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烫手山芋”到“无价之宝”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5日01:46  淄博新闻网

  近日,一套历经近百年沧桑、真实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契约华工战地经历和见闻的日记--《欧战华工日记》,引起有关专家的关注和兴趣,这套日记由密密麻麻的毛笔小楷写成,至今完好地保存在作者孙干的孙子、年近六旬的孙光隆那里,被视为珍宝,只许观赏,概不外借。

  这套不同寻常的日记有着从“烫手山芋”到“无价之宝”的曲折经历。孙光隆告诉记者:“原来没觉得这日记有多特别、多重要,现在经多方人士鉴定分析,越来越觉得它珍贵了。别人出再多钱,我也不会卖,将来可能作为文物献给市博物馆,供人们参观、研究。但目前,我想把它整理成书出版。”

  1917年夏,第一次世界大战正酣,英、法大批青壮年参战,劳工紧缺的英国将招工对象瞄向中国,北洋政府招工局暨英国“华工招募处”到博山招募华工。当时,正是热血男儿、梦想周游世界的孙干看见告示,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成为背井离乡的中国劳工大军的一分子。在长达2年的异国服役期间,教华工识字、代写家书、收发记账,几乎成为孙干战地生活的全部。稍有闲暇,他就四处察看,参观学校、考察当地经济、了解民风民俗等,并将所见所闻用毛笔小楷记录成册,内容涉及战争以及英、法等西方各国社会、经济、教育、卫生、生活等,形成了一部近十万字、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见闻录的第一手资料--《欧战华工日记》。

  但这部绝无仅有的书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却成了孙家的一块“烫手山芋”。孙光隆告诉记者,1967年开始反“四旧”,每家每户不管家具、瓷器、用具还是书籍,与花鸟虫鱼、帝王将相、丫鬟仕女等封、资、修沾边的,都得统统烧掉、砸掉、涂掉,全城深陷在被抄家、被揪斗的恐惧之中。一日深夜,孙光隆的父亲点起一把火,把那些四书五经之类的书籍统统烧掉,当他拿起这部日记,却掂来掂去犹豫起来,烧还是不烧?整整思索了一宿,终究没舍得付之一炬,而是将它转交给了孙干的世交、当时的市政协秘书长郭鲁斋先生。郭先生看过这部日记,认为无论是内容还是笔迹,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于是对孙光隆的父亲说:“把它放在我这里吧,我不害怕,一定会好好保存它。”直到1983年,这部珍贵的手稿才辗转回到孙光隆手上。孙光隆说,在之后的20多年里,曾有社会各界人士为这部日记慕名而来,有的表示要出高价收购这部日记;有的提出将其整理成书,供大家欣赏、研究;市博物馆征集办公室的同志则提议,将这部日记放在博物馆里展览。

  这部日记将何去何从?孙光隆说还没做过多的考虑和决断,他现在正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进行书稿的整理出版事宜。

孙春晓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