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文昌古村十八行:古巷清幽民风朴 侨味浓(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5日10:16  南海网

  

文昌古村十八行:古巷清幽民风朴侨味浓(组图)
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林家的私塾。

  文昌古村“十八行”:古巷清幽民风朴 家家户户侨味浓

  文\海南日报记者许春媚梁昆特约记者许环峰图\海南日报记者李幸璜

  文昌素来有侨乡之称,文昌十八行村,便是一个侨味浓郁的古朴村落。这里所有房子都是多进式的老宅,因为总共有十八行,村子因此而得名。

  这里走出了文昌最早“去番”的闯海人,家家户户都有海外华侨。在清末民国初年,村里就有人远渡重洋,去番谋生。到了1920、1930年代,出洋谋生的人就更多了。华侨们捐资助学,热心公益。

  这里有风尘不染的清幽,又有传统生活的历史印迹。

  绿树掩映中,青砖黛瓦,斑驳粉墙,屋顶上飞翘的鸱吻饰物布满了岁月的痕迹。

  11月末,在原海口市新华区人大副主任钱汉堂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来到文昌会文镇西部的十八行村,这里有他的姐姐生活过多年的老宅院。

  第一次走进村子,顿觉“古”风扑面。沿着长长的巷道前行,门楼上那些“万”字符号的隔断,屋檐下早已斑驳但仍可见到的各种花鸟虫鱼壁画,大门前简单又古朴的石柱础,处处都散发着“传统”的味道。走进屋内,古旧老式的精致木雕门窗、明清时代流传至今的桌椅,让人仿佛回到古老的岁月。

文昌古村十八行:古巷清幽民风朴侨味浓(组图)
84 岁的村民林日昌,依然留恋过去十八行村的生活。

  兄弟同心邻里不欺

  “属湖峰村委会管理的十八行村,所有房子都是多进式的,短的有两进,最长七进,因为总共有十八行这样的多进式老宅,村子因此得名。”曾任该村支书的61岁的林运椿,说村史如数家珍。

  记者观察到,整个村子的老宅呈扇形展开,所有的老宅好像事先规划好了似的,建得这样整齐划一,是不是祖先们早已定下了统一的规划设计?林运椿否认了记者的说法,他说:“260多年前,当初从福建迁移到这里的林姓先祖只建了一行老宅,后来子孙多了,房子住不下了,就把周围的地划分给子孙们,让他们自由建房居住。由于兄弟们不愿分开住太远,便按照先祖的建房模式围着这一行屋子建起了新房,从明朝到清末,慢慢地形成了今天的十八行格局。”

  记者见到,这座村子里都是平房,高度基本齐整,村里房子因太老旧,屋主在翻新建房时也会遵照这个不成文的规定走。“这种建筑格局,代表着‘兄弟同心,邻里不欺’。”林运椿说,所谓同心,是指每行屋子内住的都是由同一房分出去的兄弟辈直系亲属,在“行”的中轴线上,每进房屋的正厅前后大门都要上下对齐,以示“同心”;而“行”与“行”的住宅间,同辈的房屋必须高度相等,以示邻里相互平等。

  我们逐行参观时,发现大多村民已外出做工,各家各户的正厅前门依然洞开,由前端可见底端的房子,视线通透。

  自由出入各家屋子的大堂时,记者注意到,尽管已经使用了电灯,在每家的大堂里却仍然挂着一盏造型典雅生着铜锈的油灯,每盏灯几乎悬挂在同一位置。

  70岁的村民林方能告诉记者,这盏油灯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点起。在阳光洒满的正午,仍可想像出在夜色的包围中,长长的院落从前端到尾端,那一路几乎呈直线串起的油灯,用它昏黄的光晕荡开四周的黑暗时,是怎样的温馨!村子里各家的门楼都建在正屋的一侧,形成规整的天际线。每行院落间都留有相当间距,形成村巷,是各户人家出入的主要通道。

  每逢春节等传统节日,村里散落在外的一些华侨和外出打工的家人纷纷归来,家家户户门前还会挂起大红灯笼,让古朴的村落,在一年的初始飘扬出十足的喜庆团圆的味道。

文昌古村十八行:古巷清幽民风朴侨味浓(组图)
十八行村内明清流传下来的古老家具。

  行行守村规

  1950年代初,19岁的钱美英在双方家长的撮合下,嫁给了她在琼文中学的初中同学林日庆,从那以后就住到了十八行村,直到丈夫离世后去了香港。在钱汉堂轻车熟路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村中第17行,钱美英的夫家。

  钱汉堂的姐夫已经去世了。老旧的卧房里,雕花的木床、嫁妆箱、衣柜都已厚厚蒙灰,老主人的黑白照片挂在墙上,默默注视着来客。在屋主收藏的老照片中,我们看到了一张结婚照。照片上新郎英俊挺拔,新娘秀丽可人,定格于相片里的容颜不曾因岁月流转而老去。“这是姐夫林日庆的父母,林家在当地是一个旺族。”钱汉堂说。

  和村里大多数人一样,为了谋生,二十世纪初林日庆的父亲去了南洋。他在马来西亚的多年奋斗后,终于在怡保的火车站建立起了自己的餐饮王国,那一带所有的餐饮铺子几乎都归林家所有。跟所有传统的文昌人一样,有了三个男孩的父亲决定让林日庆回乡守业,姐夫就这样回乡,成就了姐姐与他的姻缘。

  钱汉堂说起,因为十八行村的房子外型相似,巷子又多,姐姐刚嫁到这个村子时听说了一个笑话。十八行有一位刚嫁入的新娘,出去串门之后准备回家,哪知道在各条巷子里穿来穿去,认不得归家路。这时刚好碰到村里有一位路过的年轻男子,按老规矩,新嫁娘低头问路,不敢正眼瞧这位男子。哪知这位男子一把牵过她的手,“来来来,我带你去我家。”原来,这位年轻男子便是她家中的夫君。

  84岁的村民林日昌依然留恋过去十八行村的生活。林日昌笑着回忆,“那时候凡是出去到井头挑水的新娘要回家肯定要找人问路,不然就会迷路。因为巷子太多,我小时候也只跟邻近两条巷子的小朋友玩。”

  林日昌还记得,“小时候我们非常敬畏村里的父老,因为村规给了他们处罚村民的权利。那时候的村规对村民的言行约束甚多,比如要孝顺父母,如果打骂虐待父母的话,在祭祀的时候就不能领到签参加祭拜,这样村人都会看不起你;妇女通奸要被浸猪笼等。村规就刻在祠堂里,每一个十八行村人都知道,心存畏惧并遵守着这些村规。”

  户户出华侨

  如果说文昌是著名的华侨之乡,那么会文镇就是侨乡中的侨乡,十八行便是其中的一个著名侨村。在清末民国初年,村里就陆续有人远渡重洋,去番谋生。到了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出洋谋生的人就更多了。全村家家户户都有人侨居海外。

  林运椿自豪地说,“以前,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一带,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文昌的十八行,因为这两个地方是十八行村华侨最多的。”

  海外的乡亲对村里的帮助很大,比如解放前,他们每年都会寄一两次钱回家赡养在家的老人和儿女,有些人通过奋斗经济条件好了还回村带些人漂洋谋生。解放后在粮食紧张的那段时期,华侨们又从国外寄钱、米、肉干、饼干、麦片等东西回来救济家人。现在,改革开放了,村里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海外乡亲们不必再象以前一样带着钱和物品,回来救济亲人和乡邻,而是作为一个回乡客,回来探亲访友、观光旅游。

  海外华侨心系桑梓。林运椿告诉记者,对于家乡的公益事业,海外乡亲们非常热心,他们捐款重建了湖峰小学;从白延到村里两公里长的水泥路也是海外乡亲们捐修的,使得村子成为会文第一个实现水泥路通行到村庄的地区。

  对海南古建筑颇有研究的海南大学研究员阎根齐很感慨:“这里应该是文昌最早的‘闯海’地区之一,这么多人到海外谋生,又这么多人寄钱或亲自带钱回来建房子,在那个劲吹‘南洋风’的时代,这个村子的建筑没有吸收多少南洋特色,还是保持了文昌民间浓郁的传统民居特色,可见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十八行村人的心中是多么的深重。”

  采访结束了,这世外桃源般的十八行村让人依恋,那点缀在村间的浓郁绿色,那存留上百年古朴相似的民居,那期待游子归来的红灯笼……百年沧桑会让古村容颜渐老,但历久弥新的是浓浓的乡情,是流传下去的村规,是村民们一如既往的恬淡生活。

  正是浓得化不开的乡情,让归去的华侨在特定的节日里归来,在十八行村中找寻往昔的岁月,寻找他们永远不变的根。[1] [2] [3] 下一页作者: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