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补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短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5日07:57  南方日报

  蔡兵

  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我国的总体实力和在国际上的地位空前提高。特别是在经济上,由于长期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局面,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亮点和重要动力。应当说,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各项社会事业也有长足的进步。但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相比,我国社会发展方面还存在着较明显的滞后现象。比较突出的是:经济发展虽带来了巨大的成果,但在分配上还存在较大的不平等;一部分地区走上了快速现代化的道路,但还有相当部分地区依然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一部分人已经过上了高质量的现代化生活,但相当一部分群众还面临着“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的巨大生活压力等。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让发展的各个方面———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相互协调,尤其是经济方面和社会方面要协调。如果经济越发展,社会矛盾越突出,就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公平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下降,社会积怨不断增多,最终会使经济发展失去社会稳定的基础,经济发展的进程很可能因此中断。因此,我国现代化伟业最终能否完成,不仅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成就,还取决于社会发展的成就,即取决于能否做到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现以人为本、统筹协调的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前,我省是一个位于边陲的农业省,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中下。改革开放后,我省抓住机遇,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努力推进经济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成为我国第一经济大省。目前,我省GDP总量占全国的1/8,财政总收入占全国1/7,全省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珠三角超7000美元,经济发展不可谓不快。但与全国一样,我省也存在各种社会矛盾较突出的问题,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好,才能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

  着力解决劳动者收入偏低问题

  我省GDP连续多年全国居首,增长幅度从1996年到2006年平均保持10%以上,高的年份甚至接近15%。但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从1978年至1983年超过60%,到2006年仅为38.7%,比重不断下降。从横向看,2007年沪、浙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3623元、20574元,而广东的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7699元。从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上看,2007年上海增长了14.3%、江苏为16.3%、浙江为12.6%,均高于广东的10.5%。这种状况的存在,显然既与按劳分配这一社会主义最基本分配原则相悖,也与共建共享这一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不一致。如果这种状况长期存在下去,将极大影响劳动者工作的积极性。我省应当采取切实措施,制定政策,保障劳动者收入占GDP的合理比例,真正做到共建共享,努力实现社会和谐。

  着力解决区域发展过度不平衡问题

  我省虽是全国第一经济大省,但从区域来看,只有珠三角发展较快,东西两翼和广大的山区与珠三角地区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2006年,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人均GDP只有珠三角的1/4;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珠三角占67.0%,粤东、粤西、粤北分别只占3.1%、3.1%和3.9%。只有在加大对落后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同时,加快工业化发展速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才能缩小我省过大的地区差。

  着力解决各种民生问题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广大群众能过上好日子。目前,全国各省都在努力探寻让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的有效实现途径,我省这方面的任务也相当艰巨。我省是我国市场化进程最快的地区之一,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改革上也比全国先行一步,由于以往在改革中没有处理好“放开”与“保底”的关系,我省一些地方“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现象还相当突出。今后我省要在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方面,大胆改革和创新,争取成为全国解决民生问题的先进省,不断增加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增加全社会的凝聚力。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