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活出境界

  尊重生命,同时也尊重死亡,在那位心脏病专家和草鼠眼里死亡并不可怕,也不神秘,死亡不过是生命的一种代谢

  本来这个标题想定为“死出境界”的,但写出来感到太扎眼,恐怕让读者心里承受不了,死亡就死亡,还弄出一个什么“境界”,害怕给人以作秀的嫌疑,但实际上这话还是从死亡说开的。

  有一老领导的弟子身患沉疴,命悬一线。得知这一消息,老领导从北京飞过来探望,望着弟子渴望生命的急切心情,他说了三句话“二十岁不怕死是不知道什么是死,三十岁不怕死是因为有追求,四十岁不怕死就是一种境界”。这就是“死出境界”的来由。

  最近我们这批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家中陆陆续续都传出老人死亡的消息,这也许就是古人给我们定义的“人到中年万事休”的生活状况。特别是当自己家中的老人一天天老去,他们一天天念叨“老了,不知道今年见了明年还会不会见到你们”的话语,不断敲击着我们的神经时,让我辈有意无意有时间就往家中赶,心里也想着有时间就多和父母在一起,真的有一天他们走了也就见不到了,“死亡”这个概念就这样像树根一样扎进脑子里。有时候听多了这样的话语,就在脑子里反思,为何父母这么怕死?为何他们不乐观一点地看待死亡呢?

  看过两篇文章,也是写对待死亡的。一篇是写台湾一位有名的心脏病专家教授,他一生中有许多与常人相异的地方,生活简朴,家中从没有买过小车,上班只坐公交车或者走路。当身患肝癌后,他拒绝治疗,他说:“人类消耗这个世界的资源太多了,没必要为了一个即将离世的生命再消耗不必要的资源。”他最多只吃一点止痛药,三个月后这个心脏病专家去世了,他的家人电话告诉所有亲朋好友,如果要送老人就不得自己开车,只能搭公交车。在公墓的告别仪式上,出人意料地来了许多亲朋好友,出人意料地每个人都尊重老人的意愿没有自己开车而是搭公交车赶到墓地,人们都深深怀念老心脏病专家,他用自己的双手挽救了不少的生命,却使自己的生命走得那么坦然。

  另一篇文章是写一个大草原有段时间草鼠繁殖得特别厉害,达到鼠患的境地。正当科学家为此烦恼时,他们发现这些草鼠突然聚集在一起,整个草原弥漫着草鼠吱吱吱的声音,好像它们在一起商量着什么大事。三天后,这些吱吱吱的草鼠又安静下来,成年的草鼠开始奔跑,成群结队地穿越公路、河流、高山、湖泊,路途中成千成千的草鼠就这样死亡,而后面的草鼠义无反顾地前行。终于科学家们沿着它们奔跑的路线发现,这些草鼠来到了大海边,集体扑向大海,完成了它们生命的终结,将草原留给它们的幼鼠。这就是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的神秘生命链——当一个物种多到一定的程度,这个物种就会以自己结束的方式完成生命链的平衡。

  看完这两篇文章,我对这两种不同的死亡方式不禁产生敬意,尊重生命,同时也尊重死亡,在那位心脏病专家和草鼠眼里死亡并不可怕,也不神秘,死亡不过是生命的一种代谢。

  有时候我暗自忖度老人们怕死的原因,除了他们对亲人们的留恋外,潜意识中他们是害怕孤独的。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后就是群居,许多人在一起热热闹闹地生活着,惟有当死亡来临时他们自己要孤独地面对,因为没有谁能陪他们死。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起在西藏遇到的两位老人,这两个老人将家财全部卖掉,来到当年莲花生大师修行的圣地,也是知名的天葬台之一,他们每天念经乞求神灵的保佑,也每天等待着自己的死亡。他们认为死亡就是一种重生,在他们的头脑和信念中,人的生命是非常难得的,只有今生做过大量的善事,下世才能得到一个人的身子,所以有些人一生下来就在为下一世做准备。我也想起了我的一位姑妈,她老年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是不怕死的,我死了会有菩萨来接我走”,所以我的姑妈活得十分乐观,有时候我还感到她还十分乐意去死。我想这是否也叫活出了一种境界。

  写出这篇文章,却又害怕被父母看到,他们一辈子的无神论思想岂能让你这小辈评论,他们眷恋生命的愿望岂能让你这不孝的子孙批驳。是啊,我无权去呵斥他们对生命的态度,但我还是想写出来与世人交流一下对“死出境界”的看法。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