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寿光发现3000年前古盐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3日03:20  舜网-济南时报

  ●专家称其为“至今为止世界范围内发现最完整、最早的制盐遗址”●距今3000余年,已被列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名单●南水北调工程有可能为其“改道”,省博新馆将为其设“专馆”

  寿光双王城水库制盐遗址群考古现场 记者 张彤摄

  时报讯(记者 张彤)“山东寿光双王城水库制盐遗址群面积之广、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密集、保存之完好,全国罕见。可以说,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商周时期最大的制盐遗址。”前天中午,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光冀,在寿光双王城水库制盐遗址群考古现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发表了上述见解。

  前天下午,由山东省文物局组织的寿光双王城水库盐业考古发掘成果论证暨新闻发布会在寿光举行,会上,省文化厅副厅长谢治秀介绍,为做好南水北调工程山东段的文物保护工作,从今年4月开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对双王城水库工程范围内的遗址进行有计划的发掘,发掘面积近4000平方米,发现多处比较完整的商周时期与制盐有关的重要遗迹。截至目前,在双王城水库30平方公里的遗址面积上已发现盐业遗址87处。

  寿光双王城水库,位于寿光市区以北35公里。在考古现场,记者看到,在一片广阔的黄土地上,整齐排列着众多被考古人员挖掘出的不同形状的圆形、方形、长方形等不同形状的遗迹。

  负责本次考古的省考古研究所专家党浩告诉记者,有关双王城水库盐业遗址已进行多次勘察,现在调查工作的重点是了解古代制盐流程(制盐原料、如何取卤、如何制卤、如何成盐)、遗址内部结构、古代制盐对环境的影响等。

  省文物局王文波副局长介绍,为进一步弄清制盐遗址的内部结构,专家们选择两个遗址点进行了试掘。编号为014的遗址是此次试掘的重点,主要目的是探寻商代晚期的制盐流程及相关问题。经试掘,现已发现了盐井、盐池、池边路土、运输道路和大面积的红烧土,红烧土可能是烧制盔形器的窑址或大型煮盐灶,已经确定为制盐的关键环节,因发掘还没有结束,具体暂不能确定。

  北京大学教授李水城教授称,这是国内首次发现金、元时期的盐井、卤水沟、盐灶。李水城教授称,在这么大范围内发现如此密集的与制盐有关的古代遗址,在我国考古史上尚属首次,也是至今为止世界范围内发现最完整、最早的制盐遗址。双王城水库周围的盐业考古已经引起世界考古学界的高度关注。北京大学刘绪教授透露,目前这一国内空前的发现已经被列入本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名单,并且很有可能入选。在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专家们达成了一致意见。此次考古发掘发现了比较完整的盐业作坊遗迹,发现了商代晚期遗存,说明该地区至少在商代就是重要的制盐地点,这为研究中国古代制盐业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

  记者注意到,双王城大型商周制盐遗址群与我省境内南水北调工程恰好相遇,一边是商周盐业遗址群,一边是造福人类的南水北调工程。对此,谢治秀副厅长现场给予了明确答复:为了保护这些遗址,省文化厅、省水利厅将商讨建议南水北调工程为遗址“改道”,若确实避不开将考虑对“遗址”进行迁移;另外,在将来的山东省博物馆新馆内将为此特设一个“中国古代盐业博物馆”。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