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别了,“一把算盘一支笔”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5日16:08  新民晚报

  

别了,“一把算盘一支笔”

  上世纪80年代,中国人民银行上海票据交换中心的工作人员靠“一把算盘一支笔”手工作业朱岚

  

别了,“一把算盘一支笔”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票据交换中心如今告别“人海战术”,使用了现代化的电子票据清分系统朱岚

  ◆王欣文

  上海是中国金融史上新型票据清算制度的发源地。清朝末年上海钱庄之间相互代收的票据,采取派专人携带汇划账簿到对方钱庄,将应收付的票款互相抵消以后,使用现银清算差额。1933年,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新型的票据交换所,代理银行之间相互代收的票据交换,每日两次定时交换。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上海的同城票据交换仍沿用传统的“一把算盘一支笔”的人海战术,每天交换两场。截至1987年,全市共有交换单位115个,平均每天交换凭证111793笔,金额112322万元。

  对于一个每秒钟可能都有成千上万资金在其中穿梭的支付清算系统来说,高效与安全至关重要。1995年,为改变传统落后的同城票据清算方式,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启动“上海票据清分系统”建设,引进美国先进的票据清分系统和打码机,票据处理能力为每天16万张,彻底改变原来手工进行的票据交换方式,并由单一币种处理向多币种处理发展。经过两期扩容,至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票据清分系统正式运行,全市843家银行网点全部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将银行结算和账户管理系统全部纳入电子化轨道,资金使用率提高了10%。

  1999年之后,浙江嘉兴市、湖州市以及江苏苏州市先后纳入上海区域性票据交换。若按原先的结算方式,资金在途时间至少需要2天;结算体系改革后,这些地区企业每年分别增加或减少近千万元的利息收入或利息支出……

  时至今日,在上海票据交换中心参加交换的银行网点第一场共有1474家,第二场共有1170家,包括5大国有商业银行、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40余家外资银行。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额支付系统如今已成为本市资金汇划的“主动脉”,票据交换在支付清算系统中的整体作用尽管呈下降态势,但仍在传统纸基结算业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