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门西璇子巷出新重现青砖马头墙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5日02:35  扬子晚报

  胭脂巷、黑簪巷、网巾市、手帕巷、珠宝廊、剪子巷、箍桶巷、油坊巷、饮马巷、颜料坊,许多承载着城市历史回忆,让人无限遐想的老地名,随着南京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许多老地名如今已经“名不副实”,甚至被废弃。可喜的是,老城南璇子巷在出新的过程中,依然保留了青砖小瓦马头墙的古风古貌,令人眼前一亮。

  昨天,记者慕名来到位于门西地区的璇子巷,看到崭新的白色围墙赫然写着“璇子巷”三个绿色大字,旁边是古色古香的徽式门楼。走近一看,围墙上不知哪位文人雅士做了一首《璇子巷赋》:

  一水秦淮,长干故里,百代市井,璇子巷深。自古市肆繁华地,昔之有啜饮者,酒庐与茶社;昔之有美味者,饭庄与食铺;昔之有木业者,箍桶与竹编;昔之有铁作者,打铁与补锅;昔之有衣着者,漂染与机织。上上溯范蠡筑城以降,凡二千五百载矣,朝代更迭,坊间流韵,吏民杂居,文商交辉,南都商会,古韵新姿,人文秦淮,今现古风之大观者也。下面有“人文秦淮”的印章和日期:戊子冬月。

  往巷子深处走,发现围墙上有许多的镂窗、砖雕和门头,巷子两边还有古式的宫灯,古色古香,置身其中,让人有一种穿越时空的错觉,仿佛回到了明清时期的街头小巷。更令人惊叹的是,围墙的两面还有许多瓷板刻画,打铁的、卖肉的、算命先生、街头拔牙、黄包车夫、耍猴人等各种意趣盎然的漫画再现了明清时期城南的生活百态和市井风情。不仅如此,小巷的绿化也是见缝插针,道路退让处和围墙之间散布着大大小小的绿地和花坛,显得古朴而又整洁。

  路的北边是楼房,南边则是大片的平房,清一色的青砖小瓦马头墙。巷子环境幽静,墙根下不时可以看见晒太阳的老人,十分悠闲和惬意,与不远处的中华路和中山南路上的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秦淮区建设局局长戴新告诉记者,璇子巷位置独特,北侧是已建成的小区,南边是大面积未改造的片区,璇子巷就是中间衔接过渡的地方,车流人流量很大。以前这条巷子非常简陋破旧,地上污水横流,空中干线复杂凌乱,既不安全也不美观,改造势在必行。改造后的璇子巷缓解了城南地区的拥堵现象,东接中华路,西连中山南路,形成了道路的网状格局。

  “璇子巷不仅仅是一条普通的道路,更是一个景观工程,文化工程。”戴局长说,中华门内门西一带在历史上就是南京的老城区,璇子巷等保存下来的街巷格局始于明代,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和街区特色。此次璇子巷的出新在完成常规道路功能的基础上,更注重尊重历史原貌,挖掘文化内涵。

  王 颖 秦小奕 文/摄

  璇子巷的“璇”,即美玉。据说,此巷子原为磨洗宝石、珠玉的作坊。这个美丽动听的名字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呢?如果您知道,请拨打96096告知我们,本报将刊登出来,与读者分享。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