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8部相机留下30年印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5日03:50  舜网-济南日报

  昨天,趁着周末,50岁的韩伟明把自己的相机拿出来维护了一番。他最近在拍摄一个专题,叫“红绿灯·斑马线”,记录种种不文明交通行为。看着照片,摸着相机,韩伟明说起30年来相机的变迁。

  上世纪80年代初,他在工厂的团委工作。那时候主要是上海产相机,单位为了留一些重要资料,就配了一部上海海鸥120相机。能买到相机可不是容易的事,用这部相机,他完成了团委工作的资料拍摄和厂里产品鉴定的资料拍摄工作。

  1986年,他的工作调动了。新单位买了一部东方135相机。那时候,市场物资非常匮乏,所有的东西都要凭票购买,济南市场上很难买到相机。恰好,单位宣传处一位同事认识了一个在济做生意的南方人,托人家从广州买来了这部天津产的相机。

  1991年,韩伟明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部相机。当时,因工作需要他到前苏联生活了一年多。那时候正好赶上苏联解体,牛仔裤、旅游鞋等一些物品在当地稀缺。韩伟明从国内带了几条牛仔裤和几双旅游鞋卖掉。托朋友从莫斯科买回了一部价值40美元的ZENIT相机。用这部相机拍摄他在苏联生活的点点滴滴。

  2000年,他又看好了携带方便的三星牌傻瓜相机,傻瓜相机记录了那个年代他经历的一切。2002年春节前的一天,他去商场看到相机在搞促销,他赶紧跑回家拿存折。因为当时每月工资才1000多元,没敢跟媳妇说是要买价值3000多元的相机,找了个借口要出存折就买了部美能达相机。从这时起,只要出门他就把相机带在身边。

  很快,数码相机开始流行。不久,他也买了一部索尼T7,彻底告别了胶卷。数码产品更新换代太快,价格变化太快,2007年初,他又买了一部尼康D200数码相机。在这期间,一个朋友又送了他一部立即成像的相机,这让酷爱摄影的韩伟明有机会尝试不同的摄影乐趣。“以前只能拍工作题材,现在拍的都是生活的点点滴滴和变迁,以前买不到相机,现在相机品牌繁多。这30年,从我一个普通家庭来看,这8部相机身上烙着改革开放30年的变迁印记啊。”韩伟明擦着自己的相机说。 (本报记者 解照辉)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