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术后”万福台昨复“旧容颜”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6日04:07  大洋网-广州日报

  

“术后”万福台昨复“旧容颜”
灵应牌坊修复如“旧”。
“术后”万福台昨复“旧容颜”
木雕经修缮后显得更加精美。

  经过近一年的修复,祖庙万福台终于露出似曾相识的“新容颜”。

  记者昨日在施工现场看到,“绑”在它“身上”的脚手架已全部拆除,万福台渐渐露出新面貌,与对面的大红色灵应牌坊遥相呼应。据介绍,万福台在维修过程中已动了多次“手术”,“术后”万福台已大致恢复清朝光绪年间的样貌。万福台修缮工程将于下月初正式结束。

  文/记者刘艳玲

  通讯员凌盛

  图/记者何波

  修旧如旧

  变化一:硬木防虫蛀 “筋骨”更硬朗

  祖庙万福台在历时近一年的修复中“伤筋动骨”,已完全更换为原来的木结构,屋瓦也已全部重铺。昨天,记者随施工人员钻到万福台台面下,只见台面由横向的8根柱子和纵向5根方形硬柱支撑,上面铺着硬木地板。万福台的台面原为木结构,在上世纪60年代的维修中换成混凝土结构,这次恢复为木结构,有关部门专门从东南亚进口硬木来铺台面。

  据介绍,万福台原来拆下的木材料绝大部分已被虫蛀或被风蚀。为此,在本次维修中,万福台大部分木构架都更换为硬木。

  记者来到后台,只见楼梯的铁扶手已换为木扶手,原来用混凝土做成的水槽在大修后换成木材料,为了避免排水腐蚀木头,施工方在木槽外包上金属。有意思的是,施工方特意造了一个竹节形的陶瓷排水筒,外面刷上灰塑材料,既结实又美观。

  变化二:砖墙已复古 “基础”更扎实

  记者看到,万福台戏台底正面的水磨砖墙已经重新砌筑;水磨砖底的表面原为花米石,现在已经更换为花岗岩麻石,石面图案精致细腻。“花米石装饰材料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才出现,与祖庙的‘年纪’不符。为了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我们将其更换为花岗岩麻石。”施工单位负责人说。

  据介绍,支撑戏台中央的3根八面菱柱中间的一根已经换新,支撑万福台台面的“基础”将更扎实。

  另外,万福台的金木雕群经修补之后即将安装完毕。而拆卸前公众比较关心的四灰塑也已经回升屋顶。

  最新发现

  发现一:灰塑作者疑为布氏先人

  在万福台有一组较大型的灰塑,讲述的是薛丁山和樊梨花的爱情故事,人物栩栩如生,但一直没有人知道作者是谁。

  祖庙的修缮顾问霍鑵祥说,古代的灰塑作品极少留下作者的姓名。祖庙的灰塑技法在岭南地区极具代表性,它的作者之谜一直备受猜测。在修缮过程中,施工人员意外地发现这组灰塑旁的题名“布根生”。“布根生这个名字是第一次听说。”霍鑵祥说,他和灰塑传人布氏同姓,“布”姓在佛山很少见,布根生有可能为布氏家族的先人。

  记者近两周在祖庙一直看到广州花都邵氏灰塑传人邵成村带着十来个助理在干活,他们正忙于修复万福台周围残破的灰塑并绘上色彩。祖庙修缮办公室有关人士介绍,此次修复灰塑的原料采用比化工原料贵10多倍的天然原料,目的是让灰塑保存得更长久。

  发现二:灵应牌坊民国时曾大修

  记者昨日在龟塘看到了灵应牌坊大红色的斗拱。在灵应牌坊的大门口有几个暗金色小字“民国三十二年修”,与另外两次修葺的时间并列。

  “原以为灵应牌坊只在明清时期有修缮,但这次对灵应牌坊进行脱漆时,在原来的标志的时间旁发现了这些小字。”霍鑵祥说,它将作为祖庙修缮时间的参考。

  灵应牌坊,一、二、三层楼的木结构均已上了5道油漆,屋檐的陶塑鳌鱼背也专程运到中山市修复好,二楼烂掉的半个狮子头也已经修好。

  施工单位介绍,灵应牌坊拆下来的瓦当、滴水瓦、封檐板等,如果还能采用,一般不会更换。“这样修缮好的灵应牌坊才能保持它的原汁原味。”施工单位负责人说。

  万福台修缮时间表

  2007年

  11月22日:万福台大修;

  2008年

  2月23日:万福台屋面揭瓦;

  4月下旬:万福台更换木结构;

  11月上旬:万福台屋面盖瓦;11月下旬:广州花都灰塑传承人邵成村维修万福台灰塑;

  12月15日:万福台拆卸脚手架。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