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为时代而歌为河南喝彩 《崛起之路》主创人员谈感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6日03:29  东方今报

  □今报记者 赵媛 实习生 刁献伟/文 记者 沈翔/图

  30年,从封闭到开放,从追赶到领跑,从默默无闻的“中不溜儿”到令国人瞩目的“鲜、活、亮”,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史册里,河南这一页写得格外跌宕起伏、精彩纷呈。由河南电视台摄制的七集历史文献政论片《崛起之路》,作为向改革开放30年献礼的重大制作,已经提前于昨晚在河南卫视黄金时段播出。

  《崛起之路》是根据省委的要求,由河南电视台摄制的向改革开放30年献礼的重大制作。河南30年,历史一瞬间。要客观真实地记录和反映河南30年改革开放所走过的漫长历程,绝非易事。昨日,记者采访了《崛起之路》的总编导、总撰稿、总摄像,他们介绍了《崛起之路》的创作心路和采访背后的故事。

  【背景】

  “我们要创作一部记录和反映河南30年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和历程的文献政论片,来献给2008年的河南”

  记者(以下简称“记”):改革开放30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河南电视台为什么要在此时拍摄《崛起之路》?

  赵广武 (以下简称 “赵”):

  2007年将近年底的时候,河南电视台摄制的20集文化纪录片《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刚播,效果非常好。当时我们在想,2008年我们做什么?在河南电视台副总编、国际部主任李学洲同志的倡议主持下,王宝寅同志和我几个同仁开始谋划来年的制作。我们想,2008年,对我们的国家来说,将是不同寻常的一年。除了北京将举办奥运会外,改变了当代中国和所有中国人命运的改革开放将进入第30个年头。“三十而立”,在中国人的观念中,30年是一个重要的年轮。我们想,应该创作一部记录和反映河南30年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和历程的纪录片,来献给2008年的河南。

  同时,改革开放30年是个很好的历史节点,有必要创作一部作品反映河南30年的变革历程,通过河南30年的发展变化展示河南的形象。同时,河南也需要一部黄钟大吕的作品来为河南人张目。

  记:有人说,电视专题片里难度最大的就是历史文献政论片,怎么把握《崛起之路》的创作原则和定位?

  赵:事实上,选择摄制纪念改革开放30年这类重大题材,不仅政治性要求很高,政策性要求很强,文献性要求也很严格。我们的创作原则是:与省委确定的基调保持一致,以令人信服的史实讴歌成就。

  至于定位,周绍成台长在2008年2月23日“河南电视台发展年会”报告中曾说过:“深刻反映伟大变革,真实记录时代进步,重大性与贴近性完美结合,经典性与欣赏性高度统一的鸿篇巨制和扛鼎之作。”这是对本片定位一个非常全面、深刻的阐释。

  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契合了省委的要求。在此片被确定为河南电视台年度重大制作不久,省委以“中共河南省委2008(8)号”文的形式将此片的摄制升格为全省纪念改革开放30年重大活动之一,要求省财政拨出专款用于拍摄,这在河南电视台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看点】

  “《崛起之路》创造了河南电视专题纪录片历史上多个‘第一’”

  记:除了省财政拨出专款拍摄这部历史文献纪录片,本片是不是也创造了河南电视台历史上多个“第一”?

  赵:《崛起之路》创造了河南电视历史上多个“第一”。除了刚提到的,这也是第一次以省委文件的形式制作纪录片;第一次以电视形式全面总结、完整梳理河南改革开放30年的基本经验和成就;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省委副书记、代省长郭庚茂,省委副书记陈全国等省领导以及省内经济、理论、企业界人士40多人接受采访,20多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学者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现象关注评说并进入这部巨片的镜头,其规模、阵容、规格在河南电视台历史上都是第一次。

  记:《崛起之路》从开始准备到制作完成,花了多长时间?

  赵:从去年12月份到今年6月份是准备资料阶段,6月份基本确立了现在这个框架;6月份到8月份,雒老师在紧张撰稿;8月份开始,7个编导就开始深入各地采访。为了精益求精,直到播出前,片子内容还在进行最后调整完善。

  记:有人说,河南人评价河南容易,难的是能 “跳出河南看河南”,您怎么看?

  赵:是的,我们希望这部片子能站在全国的高度上来看河南。落实在采访上,为了让评价更有力量,我们在采访对象的选择上,主动给自己增加了难度。在北京,我们没有采访任何一位深孚众望的河南籍学者和领导,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希望对河南的评价更客观公允。应该说,这一点我们做到了。

  【风格】

  “穿过历史的隧道,回眸河南改革开放30年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

  记:作为总撰稿,执笔这样一部历史文献政论片的初衷是什么?

  雒应良(以下简称“雒”):

  之所以接受这个任务,一是我是河南人,对河南父老乡亲有一种故土情结;二是我自己在上世纪70年代末参加了全国高考,和成千上万个青年一样,成为改革开放的受益者、经历者、见证者,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我愿意为总结回顾自己经历的这个伟大历程做点事情。

  记:用七集的篇幅写出河南30年的发展,对总撰稿的要求非常高吧?

  雒:历史文献政论片对撰稿的要求非常高,除了电视语言要求的小切入、大主题,小故事、大道理等手法外,还要求具备新闻的视角、文学的语言、历史的眼光、经济的观点和哲学的思考这些要素,以体现片子所表现的主题和风格。

  记:这部片子基本风格怎样?

  雒:我们希望这部片子的风格是:穿过历史的隧道,重新回眸河南改革开放3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相对于河南3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能展现的只是微乎其微的一部分,相对于河南人民的伟大创造,稿子反映的只能是一个侧影,我只恨拙笔陋文不能全面充分展示河南的华丽嬗变。

  记:撰稿,总共用了多长时间?

  雒:从6月份接到任务,到8月份交初稿,中间大的修改有五六次。交了初稿后又不断进行内容的调整和修改。由于我大都是在双休日、节假日等工作之余完成的,开夜车是家常便饭。

  记:片子要播了,是不是很感慨?

  雒:说实话,感慨非常多,到现在还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作为总撰稿,总有挂一漏万之感,总留下遗憾,就算是一个小学生向父老乡亲交一篇作文吧。

  【画面】

  “每个镜头都能够证实河南的发展和变化”

  记:《崛起之路》有大量的回顾性和叙述性的语言,在镜头上是不是非常不好表现?

  王伟(以下简称“王”):对,从摄像的角度来说,是这部片子的难点。为了能找到当时的历史画面,我们把河南电视台资料库里20年来所有的新闻资料带都翻了一遍。

  记:这部片子在镜头语言方面,是不是也有历史性的突破?

  王:为了让片子镜头更有震撼力,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航拍。为了体现中原城市群的恢弘规模,郑州市公安局专门调用直升机,配合我们在河南省的6个主要城市进行了航拍。

  我们要努力实现的是,这个片子的每一个镜头,不仅是真实可信的,而且是生动的。每个镜头都能够证实河南的发展和变化,都能让观众看到河南的进步与跨越,都能看到自己在历史中的影子。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