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票价不上涨 运力为历年之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2日12:25  新闻晚报

  

票价不上涨运力为历年之最

  12月7日,外来务工人员及家属们在一班杭州至贵阳的客车厢里等待发车 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电

  “票价还涨吗? ”“买票还难吗? ”“乘车还挤吗? ”2009年全国铁路春运方案发布后,在互联网上引起强烈反响,网友纷纷发帖、留言热议春节“回家难”。为了及时回应网友呼声,新华网11日专访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对网友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解答。

  网友:与往年相比,2009年的春运方案有什么特点?将在哪些方面加强准备?

  王勇平:2009年春运方案呈现出五大特点:一是运输能力安排为历年之最。今年比去年增加了150对客车,日均客运能力可达448万人,同比增加18万人。重点地区直通能力安排也为历年之最。二是梯次安排临客开行方案。三是充分挖掘运能潜力。挖掘车辆潜力,加快车底周转,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出行。四是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五是充分做好应急保障,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运能紧张仍将是2009年铁路春运面临的主要课题。

  网友:铁道部2009年春运工作会把哪项放在首位?

  王勇平:铁路春运一贯坚持安全、能力、秩序、服务、售票“五位一体”的指导思想。春运安全尤其是确保旅客列车的绝对安全是铁道部2009年春运工作的重中之重。

  网友:金融危机导致不少农民工提前返乡,加上春节日期提前,是否会对客流高峰造成影响?怎样积极应对?

  王勇平:近期铁道部对铁路春运农民工客流做了细致的调查分析,预计2009年铁路春运客流将继续呈现需求旺盛的态势,并在出行特点上呈现节前来得早、上得猛,节后客流启动早、持续长的特点。主要原因是明年春节比往年早,加上一些企业订单减少,部分打工客流提前返乡,节前务工返乡流、学生流和探亲流将出现严重叠加;节后务工客流受经济形势影响,将提前出行找工作,而各地企业用工需求变化大,民工流向将呈现一定的不确定性。

  11月份以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铁路就出现了农民工提前返乡的客流,当时广州和上海地区已经大量增开了临客。为切实做好2009年春运农民工运输工作,我们将根据各地农民工客流状况及时安排运力,保障运输需要。并且,通过增加运输能力、调整运行区段、优化列车到开时间和停站以及改善农民工运输条件等措施,更好地满足农民工的旅行需求。

  网友:票价是否已确定不上涨?老问题“买票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今年可有新招解决?

  王勇平:2007年铁路宣布春运旅客列车票价不上浮的政策,今年我们会把这一惠民政策坚持下去,不会上涨。

  “一票难求”的根本原因在于运能与需求之间存在着突出矛盾。今年我们在尽全力扩充运输能力的基础上,还将通过进一步增设售票窗口、延长售票时间、开展电话订票等方式,最大限度敞开售票,减少旅客买票难、排队难的负担。当前中国铁路建设正处在黄金时期,一大批客运专线、城际铁路相继开工并投产,预计三、五年之后,“买票难”现象将得到明显缓解。

  网友:21日起调整的全国铁路列车运行图是出于什么考虑?动车组票价贵,为何不多增开普快和特快?

  王勇平:为充分运用好铁路新线建成投产和内涵挖潜新增的运输能力,铁道部根据后续动车组交付计划和客运需求,调整了全路列车运行图。调整运行图后,全国铁路共增开跨铁路局旅客列车22对,新增能力不仅包括动车组,还包括直达特快、特快列车、快速列车和普快列车。

  此次调图增加了运输能力,调整了运行区段,优化了列车到开时间和停站,将对缓解春运能力紧张局面,方便旅客出行发挥积极作用。新图增开的8对动车组全部投放在运输需求最旺盛的地区和线路,分别是:北京至杭州、天津至哈尔滨、天津至沈阳北、沈阳北至哈尔滨、沈阳北至济南、郑州至济南、汉口至青岛、汉口至北京西。

  网友:2008年初冰雪灾害给出行带来很大困难,今年是否有应对恶劣天气、秩序混乱或旅客发送量提前等突发事件的预案?

  王勇平:目前铁道部已针对各种突发事件做出重点部署,确保各铁路局充分考虑客流突增、天气突变、行车事故、设备故障等因素造成的客流积压、秩序混乱等问题,制定完善应急预案,明晰应急指挥责任,明确应急处置程序,落实物资储备和人员演练,确保各站车建立列车运行信息通报渠道,制定客车晚点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日前铁道部发布了《铁路暴风雨雪雾等恶劣天气应急预案》。各铁路局正在加强培训,让职工全面掌握恶劣天气情况下的应急作业技能,切实提高实战能力,确保应急有备。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