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航”本科学生自制火箭升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5日12:51  新闻晚报

  

“北航”本科学生自制火箭升天

  学生们正在整理从酒泉带回的“北航2号” 京华时报 供

  □周逸梅

  晚报讯 据京华时报报道在普通人的眼里,学生亲手制作火箭并将其送上天是件天方夜谭的事。但北航学生创造了奇迹——12月5日,“北航2号”火箭成功飞天。他们研制出我国第一枚以固液混合发动机为动力的探空火箭。之前,我国固液混合发动机尚没有发射成功的先例。

  “北航2号”升空

  12月5日下午3点05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3,2,1,点火! ”一声令下,北航学生王虹玥按下了点火按钮。“嘭”的一声,“北航2号”火箭尾部瞬时喷出一股耀眼的火焰,箭体呼啸而出,直刺高空。

  操控室里的20多名北航学生和老师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成功了,终于成功了! ”仿佛只有呐喊、跳跃、拥抱、哭泣、大笑才能表达出当时的复杂心情。

  20秒后,监控屏幕上显示火箭分离成功,他们冲出了控制室。当时搜索车已经向回收地开去,所有的老师和学生在戈壁滩上向2公里外的目标物跑去,高度兴奋使他们早已忘却了已经几日几夜没有合眼。

  这一刻,他们等了两年。

  本科生受命造火箭

  两年前的12月初,北航传来好消息,“北航2号”马上要成立项目组,而人选就在当时大四的保研学生中挑选。此前,北航学生自己设计制作的第一枚火箭 “北航一号”刚刚发射成功。

  本科生动手制作火箭,这似乎是遥不可及的事。经过双向选择,宇航学院本科3个专业的15名学生进入项目组。宇航学院常务副院长蔡国飙宣布,“北航2号”要完成的目标是自主研制我国第一枚以固液混合发动机为动力的探空火箭。之前,固液混合发动机的发射实验在我国没有成功先例。

  一个部件实验千次

  研究发动机的战场设在京郊。邓代英全面负责实验的管理工作,从那时候起,学校只是他睡觉的地方,每天7点多就出门坐班车到实验室,晚上快10点才回到寝室。

  固液发动机虽然已有理论研究,可实践完全是从零开始,没有可供借鉴的数据,唯一可做的就是反复再反复地实验。其中,反复实验最多是发动机上一个关键的小部件,但是反复地实验仍然离设计要求相差甚远。于是,今年五一前后,整个动力组的成员全到实验室攻关。反复的实验、修正再实验,到最后成功时,仅仅这个部件就做了上千次的实验。

  第一次发射意外失败

  5月底,项目组准备发射火箭。 6月6日,当发射按钮按下时,火箭根本发射不出去,发射宣告失败。“当时我们完全蒙了,谁也没有意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

  故障分析大会当场召开,当时发射中心人员立即指出,他们根本就是在发射条件和预设条件不吻合的情况下进行的违规操作。原来预设的气象、气压等外部环境和发射时的环境不同,是失败的主因。

  这次失败,对所有项目组的学生来说,都是一次莫大的打击。

  奥运期间转战内蒙古

  又有困难摆在他们面前。奥运期间北京市内不允许做实验。为了不耽误火箭的研制,航天科工集团六院为学生提供了试验场所,但远在内蒙古。

  远在内蒙古的临时场所当时只是一块空的场地,邓代英、吴俊峰等人一起先去搭建实验台,并且在离实验室不远的小镇上租了一套两居室作为住所。后来,前来参与实验的人多了,有的人只能在沙发或地上凑合着睡。

  指导老师给吴俊峰算了一笔账,这两年来他跑的路有3万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大半圈,而整个项目组走的路大概有38万公里,也就是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为了鼓励学生,指导老师蔡国飙特地买了8张奥运曲棍球比赛的半决赛票给组员,可是当时内蒙古实验室缺不了人,邓代英他们4人只能忍痛浪费了4张梦寐以求的门票。

  学生实践能力增强

  今年11月底,在所有细节都反复确认的前提下,他们再次踏上发射之旅。“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和前一次相比,他们更加自信。

  这次真的成功了。北航党委常务副书记谭振亚回忆了几年来的火箭发射历程。北航从2005年就开展了大学本科生设计制作探空火箭项目,开创为国内先河。“北航一号”和“北航2号”探空火箭研制的全过程都由学生独立完成,包括设计、制造、装配、运输以及发射等过程。这样,通过不同专业学生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通过理论结合实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产学研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