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迈向经济文化强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6日06:48  大众网-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 齐淮东

  30年前扬帆启航,经历了一个个风雨寒暑、趟过了一段段急流险滩后,两岸重峦叠嶂渐次远去,一条更加宽阔的新航道展现在面前。

  如果将山东比作这艘远航的船,那么30年改革开放所奠定的物质基础,已使它由小舢板升级为现代化巨轮;30年探索前行的成功实践,也让它拥有了大批技能谙熟的水手,在通往更加美好未来的航行中乘风破浪。

  眼下的这次航行,叫做“建设经济文化强省”。

  关键阶段的关键选择

  历史总是赋予不同时代的人们不同的使命。当山东这个农业大省逐步成长为经济大省并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经济总量跨入全国第一方阵,进入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时期;当人民群众解决温饱问题继而整体实现小康,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向5000美元攀升……国内外发展规律和时代特征都预示着,山东正步入又一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相对粗放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向。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否则,发展将是不可持续、 不稳定和不健康的。

  在这个阶段,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文化“软实力”相对薄弱的现实问题凸显,成为制约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既是全省整体实力提升的重要一环,也是高端人才荟萃、创富能力极强的“金窝窝”。

  在这个阶段,人民群众有理由也有条件更多地分享改革开放成果,改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继2007年6月召开的省九次党代会提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之后,2008年7月的省委工作会议,作出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决策部署。这是顺应发展规律、积极应对挑战、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也是解放思想、创新理念、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重大成果。

  从“经济大省”到“富民强省”再到“经济文化强省”,目标越来越高,任务越来越明确。这背后,既有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和要求的因素,也有现实差距所催生的紧迫感。

  改革开放30年,山东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世人共睹,生产总值 2006年起跃居全国第二。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作为经济大省的山东同时也是人口大省,看上去颇为庞大的经济总量让9300万人一平均,就很难称得上“民富省强”了:人均 GDP 居全国第7位,人均财政支出仅居第22位。

  一方面,人均指标偏低客观上要求山东把“蛋糕”做大,不断壮大整体实力;另一方面,基于我国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改革开放所释放的发展潜能还有待进一步挖掘这一判断,山东有条件做到持续较快发展。 但从“ 大” 到“ 强” ,并不是简单的量的累积,而是在科学发展基础上质的飞跃,其意义更加重大而深远。只有跃上“经济文化强省”这个新台阶,才能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也才能提高抗风险能力,掌握发展主动权。

  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

  叫响“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山东有着足够的底气:自然资源丰富,农业实力强大,工业体系完备,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国领先。改革开放30年来,山东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列全国第一、第二、第三位。同时,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又有着特色鲜明的革命文化、民间文化和现代文化资源。尤为可贵的是,齐鲁儿女在继承忠厚正直、豁达淳朴、崇礼尚义、勇敢坚韧、勤劳智慧的优良传统基础上,又在培育和发扬改革创新、开放包容、诚实守信、务实拼搏、敢为人先的新时期山东精神。所有这些,都为山东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打下了坚实基础。

  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就是要通过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使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明显提高,财政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省发改委体改处处长郭京堂认为,30年来,在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等因素作用下,山东经济社会呈现提质加速的上升曲线,其中2002年以来GDP 年均增长14.6%。虽然受经济规律和外部环境影响,今后一段时期增速会有所回落,但这是发展过程中的周期性调整,全省总体发展态势依然向好。因此,省九次党代会提出的今后五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的目标是切实可行的。

  经济强省,根本上是质量和效益上的“强”,与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相辅相成。这客观上要求山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到好字优先,好中求快,又好又快,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惟其如此,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明显增强。

  国际经验表明,在人均 GDP 超过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土地、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递减趋势,而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则明显上升。 今年全国“ 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山东要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这为山东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道路。

  山东是文化资源大省,实现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人民群众共同的思想基础更加坚实巩固;齐鲁优秀文化得到大力弘扬,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显著提高。省有关部门通过调查研究,对文化产业发展作出安排,总的目标是,到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或超过1000亿元,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 的比重达到5%。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尺。我省确定,实施思想道德建设、文化体制改革、文化载体建设等“八大工程”,同时围绕鲁文化、齐文化、红色文化、运河文化、滨海文化、泰山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等,打造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有山东特色的文化品牌,推动齐鲁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过程,也是加快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的过程,是富民、惠民的过程。这就要求各级各地坚持优先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体现以人为本,更加关注民生,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开辟新的就业渠道、控制城镇登记失业率,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不断增强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使全体人民过上富足、殷实的生活。一头连着百姓的锅碗瓢盆,一头连着国家的繁荣富强,民生问题与科学发展形影相随。改革开放进入到从侧重国富转向重视民生、全面改善民生的历史新阶段,民生呼唤成为最突出的时代特征。

  新征途上的艰苦创业

  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战略决策推出后,新一轮发展热潮在齐鲁大地兴起。从黄海之滨到鲁西平原,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脚步催人奋进;从泰山南北到黄河两岸,加快思想解放、深化体制改革的创新实践有声有色。经济文化强省的战略决策,正化作全省又好又快发展的自觉行动。各地根据这一战略布局,找准自己的定位,谋划各自的发展路数和途径,力争在全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大棋盘上,掷下落地有声的棋子。思路在调整,规划在制定,措施在出台……

  越往高处攀登,困难和挑战就会越大,就越需要奋力拼搏,攻坚破险。“在一定意义上讲,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是要进行一次新的艰苦创业。”在省委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姜异康语重心长。

  进入2008年,国际国内形势可谓一波三折、风云激荡,山东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加大:先是受国内投资过热和物价上涨等影响,经济运行遇到困难;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全球经济放缓,我省企业订单减少,出口受阻,经济呈下滑趋势。

  山东不乏直面挑战的勇气和智慧。面对剧烈变幻的经济形势,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将应对严峻形势的过程变成加快结构调整、完善基础设施、实施民生工程的过程:年初针对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趋势和价格上涨压力,把“两防”作为首要任务;7月份召开的省委工作会议,针对经济增速放缓的实际,提出“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增效益、促民生、保稳定”的18字方针;10月份,省委、省政府对前三季度经济形势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后,明确提出把“保增长”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并制定了十项工作措施;11月,为扩大投资、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出台21条政策措施,确定今后3年着力抓好重大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保、自主创新、现代产业体系等方面的建设。

  从统计数字看,这些措施收到明显成效,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可以预料的是,在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征途中,还将面对一个又一个严峻挑战。而挑战总是与机遇并存,只有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才能争取主动,进而占据发展的制高点。

  30年改革开放,30年风云激荡。回首走过的路途,我们在攻坚破险的道路上,跨过了一道又一道关口,越过了一个又一个险滩。这一道道关口和险滩,既是对各级领导干部驾驭复杂局势的一次次“测评”,也是对全省人民开拓进取能力的一次次检验。困难和挑战,激发了我们的决心和勇气,锤炼了我们的智慧和力量,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宝贵的财富。在新起点上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在新征途上进行新的艰苦创业,需要我们拿出更强的信心、更大的魄力和更高的智慧。只要我们牢牢把握 30年探索前行积累的宝贵经验,遵循省委做出的新的战略部署,积极作为,科学务实,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巨轮定会开辟出新的航道,以更加昂扬的姿态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这组系列报道的采写过程中,得到了省委办公厅、省委政研室、省委党校、省文明办、社科院以及省发改委、经贸委等部门和单位领导和专家的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