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古祠堂可改建民俗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5日02:35  扬子晚报

  昨天早上8:30,南京城市记忆民间记录团和孙氏联谊会的成员以及多位热心市民,共50多位志愿者,在新街口新华大厦楼下集合,浩浩荡荡前往江宁孙家祠堂。志愿者在拾砖瓦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石鼓、条石、瓷片等,甚至还有战国时期的碎陶片。昨天前往现场的原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孙观懋先生建议,将孙家祠堂改建成民俗馆,供游人参观。

  祠堂附近发现散落石鼓和条石

  志愿者稽先生在祠堂西北边的菜地里发现了很多石鼓、青石、青砖、小瓦等,立即向专家戚建祥汇报。戚建祥是中国建筑学会木结构专委会委员,专门从事轻型木结构的研究。他告诉记者,这些石鼓、条石都很有价值。戚先生解释,石鼓的中间有一个洞,是用来插木头柱子的。木头最怕雨水,俗话说:干千年,湿千年,不干不湿两三年,意思是干木头可以保存千年,浸在水里的湿木桩也能保存千年,木头最怕半干半湿,两三年就会烂掉。由于石鼓的形状特殊,雨水浇在上面就会沿着斜面流下去,不会淋湿木头。

  祠堂的东北面也发现了三四面古墙和门洞,西面有四块廊檐石,志愿者将它们原地保护起来,专门绘制了地图和标记,供有关部门参考。

  戚先生说,据他考证,这座祠堂应建于1600年—1700年之间,是典型的传统木结构的房子,在南京这样的房子已经不多了。他曾多次去四川、安徽、福建等地考察,这种老房子人家都保护得很好,孙家祠堂作为明清故居,而今沦落成这个样子,实在让人心疼。

  祠堂内找到战国碎陶片

  市民黄乃海先生是一位对文物颇有研究的民间收藏家,昨天,他在拾砖瓦时向众人展示了他发现的战国时期的碎陶片和康熙乾隆年间的碎瓷片,让大家大开眼界。怎么知道这是战国时期的陶罐碎片呢?黄先生说,战国时期的制陶工艺和现在不一样,不是整个拉坯,而是先把泥巴搓成条,再一层层叠加起来,然后再用麻布包起来起固定作用,这块陶片可以清晰地看见每一层叠加的痕迹,并能看到网格状的布纹,因此他断定它是战国时期的。随后,黄先生又进一步解释他发现的瓷片就是康熙乾隆年间的。他说,这些瓷片上的青花色彩鲜艳,是从波斯进口的含钴的青花料制成的,而且碗底的凹槽深度高于底部外延。

  黄先生对古祠堂的破坏情况也深感惋惜。他说,南京在保护文物方面还不尽如人意,应该多学习西欧保护文物的理念,如果财力不够,把它承包给有能力的私人来经营管理,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他希望能将祠堂异地复建,如果政府要重建孙家祠堂,他愿意捐款。

  建议把祠堂改建成民俗馆

  昨天来到现场的还有原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原江苏省政协常务委员孙观懋先生,他向记者讲述了孙家祠堂的历史。北宋时期,有一家姓孙的兄弟三个从河南信阳迁到金陵,一个落户于青龙山脚下的孙家边,一个落户于方山脚下的下王墅村,还有一个落户于江宁东山,形成了后来的三支孙姓家族。如今保存最好的人数最集中的就数孙家边了。

  为了维护孙家祠堂,孙观懋提出了一个比较可行的建议,将孙家祠堂改建成民俗馆,周围建一个青年公园,这样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可以为市民特别是江宁大学城的学子们提供一个很好的游览参观场所。孙先生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据南京城市记忆民间记录团高松透露,经过多次反复的测量计算,南京工程学院的师生们本周五将拿出孙家祠堂的平面图、立体图、效果图等资料供相关部门参考。

  王颖 雨馨 吴俊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