  针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遵循建设的规律和发展的规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的关键时刻,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适应我国新的发展要求,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此后,中央反复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党的五中全会上,我党进一步强调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将之体现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2007年“5.26”讲话中,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科学发展。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作出了最具权威性的科学定位,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发,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我党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因而对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领域和方面发展不够平衡的问题,着眼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发展的代价、风险问题以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创新了发展理念,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协调发展的新思路,开拓了发展思路,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因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着眼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丰富了发展内涵,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破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难题,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因此,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总之,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十七大报告)。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稿源:红网 作者:杨渺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