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片断·影像·省城30年(之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3日07:49  燕赵晚报

  片断·影像·省城30年(之二)

  民以食为天

  我国古代最重要的两部史学著作《史记》、《汉书》,不约而同记录了这样一句话:“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简单的一个“食”字,道尽了人心向背,道尽了千年兴衰,更道尽了民众心中一个简单而不懈的追求。30年的改革历程,在历史长河中弹指一挥间,却让亿万国人的不懈追求梦想成真。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个物质匮乏的时代

  “低指标,瓜菜代,吃得饱,饿得快,肿了大腿,肿脑袋。”改革开放前,流行于许多地方的这句顺口溜,形象地描述了那个物质严重缺乏的时代。提起那时候,省会的李大妈就唠叨个没完:“一到秋天,就等着大萝卜、白菜上市,不光是为了当下吃,最重要的是把来年的咸菜给腌出来。”这还不算,买东西还要各种票证:布票,粮票,油票……曾几何时,国人见面打招呼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吃了吗?”现在的年轻人是体会不到这话的含义,而刘大妈那代人对这句问候语有着太多的感触。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温饱、小康、下馆子……

  改革开放以后,从温饱走向小康的中国人,餐桌上“逐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盛。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粗粮食品已难得一见,细粮成为餐桌上的主角。从事了半辈子餐饮业工作的李树林老先生,系原石家庄市饮食公司宣传科科长,翻开老人整理的资料本:省城第一家个体承包售货厅、第一家西餐厅、第一家快餐店……泛黄的纸页记录了省城30多年来餐饮业的巨大变化。老人回忆,改革开放前,偌大的石家庄市仅有二十多家饭店,多数仅销售大锅菜、散酒、馒头和烙饼,只有两三家饭店经营简单的炒菜。改革开放后,各式饭店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数是数不清了。

  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吃风大长,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到不出国门便吃遍世界。下馆子不再是一种奢侈,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时间减肥竟然成为一种时尚。

  21世纪,倡导绿色,吃出健康

  走进新世纪,国人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人在吃得越来越好的同时,逐渐形成了“绿色、健康”的饮食理念,从最初的吃得饱,到后来的吃得好,再到现在要求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吃得健康。国人的健康观念在新世纪集体更新,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吃,这个几千年来被民众上升到“民以食为天”高度的恒久话题,在今天已变得越来越轻松。

  资料图片提供 李树林 冯建君

  本报记者 郄磊 李青 李志华 摄影报道

  1、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山路大众小吃店后厨,工作人员正用简陋的厨具烹炸食品。

  2、1988年,沿西街粮店为方便附近学生和居民用餐,较早推出了早餐摊。

  3、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粗粮已经慢慢淡出省城市民的饭桌。

  4、1984年,石家庄饮食公司引进了天津桂发祥糕点,一时间,引得众多市民争相购买。

  5、上世纪九十年代,红火一时的长安区露天年货大集。

  6、如今,干净、整洁、卫生的饭店后厨环境。

  7、2008年12月,尽管是冬季,超市内各种新鲜蔬菜应有尽有。

  8、遍布街头的各类洋快餐店成为市民调剂口味的去处。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