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负面报道”一词慎提为好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3日14:00  金羊网-羊城晚报

  本报讯 记者夏杨、通讯员彭梅蕾报道:“社会对‘负面报道’存在偏见,往往被部分既得利益者利用,打击正常的新闻报道。”昨日,在暨南大学举行的第二届媒介批评国际学术论坛上,广东省记协主席、暨大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指出,“负面报道”一词慎提为好。

  结合中国媒体在汶川大地震的报道实践,范以锦在演讲中认为汶川报道颠覆了一个过时的概念“负面报道”。他说,地震可称为负面事件,但由于政府处置得力,媒体反应迅速,全民族的力量都凝聚起来,产生了巨大的正面影响力。“透过这些报道我们认识到负面事件并不一定导致负面报道,也不一定产生负面影响”。

  什么是“负面报道”?官方的解释是“消极的(或不好的、有害的)新闻信息”。通俗地理解,它是灾难性事件和破坏社会行为秩序的事件所传达出的信息,即我们常说的天灾人祸。

  负面报道是媒体新闻传播的一项内容。然而有些人或部门不喜欢负面报道的影响,因此派生出“控制负面报道”、“减少负面报道”等说法。范以锦说,很多时候揭露社会弊病的批评报道也称之为“负面报道”,甚至只要令某些当权者心里不舒服的报道,都斥为“负面报道”。有些官员堂而皇之地操起“不准报负面”的大棒,维护既得利益。“这令人愕然,不可思议!”

  为什么负面报道的概念会被扭曲?范以锦认为,有权认定“负面报道”的显然是权势人物,而被认定的“负面报道”往往是老百姓希望公之于众以形成舆论压力的新闻。有人借维护形象、维护稳定之名,将“负面报道”的概念扩大化了。

  怎么辨别什么是正面,什么是负面,范以锦引用了非典期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的话:“说我们不好就是负面消息吗?不是。判断报道的正面负面问题,应从是否有利于人民的根本利益方面来考虑。”

  客观地说,“负面报道”处理得好,往往能够产生正面影响。范以锦说,比如天灾报道,可以警醒人们做好防范工作;灾后报道可以让有关部门知晓灾情,积极救灾;抗灾救灾现场报道,也能鼓舞灾区人民斗志。而正面报道,因为发出来的时机不对,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在出事故时误发正面报道,容易让人猜测是出于“一俊遮百丑”的目的。

  因此,根深蒂固的“正面”“负面”观念应该摒弃。范以锦说:“负面报道在我们的文化中业已形成不佳名声,‘负面报道’一词慎提为好。”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