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世界从图书中了解中国改革开放30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5日08:58  国际在线

  新华网北京12月14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改革开放30年来飞速发展的中国吸引着世界目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兴趣剧增。在中国出版业发展的大力推动下,有关中国题材的书籍已经成为海外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在英国,说到中国图书就不能不提位于大英博物馆对面的阿瑟·普罗布斯塞恩书店。这是一家主营东方和非洲图书的百年家族老店。店主迈克尔·谢灵厄姆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整个伦敦甚至全英国经营中国题材书籍的书店基本只此一家,图书种类很少。而现在,书店为客户提供的新书目录上就列有150种与中国相关的书籍,在网上同时销售400种有关中国的书籍。

  如今在英国任何一个书店都能看到关于中国的书籍,在大型连锁书店中国书籍的数量和种类更多。2008年北京奥运会让世界聚焦中国,各家出版社集中出版了一批中国专题图书,2008年因此被出版界称为“中国年”。

  全球享有盛名的企鹅出版社(北京)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海伦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许多与企鹅合作的非小说畅销书作者都撰写了有关中国的书,公司希望新作品能满足当代读者的口味和要求。由于越来越多的英语读者开始对中国人自己写的故事产生兴趣,周海伦说:“我们希望拓展出版作品的领域,为熟悉中国或不了解中国的读者提供新的视角。”

  著名英国文学代理商托比·伊迪认为,中国作家的作品是帮助外界了解中国的最佳窗口。为此,他不仅让旅英中国作家的图书进入世界主流英语图书市场,还进一步将这些作品推向世界。伊迪说:“西方人在读中国书时应该放下一切对中国的先入之见,并意识到别国的语言、文化、价值观与你自己的不同。”伊迪最大的愿望是在文学代理生涯结束时能用10本书改变英国读者对中国的看法,让公众换一种方法思考问题。

  去年9月,俄罗斯举办了第20届莫斯科国际书展。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驻俄罗斯总代表屈院生说,书展上,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的老教授孔采维奇在《孟子》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前流连忘返,新版《汉语900句》的几十套样书被抢购一空,“有些爱好中国书法的人还趴在墙上,用自己带来的纸拓我们贴在墙上的方块字”。曾被郭沫若尊称为“阿翰林”的俄已故著名汉学家阿理克还在书展上被追授“年度图书奖”中的俄语最佳翻译奖。

  24岁的俄罗斯留学生马克西姆正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研究生一年级。他告诉新华社记者,今年中国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奥运会,并成功实现了航天员太空行走,俄罗斯人对这个东方国度越来越感兴趣。但是,书店里介绍中国的书籍品种非常有限,根本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他自己留学中国的一个原因就是可以读到更多中国的书。虽然目前俄罗斯对中国文学尤其是当代文学的译介还不够,但近年来随着中俄关系的不断巩固和加深,两国作家间对话的机会也逐年增加。已经从事中俄图书交流工作十余年的屈院生谈到未来信心满怀:“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的祖国用实力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去年和前年中俄两国互办‘国家年’时举办的一系列活动让俄罗斯人更多地了解了中国文化,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良好开端。孔夫子和托尔斯泰以后会有更多的对话。”

  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大提升,美国出版业近年来连续推出大量中国题材图书,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阅读兴趣。一些出版社的高管说,美国读者对中国的兴趣已不仅限于学习中文和旅游,他们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以及当代中国人的思想。目前美国很多知名出版公司都设立了专门出版中国图书的部门,中国题材图书日益受到出版商的青睐。

  美国约翰·威利父子出版公司2007年推出的美国女记者萨拉·邦焦尔尼所著《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书,是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中国题材图书之一。该书上市后一度进入《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前200名,并被各大媒体竞相报道。这本书引起的轰动显示,即便是再普通的美国人也无法忽视“中国制造”所代表的全球化影响并且必须顺应这一潮流。

  美国驻华记者、自由撰稿人彼得·赫斯勒(中文名何伟)多年前出版的两部纪实性作品《江畔之城:长江边的两年》和《甲骨文: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之旅》至今在多家图书销售网站仍在出售。该书由哈泼-柯林斯公司出版后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作者本人也因此一举成名,被认为是美国最知名的中国题材书作者之一。

  今年夏天的北京奥运会成为美国出版商争相推出大量中国题材图书的契机。据不完全统计,各大出版公司在北京奥运会前夕出版的各类中国题材图书不下20种,其中既有关于中国旅游、美食等生活类图书,也有艺术和历史类书籍,如《中国当代艺术家指南》《兵马俑:中国始皇帝与一个国家的诞生》以及时政类的《现代中国:一个大国从1950年至今的兴衰》等。

  从事多年中国壮族研究的捷克汉学家鲁碧霞女士告诉新华社记者:“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太多的变化,其中出版业的变革尤为巨大。”鲁碧霞1981年第一次到中国时,每次购买研究所需的图书都要去王府井的新华书店。如今中国的图书市场已大不相同,专业图书和报刊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据鲁碧霞介绍,随着中国国力的上升,捷克图书市场上与中国有关的图书种类越来越多。上世纪80年代,捷克出版的中国题材书籍主要是政治类书籍和零散的中国古诗译著。近年来,中国题材书籍种类较以前大大增多,涉及历史、政治、社会、文学、少数民族文化、旅游、餐饮等,同时还有不少图画书出版,她本人参与撰写的《中国童话》和《21世纪的中国人》就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捷克读者介绍了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变迁。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