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独臂将军”李蔚如举炸弹逼开通远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3日02:00  华龙网-重庆晚报

  

“独臂将军”李蔚如举炸弹逼开通远门

  李蔚如

  

“独臂将军”李蔚如举炸弹逼开通远门

  李蔚如烈士纪念碑

  ■入档理由

  12月6日,市委副书记张轩和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存根等来到涪陵区大顺乡,隆重纪念李蔚如烈士诞辰125周年。李蔚如烈士陵园也于当天正式开园。

  在重庆近代史上,李蔚如可谓是个传奇人物:早年加入同盟会,亲历辛亥革命,带领学生军打开通远门,迎接革命军进入重庆城;在家研制炸弹,炸瞎右眼炸残右手成“独臂将军”,却照样领导和参加了四川讨袁、护国、护法之役,并屡建战功;1924年,因厌倦军阀混战而解甲归乡;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涪陵四镇乡组建八千农民自卫军,与刘伯承等领导的顺泸起义相呼应;1927年7月,被军阀郭汝栋诱捕,英勇就义。

  本报记者走访了烈士后人和文史专家,首次披露他的传奇经历。

  坐着轿子去行刑

  “我今日死矣,以身殉党国,理得而心安。”

  “刘湘根本不敢把李蔚如押进重庆城。”涪陵区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蒲国树告诉记者,1927年7月8日,押送李蔚如的队伍抵达南岸黄桷垭,王陵基急忙找到刘湘:“你准备以师礼待之,还是以友礼待之?”刘湘不语。王陵基进一步说,“我看不必进城了。”

  这个让刘湘等人既敬又畏、必欲除之而后快的李蔚如到底是何许人?他不仅曾是刘湘的老师,而且是老同盟会员,1922年曾被任命为川东道尹(相当于重庆市长),在川军中素有威望,此时已加入共产党,在涪陵四镇乡发展了农民军八千人,让刘湘等深感威胁。

  亲眼目睹李蔚如被害的黄桷垭张保长讲述,李蔚如是坐着一顶藤轿,由轿夫抬到黄桷垭来的。行刑地,现处于南岸区第四人民医院旁的废品站,当年叫做猪市坝。李蔚如从容写下遗书,“我今日死矣,以身殉党国,理得而心安。”他叫随行的勤务兵拿钱给抬轿人,让他们把自己的尸体抬回老家涪陵大顺。“他指着胸口,昂首让刽子手开枪。”

  1950年,重庆人民在欢庆解放的凯歌声中,隆重纪念“三·三一”惨案殉难烈士和革命先烈。吴玉章同志从北京寄来亲笔题词:“纪念闇公、蔚如诸同志,为革命牺牲,永垂不朽!”

  当时的媒体报道称,李蔚如牺牲了,四川革命力量的最后一个阵地丧失了。背景是,四川自“三·三一”惨案发生后,除泸州及涪陵两处,反动势力几乎控制了全川。随着泸州起义的失败,涪陵成了革命力量与军阀对峙的最后一个据点。

  炸弹逼开通远门

  研制炸弹时炸瞎右眼、炸残右手,却仍上前线指挥,被赞誉为“独臂将军”。

  李蔚如的儿子李亦民(1985年去世)回忆,祖父期望父亲考中秀才,但他却在清朝最后一次科举中落榜。1904年,21岁的李蔚如不顾父亲反对,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与吴玉章、熊克武、但懋辛等一起,向“炸弹大王”喻培伦学习制造炸弹,由此多次被任命“炸弹队长”,曾参加广州起义,并在重庆辛亥革命中立下大功。

  1911年11月22日早晨,重庆郊外响起枪声。同盟会员夏之时率领起义军兵临佛图关,重庆知府钮传善仓皇下令关闭九门。时任重庆体育学堂教习、兼带学生制造炸弹的李蔚如,带着敢死队赶到通远门,举起炸弹。大义凛然欲同归于尽的阵势,吓得守军赶紧打开城门。

  一时间,重庆一派光复景象。学生、商团、民团集体出动,涌向朝天观参加军民大会,重庆知府钮传善、巴县知县段荣嘉被迫到会。李蔚如率夏江秋、陈崇功等敢死队员,手持炸弹、手枪,将现场团团包围。在现场群众和强大武装的威慑下,清朝官员乖乖剪了辫子并交出大印。

  重庆蜀军政府成立后,李蔚如被委任为涪州地方司令长官。

  几十年后,有人说当时“炸”开城门的,其实是用广柑、卵石、秋茄子做成的假炸弹。这个说法是真是假已很难考证,但对他的家人来说,炸弹是一个噩梦。烈士的侄儿李庆智老人介绍,他的父亲在自传中讲到,大哥李蔚如在自家一偏屋的桌上拆开炸弹研究内部结构,不慎引爆炸弹,他的右眼被炸瞎、右手被炸残,一个弟弟当场被炸死。但在四川讨袁、护国、护法运动中,他照样上前线指挥,有“独臂将军”之称。

  涪陵区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冉启蕾评价,“起义,被通缉,流亡,回来再起义,几乎成了这一时期李蔚如战斗生涯的主线。”

  八千军力震川东

  军阀们慑于李蔚如的威望,就算借路过境,非但不敢骚扰,还要送点武器作为“过境礼”。

  1924年,“独臂将军”在行军途中突然折回家乡,他家大门上新刻了一副对联,“苔砌倦观群蚁阵,花房嫌听乱蜂衙。”涪陵区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蒲国树认为,李蔚如此时已看清军阀混战的本质,决定退出这场肮脏的战争。

  身经百战的将军,如何能在家中坐得住?不久,李蔚如接手四镇乡联团办事处的工作,并很快招抚当地赵、瞿、谭、陈四大匪首。在杨闇公、吴玉章、刘伯承等的影响下,在中国共产党派去涪陵的童庸生、喻陵翔的帮助下,李蔚如积极开展农民运动,创办团练讲习所,建立农民协会,成为农民运动的最早先驱之一。他还创办了更新小学、弋阳师范学校,培养了大批革命骨干。1926年夏,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截至1927年上半年,四镇乡联团(实际已改造成农民军)已有八千多人,枪七千余支。涪陵,一时成为川东的革命中心。

  “他在报上发布宣言,不准外来军队在防区内常驻,不准拉夫拉马。”蒲国树介绍,军阀们慑于李蔚如的威望,就算借路过境,非但不敢骚扰,还要送点武器作为“过境礼”。对坐镇重庆的军阀刘湘来说,李蔚如的农民军就像插在心窝上的一把尖刀。他最怕四镇乡农民军配合刘伯承领导的顺(庆)泸(州)起义军,从背后攻其老巢,对重庆形成夹攻。

  李蔚如也的确有响应顺泸起义的计划。他接连写了两封信给刘伯承,要他速将泸州撤出的部队带到江津、綦江、南川一带,与四镇乡连成一气,并请刘伯承来四镇乡主持军事工作。令人扼腕的是,第一封信竟未送到,第二封信送到时,刘伯承已出川。

  此时,又传来刘湘手下部队进抵涪陵南部要塞冷水关的消息。与李蔚如有着师生之谊、驻守涪陵的军阀郭汝栋,“及时”送来一封十万火急信件,自称誓与刘湘决一死战,要求李蔚如赶到同乐镇面商。其实,这是郭汝栋讨好刘湘而设下的圈套。李蔚如一到同乐就被拘捕。

  1927年7月8日,李蔚如被害。《民力日报》报道,当时某要人盘问他:“你为何要当共产党?”李蔚如的回答掷地有声,“四川有几人配当共产党,我得为共产党员,虽死犹荣。"

  ■记者 杨 娟/文 毕克勤/摄

  网络编辑:王敏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