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条纽带一种合力 青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6日07:58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几年前,人均耕地1亩多、人均收入560元的同德县巴沟乡加日亥村遭遇着人增地减,人口和土地逆向发展的尴尬。

  加日亥村以农为主、兼营牧业,是农牧结合的藏族群众聚居地。由于草场面积小,限制了牲畜数量的发展。同时人口不断增加,人均耕地减少,收入下降,群众苦于没有发展出路而煎熬。

  前年,他们实施了建设规模445公顷,投资2065万元,新增耕地66.2公顷的土地整理复垦项目,每个农户分到了5亩耕地。在土地、农业、水利等部门的协调和合理安排下,利用28公里的巴沟卡东渠的有利条件,改电力灌溉为自流灌溉,每年减轻农民10多万元的负担。耕地质量的提高,使项目区增加纯收益达到1170万元,新增耕地上获益44.72万元,整理后项目区增加产值16192万元,解决了人地矛盾,稳定增加了群众收入。

  记者在土地整理项目的采访中,听到过去不少关于各部门单方面作战,形不成合力的事例。在湟中、互助、门源、同德等地的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农田和林网不配套,水利与农业设施不连接,生态环境不协调,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向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发展的步履缓慢。

  实事求是地说,多年来,各州县、农业、水利、交通、土地等部门都结合当地实际争取到了一些好的项目,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水利部门负责水利项目,环保部门负责环保项目,农业部门负责农业项目,在实际运作中往往无法形成一种综合效应。而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恰似一条纽带,将各方面的积极性有机地连接起来。省上各部门配合协助共同踏勘项目区,积极参与选项工作,充分听取专家意见,在现场确定项目建设,提高了工作效率。项目区的选择不仅注重光热条件优越,水源充足,还兼顾了贫困地区、海西绿州农业和青海特色农业经济,结合门源油菜基地、互助马铃薯基地、湟源“马牙蚕豆”基地,建设示范区,把各地优势农业做大做强。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县都成立了以主管副县长为组长,农业、环保、水务、林业、国土资源等部门为成员的建设协调小组,从一开始就进行各部门的综合协调,不仅在项目建设中通力合作,而且在项目建成后,各部门依据自身的优势,携手形成综合效应。

  乐都县岗沟镇土地整理项目颇为典型。此项目分为两个标段,共平整土地2636亩,衬砌渠道22.2公里,修建渠道建筑物450座,田间道路18.8公里,并将提灌改成了自流灌溉,把水引入农田,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保障。项目完成后,县农业部门看到大片新整理的土地,便在项目区瞿坛镇河西村等地进行规划,将此地建成乐都县新的大棚种植基地,按省有关部门规定,对每个大棚进行资金补贴,发展规模生产。县交通部门为支持基地发展,准备修建一条三级公路,直通项目区,县蔬菜协会、经纪人协会也看好此项目,将此作为自身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的事例也很有说服力。该县北川河土地复垦项目的二标段(良教乡上治泉村和石庄村)的435.5亩整理项目完成后,通过乡政府与县农业部门的协调,已建成总面积165亩的400座温室,按每座温室年纯收入4200元计算,可增加纯收入160万元。

  湟源县波航乡胡思洞村,原来的1800亩山地在土地整理项目完成后,已有1200亩变成水浇地。县、乡有关部门已对此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实行推广油菜、马牙蚕豆等高效经济作物……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除为农民增加了耕地,提高了耕地产出率,还有力地凝聚了各方面的力量,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延伸了农业经济的产业链条。现在,田、路、渠、林工程的综合配套把土地开发整理的“综合”特征凸现了出来,使国家政策的实惠显示的一清二楚,把项目区干部群众的热情和意愿诠释得淋漓尽致,也把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重效益全方位的展现了出来。(作者: 刘建民 李立春)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蚕豆 收益 特色农业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